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来艺术博览会都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荟萃现场。展会往往与主办城市息息相关,同时促进当地画廊与机构之间的交流,帮助品牌发展和开发未来的艺术项目。艺博会为画廊提供了一个向藏家展示和销售作品的绝佳平台,同样也让各个藏家与艺廊之后的深度沟通及保持联系建立基础。
4 月 28 日至 5 月 1 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以“重聚”为名正式开幕,借由这次国内重要的艺博会,《WSJ.》邀请了国内艺廊机构的朋友们,回溯与梳理关于艺博会、乃至艺术市场的观察与洞见。当然他们也直言了当下艺术市场令人各自焦灼和关注的部分。不过,对画廊主和负责人来说,共同展望新征程,始终是“重聚”在艺博会的的原因与结果。
(按艺廊机构首字母拼音进行排序)
香港巴塞尔在暌违三年后再次启动,的确让人能感觉到大家为之所积攒的热情的井喷。一个变化是此次到访的客人中,内地藏家的比例有明显的增加。实际上这几年艺术行业的国际交流虽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持续活跃的国内博览会依然在培养、教育新的收藏群体,这同时也是在为大型国际展会更新观众和市场的储备。作为一家耕耘多年的本土画廊,我们一直深入保持着与国内藏家的关系。
这其中除了展览和日常交流之外,国内博览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尤其是在新的、更年轻的藏家的联系中,它处于一个前哨的角色。我们作为一家地处北京的画廊,从市场角度来说,北京永远是一个既“旧”又“新”的地方。北京公社从北京当代博览会创始之初就开始参与,对于我们来说,画廊内的展览一直是跟老朋友交流的重要方式,而在北京当代,我们的期待在于去结交更多新的朋友。
我认为“年轻藏家”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实际上从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市场崛起以来,类似的话题每隔几年都会被重新提出。每个人都是从年轻人成长起来的,正是因为有一代代的“年轻藏家”涌现,我们的市场才会保持新鲜和活力。我十几年前所结识的年轻藏家中,一些已经成为艺术市场重要的中坚力量和赞助人,一些人影响着更年轻的藏家的入行之路,当然也有一些人离开了艺术收藏。“泡沫“更是一个始终伴随艺术市场存在的话题,只要市场是在一个有活力、发展劲头强劲的状态,就势必会产生泡沫,尽管每一个时期的“泡沫”会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因。它带来新的机遇,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个丰富、多元的市场应当有能力定期清除“泡沫”,去芜存菁,让更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在本土收藏体系中保留下来。而这一点我们在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过往进程中已经看到了映证。
⾃ BANK 于 2013 年创⽴时我们就开始参与⾹港巴塞尔。但在过去的三年间,BANK 画廊或是以线上的⽅式参与,或是只让作品过去⼈员没有到场。因为这三年的⾹港巴塞尔,除了⾹港当地的⼈基本没有其他⼈过去看。去年在准备申请的时候,⾹港和⼤陆的情况还是⼀样的⼀塌糊涂。所以当时决定不申请今年的⾹港巴塞尔。但现在看来,我应该感到后悔。BANK 今年没有参与⾹港巴塞尔,但我们都去了⾹港,感受到了⾹港艺术⾏业伟⼤⼒量的复苏。整体⽓氛令我⾮常激动,⾹港依然是那个重要的艺术中⼼,不论对于中国还是东南亚市场来说。
我觉得在这个当代艺术⾏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一个“glocal”画廊。BANK ⾸先是⼀个上海画廊,再是⼀个中国画廊,然后是全球画廊。BANK 出生在中国,⼀直受到⼤陆藏家和业内⼈⼠的⽀持,所以在北京亮相也是⾮常必要的。并且北京是中国最早和最重要的艺术中⼼之⼀,许多与我们紧密合作的艺术家都⽣活和⼯作在北京。于我个⼈来说,我曾经在北京⽣活过⼀段时间,现在也经常去北京。和北京的⽣态维系着坚固和健康的联系,对我来说意义重⼤。
我爱今天的艺术市场,艺术市场也喜爱我。当然,在过去的⼏年时间⾥,全球经济的变迁重创了艺术市场的整体表现,但总的来说,当前的市场依然是相当强劲。在过去的⼗五年⾥,我⻅证了市场的变化,⽽我必须承认,现在的市场拥有有史以来最⼤的的数量,但或许不是最好的质量。新的年轻藏家的激增也带来了某种购买趋势,这反映了这⼀代⼈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即那些比较好地从原作转译到社交媒体的网络空间里的艺术品——绘画。
