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元进银行,5万元进投行?原来是贫穷阻碍了我的“实习内推”!
最近,微博大号“王大力如山”爆料称,有类似“金融小伙伴”的培训机构公然声称推出保证拿到金融机构实习offer的收费内推“服务项目”,涉及券商、基金、银行、互金等多个金融机构。消息一出就引起轩然大波,并持续发酵。
随即,涉及的多家金融机构与职介平台纷纷发布官方声明予以澄清。但是,这真的只是“误会”?这样的付费内推模式是否真实存在?就此,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调查,以期揭露真相。
一则爆料 多家金融机构“躺枪”
据“王大力如山”爆料,以“金融小伙伴”为例的一些培训机构,打着为实习生做求职指导的名义,实际上做着出售金融机构实习机会的勾当,并且涉及到的金融机构不仅有基金、快消、互金行业,甚至一些知名的银行、券商机构也被囊括其中。
在“王大力如山”的爆料中,一张来自“金融小伙伴”公众号文章的截图显示,该培训机构提供的4种不同档次的套餐,收费标准不等,其中尊享套餐包含了课程及实训+2份实习套餐+定制服务+贴身服务指导;而星耀套餐中则是明确显示,该套餐包含的服务有课程实训+不限次数实习+两年VIP+校招VIP。
更有消息称,该平台还有实习内推的“Offer通”套餐,内容为:线上/线下精英学徒+不限次数实习+不限次数课程+定制化长期培养+有留用实习机会内推+校招入职机会内推+社招机会内推(两年以内)。
随后,身处风波中心的“金融小伙伴”平台发出公告称,平台“保证和承诺所有过去和未来通过我们系统进行投递的简历均直接投递到了用人单位预留的邮箱中,金融小伙伴未做任何截留和收费处理”。
与此同时,被“王大力如山”点名的不少金融机构也纷纷发出“澄清”声明,例如华泰证券、瑞银、兴业证券、天弘基金、国泰君安等。
记者注意到,这些金融机构发布的声明内容大同小异,一方面表明了其公司官网或是官微是该公司校园招聘简历接收的惟一官方渠道,另一方面则是强调了公司未与任何培训机构、团体、个人以内推实习生、校园招聘为由,向申请者收取相关费用等。并且表示,坚决抵制一切付费实习内推的行为。
对此,某知名券商负责实习生招聘的相关人士也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该公司并未就校园招聘和任何第三方机构有过“内推”的合作关系。他还向记者透露,网上甫一爆出这一消息时,公司内部就自上而下进行了一系列排查工作,相关负责领导也进一步强调了校园招聘的一系列问题。
一份实习 叫价2万至6万元
在这件事情上,究竟孰真孰假?
5月30日,记者以应届毕业生身份联系上了一位“金融小伙伴”平台的金融求职顾问。对于记者的实习咨询,他仅表示,“我们现在提供了针对应届生求职的指导大礼包,包含笔试指导、简历指导、面试指导、性格测试、银行攻略、四大攻略。”
当记者问及提供实习机会的收费问题时,对方始终避而不谈。同时,记者浏览发现,如今相关收费项目也在“金融小伙伴”微信公众平台上消失。
不过,有意思的是,5月31日夜间,上述顾问删除了微信朋友圈中所有曾发布过的内容,仅留下最新发布的一条信息:“金融小伙伴暂停销售所有付费课程!”而“暂停”二字,似乎透露了太多信息。
而记者经过搜寻更是发现,从事类似内推实习收费业务的第三方机构并非少数。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大平台超过15家,小的平台不计其数。其中,相对知名的有:面包求职、DreamBigCareer、Unicareer、Offer先生、TG实习狗、门徒求职、职问、逆行求职、名企实习、留学生求职、互联镖局、金嘉求职汇等。
记者以求职者身份尝试联系上述十余家求职平台的相关顾问,大多数对谈及收费一事较为谨慎,但也有毫无避讳者,比如“门徒计划”的求职顾问。
在一家名为“华尔街学堂”的微信公众号上,记者发现了内推实习的相关信息。而在具体的实习岗位相关信息中,则均备注着“适用门徒计划(实习保offer计划)”。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计划”?
记者进一步根据提示找到了门徒计划的求职顾问,该求职顾问给记者发送了一份相关简介。该简介显示,门徒求职主要服务于泛金融与投资类的实习或全职应聘者,主要涉及行业为券商、基金、信托、银行、保险、期货、会所、律所、咨询等。并着重强调了“保证实习offer”、“部分实习期间表现优异更有留用机会”。
在有关项目介绍的板块,门徒求职着重强调了“高端”、“私人订制”、“1V1”等词语,不止一次地提出保证取得offer。
记者向求职顾问咨询了具体的收费标准,该顾问称,要看具体的公司、具体的岗位,2万至6万元不等,并且又一次提出,保证可以拿到offer,拿不到offer就可以全额退款。
在上述求职顾问的朋友圈中,记者还发现了某知名券商的实习生招聘计划,而在这张图片的配文中,门徒的求职顾问表示,“锁定名额会收取一定费用”。
求职心切 小心背后有“坑”
在网上流传的一张第三方机构收费内推的收费标准中,将金融行业中的投行、咨询、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快消、互联网都涵盖其中,被举例的公司也包含了国有银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知名券商、中资、外资企业等。令人咂舌的不仅是“高水准”的各类公司,还有“高标准”的收费登记。其中,价格最低的快消、互联网公司的实习机会接近2万元,而投行的A类公司的实习机会达到了5万元以上。
那么,类似的平台靠谱吗?
