“大思政”背景下思政课程的文化教学机制探索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都发生了很大转变,这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无疑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各大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开设思想政治课程的文化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教师通过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不仅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教学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而且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来说,高校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而并非让学生死记硬背其中的理论知识。通常情况下,学生通过思政课程的学习会潜移默化地形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会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的各种言行表现出来。高校通过思政课程对学生进行的世界观教育,其实质是将思政课程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转化为武装学生头脑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并且通过这种思维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教学活动中开展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思政教学需要注重实践性。思政课程虽然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是它的实践性也同样不容忽视。在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程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这里以下三点内容需要注意,首先,思政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需要与实际相符合。思政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及方向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思政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最后,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教学的过程性,关注思政教学过程的创新性与变化性,以此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提升。
思政教学应体现人性化特征。当前高校思政教学所应遵循最为重要的理念就是人性化特征,这也是当今时代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通过开展人性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心中植入平等的教学思想,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加思政课程的丰富性与感染力,促进学生在兴趣中自主学习,确保高效思政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思政教学应体现一定开放性。高校思政教学活动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载体这两个方面。从教学内容角度来看,思政教师应根据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根据思政教学所阐述的理论,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向学生讲解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而这些教学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特征,这也是大思政教育观念下的核心教育教学理念。从教育载体的角度来看,如今将开放性教学载体应用于教学已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效果产生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活动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由此可见,创新教学方法是增加思政课堂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有效手段。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学生带来课堂的新奇体验,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提高。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着“大思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大思政”教学理念既重视教学活动的个性化,同时更要充分考虑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思政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案例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提升。第二,为了提高思政课程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教学法开展教学,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增加学生学习思政的趣味性。第三,高校应注重思政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打造思政课的教学特色,并且融入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以及本校教育理念,真正使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思想得到贯彻落实,在强化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从而构建符合本校思政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体系。
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是贯穿于思想政治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平台,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不断扩展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已成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扩展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构建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的积极作用,确保大思政实践教育平台得以高效应用,推动大思政教育思想的贯彻落实。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构建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过程中应按照教学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量,比如在构建大思政教育实践平台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拟定一份调查问卷,以此掌握学生对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的观点和建议,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平台构建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思政教学过程中,高校影响思政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而进行思想政治课程文化教学改革正是要解决这方面的相关问题,从大思政视角阐明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加强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具体来说,加强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宣传工作,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高校各种活动很多,教师可以通过相关活动进行教育宣传,比如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思政知识辩论比赛、通过社团活动进行宣传等。第二,开设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课程,合理增加思政教学的课时内容,并且使思政课程在设置方面逐步得到优化,让学生能够对思政课程重要性认识的更加深刻,以此夯实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第三,注重思政课程考核方式的创新,采取闭卷考核方式与全过程考核方式相结合的考核手段,不断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以此推动大思政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文化教学机制改革。
为了更好地促进思政课程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高校应明确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的目标,以此推动思政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根据新形势下思政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高校应在大思政背景下构建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思政课堂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思政教学功能。大思政教育思想中包含了传统文化精髓,因此在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在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思想文化意识。在“大思政”背景下加强对思政教育理念的指导,能够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有效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从而促进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使大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进而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活动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注重对吸收国外先进思想,从而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文化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高校应从思政教育总体目标进行分析,努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思政师资队伍,并且配备专业的教学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选拔一些能力水平和思想觉悟较高的学生干部充实到思政教育工作中来,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以此形成各群体优势互补的优秀师资团队。从某种意义上讲,大思政沟通平台的建立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理论和实践兼容度不高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增强思政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感,有效调动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制定系统的培训方案,为思政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以此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使高校思政教师的队伍不断得到合理优化,从而为培养思想道德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大思政”背景下,我国高校思政课程所倡导和遵循的个性化、开放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能力,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推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这无论对于社会进步还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合于,系绵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