历史上投机性的艺术买家⼀直存在,并且⼀定程度上都集中在收藏绘画上,⽽现在的市场明显缺乏购买绘画以外媒介作品的收藏家。不久前,有⼀⼩部分疯狂的藏家开始⽀持那些雄⼼勃勃的⽽另类的⾏为、装置和影像作品,但我不知道他们进展如何。取⽽代之的是⼀群只对绘画感兴趣的年轻⼀代。这种情况激励了⼤量优秀的绘画作品⾯世,同时也带来了⼤量平庸的绘画作品,其中⼀些作品⽆论好坏都能很快升值。目前最终极的理想作品是超当代(hyper-contemporary)的作品——在艺术家真正创作出成熟的作品之前,其价值就已经飙升。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艺术的资本化,但对于培养艺术本身其他内在的、更深刻的价值却不是那么有利。
我们今年去看了香港巴塞尔,作品相对丰富。我不同意有些人说的是西方艺术作品到东方的倾销:画廊愿意和重视展示精品,确保交易量;很大一部分说明香港作为亚洲艺术中心仍然不可替代的位置,接下来香港巴塞尔的未来我只会觉得更加稳固。
同时,作为从业者的角度,国内艺博会首先的价值是可以呈现国内画廊以及国内当下当代艺术的一个面貌,对我而言是整体理解当下艺术市场的一个契机:艺博会是城市生态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在地发生,会展现城市的独特特征,这种特征可以成为城市的魅力,或是其他——所以机构对于艺博会的目标和可能性有所设计和想象会是挑战也有责任。其次,也是很好的机会聚集艺术爱好者,聚人……这件事情对于国内正在发展广阔的艺术市场是重要的。感觉大家仍有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所以一切皆有可能,我保持乐观。
我认为现在的艺术市场上 wet paintings 占据大多数人视野。加上拍卖的加持,作品价值持续上升的现象是可预测的,并不是难以理解或者接受和去应变的。过快的运作随之而来的是价格下落的可能性会更高,这对艺术家本身和藏家都不是可持续的一种方式。但市场呈现的走向并不是单一个体的行为就可以干预的。从画廊经营者和策展人的角度我觉得不用去过分抵抗这个事实,而是有效参与市场的同时坚持提出有效的意见。年龄与是否资深不存在矛盾关系,年轻藏家在满足自我的基础上应该意识到自己作为重要参与者的一份责任心;国内的艺术家则应该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为潮流所动。最近还是看到多个糟糕的案例:国内年轻艺术家抄袭国外艺术家还是一种似乎熟视无睹的现象,而且同质化严重。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都是很危险的,未来一定会被市场所吞噬。
在艺博会方面,放开后的第一届巴塞尔人气很高。我们画廊卖的也不错,不过在客群上还没有恢复到一个国际化的博览会,相对更东南亚一些。
我们从北京当代创始至今每年都参加,作为北京的画廊的参与也是对北京的艺术生态的建设。国内艺博会是本土画廊一个有力的展示和推广代理艺术家的平台,也是画廊在维系和拓展本土市场一个渠道。期待国内博览会在不断扩大规模的同时保持画廊的品质。
我注意到:现在的艺术市场相对来说比较透明,一级二级市场的界限变模糊,受资本导向更明显。作为有底线的画廊就是要在进入这个游戏的时候依然保有判断力和拿出扛得住的作品。年轻藏家学习能力强很理性,具有国际视野,也是构成艺术市场一股力量。在整个环境中,可能期待依然具有理想主义气息的人们,泡沫在每个时间段都有,市场规律如此,就是看每个不同时段的泡沫究竟是哪些艺术家,他们是否短期内是被市场所裹挟和消费。
今年 ABHK 没有了出行限制,大家集体回归:线下见面,城市联动,恢复了以往的热闹,同时也看到很多新的面孔。唐人这次在 ABHK 期间的三个项目:巴塞尔博览会、H Queens’ 空间菲律宾艺术家吉格·克鲁兹个展、香港黄竹坑第二空间年轻艺术家群展《层叠之肤》都交出非常好的答卷,展出作品基本都售出。能感觉到,ABHK 在亚洲区域最重要的博览会地位还是很难撼动的,整个城市文化艺术活动都在为此发力。
我认为国内博览会特别是北京的艺博会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此前 CIGE 和艺术北京都逐渐淡出,但我们无法忽视北京的地域优势,最集中的大陆藏家体系是否能使艺博会的视野延伸向更为广阔的方向,整个博览会国际化的配套服务和政策倾斜能否实现,这些都需要努力。但其实我认为最关键的杠杆是如何做一个个性化的,具有文化策略的专业博览会,这将会是值得期待的。对于本土博览会,唐人都是全力支持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唐人每年都有参加,今年我们也带来了艺术家王茜瑶的个人项目《野花园》。
