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是一项心理运动,我想没有球迷会让比赛变得更加艰难。”现世界排名第三的奥地利网球名将多米尼克·蒂姆在今年美国网球公开赛开赛前曾对媒体表示,“谁能更好地适应特殊情况,谁将笑到最后”。受疫情影响,今年8月31日至9月13日举行的美网首次采用全程“无观众”形式进行。
在国内,今年夏季率先在广东东莞复赛的CBA也在初期采用了空场比赛模式,现场由“云掌声”和观看比赛网络直播的球迷实时画面形成的“云观众”营造主场氛围。
在全球赛事因疫情停摆、延期、空场的形势下,伴随着“互联网+”赛事、VR直播兴起以及大众健身意识提高,不仅仅是运动员需要调整比赛节奏乃至职业规划,各大体育场馆也面临着运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压力。专业体育场地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寻求新的运营机遇?作为体育大省,广东能否探索出体育场馆升级改造与运营转型的“广东经验”?
对此,12月25日、26日举行的珠江体育场馆论坛、2020体育教育创新发展论坛上,业界专家、投资方代表分别从场馆建设、场馆运营、体育培训等角度,提供了有建设性的答案。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副司长彭维勇在论坛上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在盘活存量上下功夫,“用好”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把现有场馆打造成以竞赛表演为核心内容的体育产业的新高地,把体育场馆打造成促进全民健身、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更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阵地,把体育场馆打造成为展示中国体育文化,弘扬传播体育中华体育精神的新平台。
他还建议广东“要在场馆竞赛表演业方面打造自己的赛事IP,培养更多的赛事品牌,形成广东特色的赛事文化,培育更多赛事主体。”
建设好“家门口”的体育设施
疫情影响下的2020年,健康成为人民日常生活的“刚需”,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体育场馆公共性与服务性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体育场地共有354.44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8平方米。然而,不少业内专家在论坛现场表示,全国超过90%的场地利用率较低。
后疫情时代,面对井喷的健身需求,社会各方如何让更多公众共享体育基础设施?
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提升体育场馆建设运营水平,推广公共体育场馆平战两用改造,在公共体育场馆新建或改建过程中预留改造条件,强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险避灾方面的功能。新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有关要求和规定配建社区健身设施,对于既有居住小区则要紧密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统筹建设社区健身设施。
彭维勇提出,“体育场馆要成为全民健身的阵地,也要成为繁荣赛事表演业的重要支撑”,结合目前国内体育场馆发展情况以及总结国际上流行的趋势来看,未来体育场馆将向小型化、专业化、舒适化、便捷化和安全化等方向去发展。
从区域层面看,广东在体育设施建设上走在前沿。截至2019年,建有体育场地设施数量28.64万个,比2018年增长8.93%,位居全国前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5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20年8月,广东发布《广东省体育强省建设实施纲要》(简称《纲要》),要求因地制宜配置公共体育设施,重点建设健身步道、社区体育公园、公众健身活动中心、中小型体育场馆、户外多功能球场等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据统计,广东累计建成群众身边的社区体育公园共2318个。全省公共体育场馆全面向社会开放,15分钟健身圈基本形成。其中,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9月,全省建有社会足球场地共3065块。
关于社区足球场的建设,彭维勇坦言,目前国内社会足球场的建设距离足球强国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国家未来将会更多支持社会足球场、校园足球场、社区球场的建设。与此同时,也将会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土地、旧厂房的更新改造、商业综合体的转型,打造更多的体育设施,满足老百姓的需求。
此外,《纲要》还提出提升存量公共体育设施品质,建立公共体育设施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加大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场地设施开放力度。将于2021年于汕头举行的亚青会便充分利用现有设施,22个计划使用的场馆中有20个为现有场馆,并计划在赛后继续承担全民健身、重要文体活动等功能。
