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当青少年天马行空的灵感与微信小程序碰撞,会在数字化领域迸发出什么火花呢?12月26日,“以梦为码 智创未来”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论坛暨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颁奖典礼圆满结束。
据悉,本次大赛吸引了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20个行政区的青少年参与,还有来自加拿大、英国、西班牙、芬兰等国家的青少年报名参赛。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本次大赛为全球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富有创造性和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在开放式命题下,参赛选手们用中国原创编程语言微信小程序等编程工具做出了极具创意的作品,并走在了成长为“小程序员”的道路上。
全球青少年参与
九成青少年首次接触中国原创小程序编程
本次大赛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腾讯微信共同发起,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腾讯微信战略研究院、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侨联、中国科技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会、梅兰书院提供支持,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担任澳门地区指导单位。
中国科协科技传播中心主任郑浩峻、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中国福利会计算机活动中心原主任王颂赞、微信战略研究院院长周博云等主办方领导先后致辞。
历时7个月,赛事组委共会收到630名学生提交的490份作品。在根据作品的完整性、创意性等维度进行评分后,共有152个作品获奖、40个作品获得微信创新奖,《零碳计划之澳门培正中学智能订餐系统》《京彩伴行 云上百廿附中》小程序摘得特等奖。
对本次参赛的青少年来说,中国原创的小程序编程环境是个“新事物”,参赛学生中约9成首次接触小程序编程,还有不少来自世界各国以及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团队参赛。
一支来自中国澳门的中学生团队从生活观察出发,为了解决“市面上缺少一款专门介绍澳门当地风土人情的小程序”这一实际问题,开发出了一款深度游导览小程序。他们怀着对家乡的爱,以澳门年轻人的视角设计了五条全新的澳门游路线,可根据使用者所处的位置进行智能路线规划。
一支来自中国澳门的中学生团队开发出了澳门深度游导览小程序。
大湾区青年总会澳门区主席李卉茵表示,首届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的开幕,将成为促进大湾区科技交流的重要契机,由港澳地区学生与内地学生同台竞技,各自展现自身风采,迸发出知识的火花。
聚焦实战
青少年为生活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任何一种对人类心灵的冲击都比不过一个发明家亲自见证人造大脑变为现实。”在颁奖仪式上,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借尼古拉·特斯拉的名言寄语青少年,希望青少年能够积极培养创新思维,主动在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造,树立远大目标,为实现梦想不懈努力。他表示,在未来30年的人工智能发展中,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类脑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有重要关键作用。
这一代青少年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电脑和编程是从小陪伴着他们成长的伙伴。微信小程序编程工具以其独特的实用性,鼓励青少年为生活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将奇思妙想通过小程序落地为可应用的产品。在不同的参赛者手中,微信小程序不断变换花样和玩法。
参赛学生大多是第一次接触小程序,在“学赛结合”的氛围下,参赛者大多能够快速掌握小程序编程工具,而小程序编程作品已经成为青少年为生活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实践。
利用rap背英语单词的工具、关怀食物过敏人群的智能点菜系统、鼓励零碳出行的小程序……在本次比赛的参赛作品中,不仅有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着手解决日常难题的方案,还出现了保护全球生态的实践。
鞠文萱、王一涵是两位来自上海的初一学生,她们合力开发了“智慧厨房小助手”,这款小程序可以自动提醒家中食物保质期时间。两位开发者的妈妈成为了首批用户,使用一段时间后,鞠文萱的妈妈表示:“家里食物浪费有明显减少,也算是为低碳出了份力。”
在创作过程中,还有的小选手从“被普及者”摇身一变,成为了编程“普及者”。在北京四年级学生范隽璇的家中,平时主要由爸爸负责辅导她的数学和编程,而在此过程中,范隽璇偶尔会被爸爸攻击性的语言刺伤。
为了改善父女之间的沟通方式,父女俩一起阅读《非暴力沟通》,并按照书中传授的沟通方式,合作设计出“好好说话”小程序。在创作过程中,范隽璇还化身“编程小老师”指导“文科生”爸爸学习编程,首次接触编程的爸爸也迅速学会了小程序编程工具。
微信小程序“好好说话”界面。
专家汇聚圆桌论坛
共商青少年数字能力提升及AI素养教育
颁奖仪式上,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表示,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这不仅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的回应,也是时代发展下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机遇,整合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手段。
北京师范大学传播创新与未来媒体实验平台主任喻国明。
在大会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代表课题组发布“青少年AI素养框架”,她表示,信息科技是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部分,AI人工智能是信息科技的一个分支,是信息科技领域最前沿、最复杂、最极大成的发展体现。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2022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要求,北师大新闻传播学院课题组提出了基于信息科技的青少年AI素养框架。根据认知行为理论,青少年AI素养框架应该包含青少年AI认知,青少年AI能力,以及青少年AI安全与伦理三个方面,青少年AI认知包含四个维度:信息意识、注意力管理、信息搜索利用、信息分析评价。青少年AI能力包含两个维度: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青少年AI安全与伦理包含两个维度: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信息价值认知与行为。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刘茜代表课题组发布“青少年AI素养框架”。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曾在采访中提到,人工智能大赛给中国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带着非常强烈的兴趣来了解科学发展的进程。“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切入点,丰富了青少年的科学实践,对于提高青少年的知识、探索未知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
为激发青少年探索人工智能的热情,腾讯微信一直致力于搭建场景式、沉浸式、实践式的学习方式。自5月份推出微信绿苗计划以来,腾讯微信通过绿苗暑期公开课、全球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峰会、青少年人工智能与未来媒体全球创新挑战赛等丰富的活动形式,从编程赛事以赛促学、青少年友好内容打造、青少年模式产品适配等多方面长期投入,助力全球青少年科创人才培养。
图: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7家少儿编程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
下一篇:带山里娃学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