近几年,全球艺术行业的目光似乎都倾斜于年轻的艺术家,从画廊、拍行、藏家到美术馆、双年展。也有很多年轻藏家开始进入艺术收藏,使艺术市场的容积更大。年轻藏家的涌入,目标和动作参差不一,有值得一起成长的藏家也有投机分子,这就需要画廊更为专业的背调,去甄别好出的藏家。有一些 90 后甚至 00 后的藏家,学习能力非常强,也有充沛的热情,经过这几年的成长已经很专业了。他们当中不乏一些有艺术专业留学背景的,还有一些藏二代等,有丰富的国际视野和信息渠道,同时也希望对整个艺术生态有所贡献。很多年轻藏家刚开始步入收藏会以绘画媒介作品为主,或者更细分来说是大多以年轻艺术家绘画作品为主。随着收藏体系的建立和认知趣味的变化,也会开始收藏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以及雕塑、装置和影像等类别作品。我认为这些方面都是很积极的。
在经济大周期的运转中,对于某些特定时期,一定的泡沫也许并非是不利好的。逆全球化的形势下,不同国家艺术市场表现又不尽相同。市场的刺激在当下一定程度上来说能激发更多优秀艺术家的露出,也会产生平庸之作。但在更宏观的角度来谈论,眼前的变化得失都是艺术史中的零星波澜,好的艺术家仍然很难在艺术史中被遮蔽。
仿佛冬眠后的苏醒,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可以说是活力四射,似乎瞬间回到了之前的状况。人潮涌动的观众以及理想的交易成绩,都喻示着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巴塞尔依然保持着艺博会老大应有的影响力。
作为艺术生态中的重要构成,国内艺博会在推动艺术市场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但相较国际性品牌,国内艺博会理应更加关注本土画廊,这既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推动的责任与担当,也是有别于国际艺博会的态度和身份标识。在今年的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上,蜂巢推出的是年轻艺术家管玉的个人项目。
一代人自有一代人的时间和空间,正如剧情的发展:在时间线上的这个阶段,理应是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策展人以及藏家登场亮相的时候了。当他们在舞台上尽兴表演时,如果以固有的眼光去看,难免会有人觉得他们是荒腔走板,姿势和动作没有自己来得标准,但恰恰忘了自己曾经也年轻过。这一代年轻艺术家的表演再好或者再差,归根结底都是这个时代的现状和表征,至少有一点,他们都在非常卖力地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没顶画廊在时隔 3 年后以实体画廊展位的形式回归香港巴塞尔,正如意料,香港依然是难以动摇的亚洲艺术中心。整体销售状况强劲,香港无疑为画廊和国际以及大湾区的藏家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沟通枢纽,我们同时也欣喜地感受到了以东南亚藏家为代表的亚洲新力量,欧美藏家却更多处于观望状态;然而中国画廊在本届巴塞尔的展位分布有被边缘化的趋势,我们相信在以中国藏家为主力的香港巴塞尔,依然需要通过展位妥善分配等细节工作来保持艺术工作者、藏家们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与此同时,我们在香港见到了许多阔别多年的,在近几年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策展人、机构与艺术家老友,让我们更加坚信保持流动对于艺术本身的重要性。
我认为国内艺博会是中国艺术生态中利益相关者们交流、交换信息最便捷、快速的窗口。北京与上海的博览会凭借长久的历史与核心城市文化号召力,在吸引新藏家入场、维持画廊活跃度、推广艺术家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更为年轻化的藏家群体关注艺术收藏我认为这是艺术市场必然与必要的现象,也是大部分年轻或刚入场的藏家会经历的阶段。炒货、配货、价格虚高早已不稀奇—市场能够迅速捧高,也能够迅速捧杀。没顶从非盈利机构起家,经历过各种艺术形态、身份、也看过市场的各种样貌。我们作为国内外艺术生态深度参与者,也会在一些时机刻意与其保持距离,选择回归到艺术本身——我们更加关注作品与艺术家的成长,以及他们与艺术史互动的可能。无论当下如何泡沫,最终只有真正的好作品才能够经受住艺术市场的长久考验。
整体来说,今年的香港巴塞尔博览会一方面再次证明了它自身品牌强大的影响力,同时我也强烈地感受到了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市场中心的地位几乎是不可撼动的。MDC 画廊在香港的空间去年搬到了大馆,重新进行了设计和装修,是一个非常精致的空间。在今年香港巴塞尔期间接待了许多来自国内、香港本土、日韩和东南亚的藏家。同时,我们在北京顺义的博乐德艺术中心去年也开设了永久空间,可以说我们一直对国内的艺术市场和生态有强烈的信心和热情。
