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重聚”论坛在京举办,与会者围绕“从众望到共域——公共艺术为谁而做”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何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时,论坛嘉宾从不同侧面给出了解读,但均不约而同地将公共艺术指向公共、开放和联接。
2007年,一只高26米的巨型橡皮鸭驶入荷兰阿姆斯特丹港口,此后,“大黄鸭”风靡网络,其创造者——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也随之声名鹊起,去年在北京举办的“弗洛伦泰因·霍夫曼:欢聚!”展览中,霍夫曼也带来另外一件大型作品:一只戴着派对帽的小鸟,它欢跃地伫立,望向不远处北京最繁华的地带。
2022年霍夫曼的作品在北京
伴随着霍夫曼作品的风靡,越来越多的讨论聚焦于公共艺术这一概念。公共艺术作为当今城市中一种日趋重要的文化形式,起着愈加彰显的文化载体的作用并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
公共艺术创作最为凸显的特点是重视与公众的互动。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艺术表现的多样性、科技的进步以及人类交流空间的变化,使得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对传统艺术的批判、当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生存现状的思考以及对新的艺术媒介的实验性探索也使公共艺术呈现出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多样化的当代性特征。
城市公共艺术
最近,“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重聚”论坛在京举办。作为“感官共域”公共艺术项目的发起人之一、时代美术馆馆长赵燕与北京当代·艺术博览会创始人鲍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感官共域”参展艺术家杨茂源一同围绕“从众望到共域——公共艺术为谁而做”主题展开圆桌对谈,探讨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性”是什么、核心价值如何呈现以及公共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等问题。
在讨论何为公共艺术的“公共性”时,论坛嘉宾从不同侧面给出了解读,但均不约而同地将公共艺术指向公共、开放和联接。
张子康认为“公共”意味着大家都能够进入的场域,不是私密空间,是艺术与自然与人的互动方式。鲍栋表示,公共艺术取决于观众和它的关系——一个公共艺术作品放在家里没人看到,就不能称其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为了公众而做的。引起杨茂源对公共艺术的兴趣在于它激发了艺术品的开放性。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有一种跟观者之间一对一的关系,而公共艺术会在公共空间里面跟各种不同的人发生关系,在社会和人群中发挥价值。
赵燕认为能否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和讨论,能否与公众产生情感上的联接,是决定一件公共艺术作品价值的核心因素。艺术作品不应该仅存放于美术馆中,一定也要走入公共视野,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当中。
成都艺术大道开街
赵燕介绍,时代美术馆也邀请李赢、刘亚洲、宋三土、颜石林、杨茂源、周力六位艺术家开展“因地制宜”的创作,将11件富有张力的大型艺术作品植入相应的场域空间之中。
后疫情时代,个体的情感体验与群体和社会的联接模糊而缺失,这11件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城市中,让公众个体以“参与者”的身份,打开感官,产生交互体验,当艺术作品与场域相融,“冲破”了日常生活的惯常景致,使有限的空间得以无限发散与外延,并与各具风貌的城市紧密相融,不仅能营造出全新的“多维情感场域”,更会引导公众在熟悉中发掘陌生、感知新生,从而调动公众的独特感官,激发人们的共情与共感。
赵燕介绍,在最近开幕的“感官共域”城市公共艺术季中,公共艺术的表现力与价值在街区中释放,艺术为城市生活增添了活力,并深化出更丰富的体验式内容。
公共艺术让整个城市变得松弛有温度,更有人文调性。嘉宾们在论坛中表示,“以人为本的社会,所有的创造都是为人服务的,艺术是最能够和人产生联接的,无需语言文字,好的艺术作品,每个人都可以和它对话。”公共艺术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街区里的艺术作品静默伫立于此,伴随每一个清晨和黄昏,出现在公众日常生活的视野中,与城市中的人一同呼吸,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城市中人的感觉和体验。
艺术家们的创作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