某免费实习消息分享平台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很多付费内推平台也不过是拿着求职者的简历发到招聘企业的邮箱里去。
至于消息来源,该工作人员说,以他的个人经验来看,不管是免费的分享平台还是收费平台,基本上消息都是从各大学校的论坛、或是各公司的官方途径获得,“也不排除一些平台真的和少数公司有合作关系”。
记者还辗转联系到了曾购买过某培训机构收费内推计划的哒哒(化名),哒哒告诉记者,自己在寻求大学毕业实习机会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自称可以保证拿到知名券商实习机会的培训机构,考虑到自己学校仅为普通的211院校,正常途径下很难得到这一实习机会,哒哒在再三考虑之后还是动了心。
“要价是5万多元,先交了30%的定金。”据哒哒介绍,“对接人员最开始还是比较负责的,帮我改简历时也很耐心,还告诉我笔试、面试的注意事项。”
然而,在按照顾问的要求做了充分准备之后,哒哒还是没有成功进入承诺的那家券商机构。不仅如此,在协商退款上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交钱之前是说不成功就退全款,但是那家公司没进去,之前的定金也一直没退下来,他们说这算是之前的咨询、培训费用,最后协商的结果是帮我找了另外一个非前60强的券商机构实习”。
不过,哒哒对记者称,购买过这个服务的求职者有一个大群,他们经常在群里交流经验,不乏有求职者称成功进入了心仪的公司实习。
哒哒还向记者介绍,“买了这个套餐,简历改完之后,顾问并不是让我给实习公司公布的邮箱发简历。而是给了我一个链接,让我往链接处发简历,就说他们会处理。”
灰色地带 求职者需“三思而后行”
据上述券商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实习生的招聘往往和校招、社招不同,主要由业务部门来负责,仅需要在招聘成功后“通知”人事即可,而其他招聘则统一需要从人事方面首先筛选。
该券商工作人员称,在此之前,他们实习生招聘的消息仅通过公司的官方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来发布,但是不排除由曾在公司实习的实习生透露出公司的招聘信息,或将这些信息发送在“金融小伙伴”之类的平台。该人士还笑称,“要是卖实习机会就能挣钱,那我们还这么辛苦工作做什么,没钱了就卖实习机会去。”
有利益可图,就有铤而走险者。记者了解到,收费内推这个行业从2010年左右开始,2014年起快速发展,2016年搭上公众号的红利进入快车道,2017年至2018年呈井喷态势飞速发展。
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存的求职、实习的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纯粹的消息分享平台;还有一部分是以赚钱为主要目的,提供收费内推的服务。
对于这种行走在“灰色地带”的方式,上述券商人士提醒求职人士要“三思”。他认为虽然这类收费实习内推为大学生拓宽了求职的渠道,但这种项目实际上属于违法行为,并不值得推广。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有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另外,2000年施行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第十条也写得很明确,“用人单位向求职者收取招聘费用”是被禁止的。
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求职者收取任何的费用。同时他指出,对一些其他的猎头公司、中介机构来说,法律上并没有完全的禁止。吴冬认为,这些所谓的收费内推平台实际上是从事着人才猎头活动的组织,监管部门应当严格监督管理,核查这些组织是否有相应的资质来从事相关工作。
“这种收费内推的形式,不仅仅是违规,而且还存在欺骗的成分。”吴冬说,如果用人单位牵扯其中,或是互相勾结,那这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这实际上相当于是用人单位在变相地向求职者收费。
吴冬提醒求职者,这类的求职机构很多,但求职者、尤其是一些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不要轻易去相信这类收费内推的宣传平台。“金融市场实际上是充分经营的,虽然说不能算是完全透明,但基本上可以说得上是市场化竞争,用人单位并不会因为所谓的内推来更多地考虑录取。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部门更多地会从实际需要、求职者的个人能力、资历来选择性录用。”吴冬称。
上述券商工作人员也对记者强调,“公司的招聘更看重求职者的个人能力,简历只是阐述你个人能力的一个载体,一份好的简历当然可以更博人眼球,但这并不能决定你是否能留在这里实习,那些平台的承诺是无稽之谈,个人能力比较强的话,不管是否有这个平台,我们都会考虑给你提供实习机会,反之亦然。”
哒哒对记者表示,“事后挺后悔的,回头想想完全就是被那几个大公司冲昏了头脑,我的朋友听说了也都说我疯了吧,花那么多冤枉钱。”
对于应届毕业生对岗位的渴求,该券商工作人员指出,大学生并不应该将实习的筹码放在这一类收费内推之上,需要广泛地浏览自己学校的论坛、公众号,以及其他学校的论坛、公司的官方信息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招聘会等。
南京某高校的辅导员则对记者表示,“如果这些途径都没有成功,也可以尝试求助于学校的老师、辅导员,或是学长”。
来源 / 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