近三年,亚洲艺术市场版图和藏家的结构一直在变化。无论是消费力还是收藏视野方面,国内的藏家在整个亚洲区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收藏习惯也变得更加冷静和理性,这是好的趋势。对国内的博览会在应对综合市场的判断、不同区域的消费力整合、以及更广泛的影响力方面,我们也充满期待。
艺术市场当前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元化。形成这种多元化的原因是综合的,包括政策、经济的影响,以及艺术生态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画廊、艺术家、拍卖、美术馆、藏家等在近几年所发生的微妙的变化。比如画廊变得更加占据主动地位,蓝筹尤其年轻蓝筹艺术家几乎很难收藏到;艺术家的种族、身份和性别的界限也被市场越来越看重;拍卖的同质化和流行化更加严重;新晋来自互联网、金融等跨行业的精英藏家与早期藏家收藏目标、视野和方向的变化等,都在相互影响。但是毋庸置疑,越来越多的现象和数据在验证着艺术市场在多元的变化中更加完善,对于主流的趋势依旧是健康和良性的。
今年的香港巴塞尔非常热闹,过了三年大家都来借助香港巴塞尔相聚、叙旧。很遗憾展会期间我最终也没有抽出时间去看展览,除了每天都会有许多不同的朋友到展位来打招呼,我也想再找充分的时间去看展学习。博览会和画廊一样,有情怀有态度总是会赢得尊重的,没有了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商业机构。关于今天的博览会,我越来越纠结于作品选择,这是作品展示和快速卖场之间的悖论。
近两年的艺术市场给我的感觉实际上就像 15 年前一样,大家争先恐后的去购买所谓的硬通货或者是畅销货,新的一轮投资行动已经开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其他行业赚钱越来越难,艺术品投资收益越来越有诱惑力,出现了艺术品价格再次试图绑架价值标准的情况。对于藏家,尤其是年轻藏家来说,可能真的要多问问自己购买艺术品的目的是什么,在一个没有批评的时代,好和不好的判断就只剩下主观意识、视觉流行、共情或利益交互了!
在今年香港巴塞尔开幕之前,大家在讨论,它是否会被新加坡和首尔的博览会替代。但事实证明,香港巴塞尔艺博会依然是亚洲最重要的博览会。虽然今年一些欧洲、美国的参展商和藏家较少,但是我相信很快都会回归。
博览会是一个沟通的平台,帮助在艺术家、画廊与藏家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在中国,尤其是在过去的三、四年里,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包括新的藏家,新的艺术家。像北京当代这样的国内的艺博会就是一个必需的平台,像是一个协调者,让这些新的面孔能够进行线下的交流,而这样的交流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我们的一些艺术家来说,藏家比作品还要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和藏家的持续沟通,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找到最好的归宿。博览会就能为中国这些新晋藏家和艺术家提供助力。而北京当代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们的参展商都是在中国具有实体空间的机构,以这种形式支持中国的当代艺术生态的生长。
中国现在出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年轻当代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也非常棒。但是缺乏一个比较长线的、深入的交流。这也意味着画廊与藏家需要给艺术家一个比较长期的支持与关注,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发展他们的创作。问题在于很多画廊和藏家希望能更快地拿到经济回报,艺术家们也因此会希望能快速找到一个固定的标志性的创作风格,就止步于此。但从长远来看,很容易被淘汰,没有空间和潜力发展和推进,甚至最终消失。随着年轻藏家越来越多,他们成为了艺术圈里最重要的玩家。因此,对于艺术生态的健康发展来说,我认为这些年轻藏家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让他们的藏品有更多的机会向公众展示,让艺术圈能获得有机生长。
20 年前的藏家比较热衷于大规模的收藏,有的还热衷于去建造美术馆,甚至有的美术馆只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