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部门印发“县中提升计划”,遏制生源流失、严禁抢挖优秀教师
新京报讯(记者 冯琪)12月16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公布《“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县中提升计划”),提出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同时,“县中提升计划”强调,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和“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等,坚决遏制县中生源流失。
到2025年高中毛入学率达92%以上
据悉,我国县域普通高中(县、县级市举办的普通高中,以下简称县中)规模超过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总数一半,是县域基础教育的“龙头”。国家通过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到2020年如期实现了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县中办学资源得到显著扩大。
但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指出,目前一些地方县中发展还存在生源和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基础条件相对薄弱、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选课走班,县中办学资源不足问题更加突出,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
“县中提升计划”提出了1项总体目标和5个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为,到2025年,县中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市域内县中和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健全,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
具体目标为,一是公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全面规范,县中生源流失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二是教师补充激励机制基本健全,县中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三是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基本健全,县中办学经费得到切实保障;四是薄弱县中办学条件基本改善,学校建设基本实现标准化;五是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化,县中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加强招生管理、严禁抢挖县中优秀教师,遏制县中生源流失
为遏制县中生源流失,“县中提升计划”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对加强招生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一是明确各级招生管理责任,各地要在落实县级招生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切实强化省级统筹责任和地市主体责任,严格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全面落实公民同招和属地招生政策;二是强化招生工作监管,要求各地全面建立地市级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省级统一招生录取网络平台,切实加强招生计划和录取过程管理,加大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增加农村学生升学机会,提出“十四五”期间高校招生有关专项计划将继续对基础教育薄弱地区予以支持。
为推动解决县中教师总量不足以及招聘难、留不住等问题,促进整体提升县中教师队伍素质,“县中提升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一是加大县中教师补充力度,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中央关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统筹管理的相关规定,依照标准条件及时补充县中教师。实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加大县中教师培养力度。同时,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得挤占县中教职工编制或长期借用县中教师,严禁公办学校教师在民办学校任教。
二是要求各地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中高级教师岗位设置适当向县中倾斜,合理核定县中绩效工资总量,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向优秀人才倾斜。
三是严禁抢挖县中优秀教师。要求各地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教师流动手续,严禁发达地区、城区学校到薄弱地区、县中抢挖优秀校长和教师,对未经组织人事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恶意从县中学校抢挖人才的,停止学校各类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组织开展县中校长和教师骨干示范培训,省级组织县中校长和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提高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举办附中的部属高校托管100所县中
“县中提升计划”提出要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和“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
“县中托管帮扶工程”是通过国家引导、地方支持、双向选择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努力使每个教育基础薄弱县都得到支持。
具体而言,教育部依托举办附属中学的部属高校,面向100个县托管100所县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按照对口支援关系,组织东部发达地区省份,面向西部10省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开展组团式对口帮扶。同时,要求各省(区、市)要组织有条件的地方高校开展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组织区域内优质普通高中与薄弱县中开展联合办学、对口支援,每所优质普通高中至少托管帮扶1所薄弱县中。
在帮扶保障机制上,要求有关高校和地方要协商制定县中托管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托管高校在县中校长选配、教师招聘、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地方政府应给予积极支持和相应保障。明确托管高校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不得收取“品牌费”,地方政府可给予托管高校一定管理费,用于托管工作有关支出。
“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主要是为补齐县中办学条件短板、加快缩小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提出。为更好适应高考综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满足实施选课走班需要,提出国家修订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要求;提出国家继续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项目,各省(区、市)要指导市县“一校一案”制订本地县中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并严格学校建设经费管理,严禁超标建设豪华学校;要求在常住人口5万人以上或初中毕业生2000人以上的县,原则上应建设1所普通高中;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
严禁随意撤并县中,新入学年级班额不超55人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各地综合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在化解大班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全国普通高中大班额比例为9.45%,比2017年下降了近21个百分点,但中西部地区大班额比例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地方还存在大规模学校问题。
对此,“县中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出了工作目标和要求,一是加大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实施力度,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普通高中新入学年级班额不得超过55人。二是对现有的大规模学校制订规模压减实施方案,并优化校舍资源配置和功能结构,有效改善教学条件和学习生活环境;严禁随意撤并县中,新建普通高中规模不得超过3000人,防止出现新的大规模学校。
此外,针对部分地方存在的县中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总体偏低,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县中提升计划”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并向县中倾斜;科学核定普通高中办学成本,建立完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学费标准定期动态调整机制,适时提高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水平,确保县中生均公用经费足额拨付到校;继续实施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杂费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新京报记者 冯琪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