如彭维勇所言,赛事只是场馆全生命周期运营的第一项,建设规划要以运营为主,统筹赛事需求,注重运营效率,针对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实现“分层次”开放。
将智慧应用引进体育场馆
疫情期间“线上居家健身”成为潮流,这对于依赖“线下运动”消费的体育场馆运营既是挑战,也是加快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的机遇。
今年12月发布的《2020抖音体育生态白皮书》统计,78.4%的体育从业者认为体育组织将增加资金并加大投入推进数字转型。同时,分别有89.3%和82.9%的从业者表示提升数字媒体粉丝体验或创建数字资产并实现盈利是体育行业最佳增收机会。
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正悄然掀起一场体育场馆的智慧化变革。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SD 设计所副所长刘康宏在论坛演讲中提到,智慧场馆的目标首先是确保安全,提升效率,节省能源,同时优化服务。他强调,5g时代的体育场馆是实体与孪生数字资产的结合,建构统一的施工图,为智慧应用创造场景。
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意见》指出,公共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方要积极执行场馆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建立完善预约制度。同时要求推进“互联网+健身”,依托现有平台和资源,委托专业机构开发基于PC端、移动端和第三方平台的国家社区体育活动管理服务系统,集成全国公共健身设施布局、科学健身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等内容,实现健身设施查询预订、社会体育指导员咨询、体育培训报名等功能。
刘康宏认为,健身是未来智慧场馆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场景,场地预定、课程预订、教练预订、在线支付、签到打卡和健康监测等一系列内容,其实都包含在智慧场馆当中。
在刘康宏提出的智慧场馆设计中,从门票管理层面的“三维订票系统”,到场馆导航,场馆内交互体验,再到餐饮与特许商品售卖,支持现场社交媒体分享的流量技术,以及媒体回放转播中的VR效果等等,都将是未来我国可投入智慧化运营的应用场景。
根据他的设想,借助智慧设施,原来在室内难以实现的场景都将变得“非常可能”,并借助其背后的大数据分析,从而形成针对每个人定制化服务。
彭维勇亦认为,要把包括通信系统、高科技管理系统、来访系统、照明系统、网络覆盖等在内的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中。
打造城市体育服务综合体
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容,人们对于体育场馆的定位也逐渐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运动和健身功能,成为了城市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位业内专家均在论坛演讲中表示,体育场馆的建设、改造与开发应与城市治理的需求相结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鹏认为,国际上许多城市的体育场馆和周边街道共同构成一个生态圈,不仅仅承担体育相关的项目,包括文艺演出在内的城市大型活动都集中于此,因而其设计应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紧密交织在一起,是伴随着城市的成长而动态变化的。
彭维勇提到,体育场馆要解决好以赛事为核心的内容,因此特大型的场馆融入城市时会造成一些不便捷,对交通的影响非常大。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疫情带给大家的一些反思,未来体育场馆更加趋向于做好身边的场地建设,打造更多的体育公园,在公园的绿地上建设更多的场地设施,“要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市更新,以及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做好体育设施的空间规划。”
在他看来,体育场馆的未来发展要强调综合性与融合性,不能仅仅建设单一的运动项目场馆,而应将场馆充分与文化、商业、旅游相结合,发展多业态,真正形成体育服务综合体。在场馆建设和筹划过程中,要引进市场主体,融入更多的商业空间,以产业的思维和手段来策划设计。彭维勇以足球为例,指出场馆要以项目联赛为核心生产内容,带动无形资产开发,包括版权交易、专营店开设等,创造明星效应,打造粉丝经济。
此前,2019年发布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在“体育产业升级工程”中就曾作出相应的规划,包括“推进体育服务综合体建设,在全国建设一批体育特色鲜明、服务功能完善的体育服务综合体”,以及“稳步推进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
今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包括五棵松体育馆在内的49个体育服务综合体典型案例。其中,广东有三家场馆入选,分别为深圳大运中心、广州市白云区奥绅体育公园和广州融创文旅城。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