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造“程序员之都”
24日,成都举办第二届“蓉贝”软件人才大会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会上发布“成都市软件人才榜单”和“成都市软件产业机会清单”,评选并重奖“蓉贝”软件人才行业领军者、技术领衔人、资深工程师。
大会现场
近年来,成都市在软件人才队伍建设上发力,打造“程序员之都”。出台“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人才。截至目前,在蓉全球软件百强企业达24家,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27件,软件类国家省级重点试验室达12个,累计认定“蓉贝”软件人才232名,软件产业从业人员近40万人。
人才为先:618人入选软件人才榜单
据介绍,本次人才榜单共计618人。其中“蓉贝”软件人才行业领军者3人,“蓉贝”软件人才技术领衔人24人,“蓉贝”软件人才资深工程师116人,软件资深工程师475人。会上发布了100个“成都市软件产业机会清单”,向软件人才发出了机会挑战。
姚平、隋少春、苏智慧3位“蓉贝”软件人才行业领军者领奖现场
软件产业属于以人才要素为主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则是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都市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培训机构众多,而且对标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成都市在数字娱乐、动漫游戏、文化创意等领域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软件人才的吸引力和城市魅力,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韩健表示。
成都以人才政策为先导,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工程人才。成都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成都相继出台《成都市“蓉贝”软件人才评选办法》《成都市“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评选办法(暂行)》等政策措施。未来,成都将继续推动实施“蓉贝”软件人才“百千万”引育计划,建立“蓉贝”软件人才库。着力打造“中国软件名城人才基地”,鼓励引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大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力度,并支持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全力保障助力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校地共建:加快核心软件技术攻关建设
会议现场,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签订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合作协议。
政校双方将聚焦大型工业软件和嵌入式软件领域,打造形成完整科学的软件工程学科设置,构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持续为成都培养输送高端软件人才,加快核心软件技术攻关,促进软件生态体系建设。
据了解,双方将共建软件国际化合作基地,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利用电子科大与国际一流高校合作办学资源,结合未来科技城国际教育园区的规划建设,聚合软件领域国际知名教授和领军人才,组建高度跨学科团队授课,建设国际示范性软件学院。同时,双方共建软件人才实训基地,谋划“高职-应用型本科-研究生”教育一体化贯通培养体系,依托成都高新区内重点软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软件人才。
成都加强与在蓉高校合作,争创国家级示范化软件学院。会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软件工程学院等3家单位授牌为“新型软件学院”。成都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授牌为“软件新工科基地”。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家单位授牌为“软件实训(实习)基地”。
软件赋能:成都工业软件产业迎来新机遇
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成都)”在会上揭牌。
该中心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公共平台,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牵头建设。据介绍,该中心将形成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和验证、体验推广、创新服务三大协同平台,以及工业软件标准研制和推广平台,为成都市工业软件产业协同发展、深度优化布局带来新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伟认为,工业软件的本质就是将工业知识软件化,沉淀行业的技术诀窍和专业知识。他说:“例如在制造中沉淀的业务数据和业务知识可以通过工业软件进行有效地分类和管理。而在验证测试中,可以通过导入实际业务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测试。”
成都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成都将重点围绕研发设计类软件、生产制造类软件和运维服务类软件等关键工业软件产品,在航空、电子信息等行业建立上下游协同的试验验证环境。
成飞集团与“成飞·青羊创新中心”建设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成飞集团副总经理隋少春介绍到,企业将依托国家级攻关和体验推广中心的建设,与高校等科研机构以及相关的软件企业形成合力,推动工业软件的自主研发、工程化应用和产品化。
据了解,2020年,成都软件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前11个月,软件产业实现收入4523.9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软件业务收入3416.1亿元,同比增长12.6%,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李珺)
来源: 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