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牧子树。本人从事教培行业(成人,非K12)有七个年头了,不止一次听到过“教培行业就是割韭菜”的说法,今天说一说教培行业的一些现象。
1.培训机构普遍不会建立学员微信群,虽然建群更方便管理,但是他们更害怕学员在群里发表“负面消息”,随众起哄,比如投诉退费。
2.同一个产品,报名费可能会相差两倍。比如张三报名8800,李四可能只要4800。因为如今培训课程大多是网络视频,边际成本忽略不计。为了防止学员互相打探价格,不建微信群就是对策之一。
网络图片
3.挂牌销售,很多机构没有自己的课程产品,他们会向有教学课程的机构购买代理权(一般是按人头分成)。打着其他机构的名头招生,招进来后转让到另一家机构服务。学员还以为是同一家机构。这样的机构售后是没有保障的,前端招生老师和后端服务老师互相踢皮球,因为你的报名费早就被两家机构瓜分了,另外这种挂牌销售的机构经常跑路或者更换公司信息。
(ps:有的机构甚至有多层代理)
4.除了挂牌销售,还有一些没有教学课程的公司会选择向其他机构购买课程,报名后转让到自己后端服务。由于不是本公司产品,售后服务要么严重滞后,要么解决不了。
网络图片
5.如果你咨询了一家培训机构,可能会有相同行业里的多家机构电话轰炸你。因为很多机构会倒卖客户数据。
6.服务老师偶尔会给你打电话,每次电话都会让你给他介绍新学员。(如果他没说,那就是违反公司要求了)
7.你永远得不到真实的通过率,不管是前端销售还是后端教务,他们要么瞎编要么说不知道。因为报名后很大一部分学员不能坚持学习,又因为不能退费最后不了了之(机构内一般称为非活跃学员,不得不说这部分学费最好挣)。能坚持的学员里又有一部分因为学习效果不理想而不参加考试,参加考试的学员里还有一部分不能顺利毕业。如果以一个机构招生的所有学员为基数,那么通过率可能低的离谱。
8.关于二次收费,一般课程产品都会有相应的周边产品,这些都是需要收费的,也是机构创收(二次营销)的重要手段。如果你去咨询这些周边课程,他们就会说对你很有帮助,要你去购买;如果你拿二次收费说事或者让他们免费赠送,他就说与原先购买的课程无关。
(教大家一招,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喜欢折中的,譬如说你要他赠送某某课程,想必他是不肯的,但是你说要退费,他就愿意赠送给你了)
9.诱导消费。这里我举例说明,我曾经任职的一家公司给了另一家机构挂牌权,他们招生的惯用伎俩是先以各种噱头收定金,定金不嫌少,一百两百都行;下一步再催收考试费;在接着收一个冲刺课或者录播课的费用,最后转精品直播课。这步步为营的过程中全都是事先设置好的套路,套路太多,恐怕没个几千字说不完。
合计4100的费用,硬是让学员挤牙膏似的给挤了出来
10.穷人的钱比富人的钱更好挣(骗),在培训行业尤甚。因为穷人都想着改变命运,而且大部分穷人的知识储备有限,见识有限,判断力有限,更容易被那些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销售话术忽悠。那些没有报名门槛,给钱走走流程就给颁发的证书,招生对象都是家庭主妇,大龄人士或者低学历人士。
11.虚构政策,是销售逼单的常用手段。培训机构常常会虚构一些政策,譬如说自8月1号起非某某专业、非某某学历亦或非某某户口将不能报考,从而引起客户的紧迫感。
另外虚假宣传,夸张宣传也是常用的手段。将个例说成普遍,将普遍说成个例,将好处无限放大,将弊端隐瞒……
12.教培行业员工,都自称老师,显得更专业更威严,实际上很少有教师情怀,甚至对课程产品毫不了解。教培行业里,教师只不过是混口饭吃的职业罢了。
以上是我坐地铁时写的一些个人工作经历中所见所遇,都是些不好的地方,好的方面在此不表(与主题不符)。至于教培是否割韭菜,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个人认为,不管在哪里报读,报读什么课程,个人还是第一要素,只有自身努力学习、日复坚持,才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