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后,不能补课了怎么办?很多家长都在打听1对1辅导和2-3人的小班。
然而,1对1也“违规”啦!
8月8日,北京市教委于近日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
值得注意的是,通报中特意提到检查对象“含一对一培训”,且首次晒出对无证从事学科类一对一辅导个人经营者的处罚。
不仅仅是北京,多地明确禁止“一对一”并严查!最近火起来的私人家教都悬了……
“双减”之初,大家揣测1对1家教会兴起……
在目前这种强监管态势下,最不容易被察觉的当属1对1辅导,有家长推测:补课不可能完全禁止,必然催生大量更昂贵的私人家庭教育,比如1对1。
论坛上,家长们都在讨论1对1补课的事情:家庭年薪多少才会选择1对1?取缔培训班,只能1对1辅导吗?开学后请1对1的,有多少人……▼
“双减”落地后的一段时间里,私人家教市场果然快速火爆了起来。
有的家长请了过去培训机构的老师到家里授课;有的家长请了大学生到家里辅导学习;还有家长叫上班级里几个同学一起,请了个老师私下进行补课,今天到你家明天到我家……
另外,校外培训减少后1对1补课需求增加,加上补课老师也要承担风险,导致了1对1辅导和私教的价格一下子昂贵了许多。▼
有网友转了一张“1对1家教”的图——南京地区,住家家教年薪30万……
此外,家庭教育的要求也开始“内卷”:
家长们可能都是在替自家娃的家庭教师“打工赚钱”……
乖妈在某视频APP上刷到一博主分享了自己“被裁”后的经历:他原先在培训机构教高中物理,现在公司裁员关门,他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接私活”了。现在白天到雇主家里去上课,一天3个小时,一个小时800;晚上还有1对3的小班视频教育,每个孩子每天俩小时,一个小时150元。博主觉得,现在一个月赚得比在公司多很多了,日子也更快乐。
看看这些惊人的1对1价格,到底是怎样的家庭条件,才能支付一个小时800元、一次花费上千的补课费。
不少家长感到不安和疑虑:取缔校外培训机构,补课不就成了有钱人的专属?
韩国补课禁令的前车之鉴“1对1私人家教”也违规
高昂的补课费用,普通人家真的很难补得起课;普通家长找个补课老师的渠道也很难,会不会两极分化严重,阶层固化,穷人再难翻身呢?
富裕家庭高薪聘请私教1对1,普通家庭想补也没有好老师的渠道,更负担不起昂贵的私教费用。
富裕家庭的孩子成绩远远超过普通人,几乎垄断了所有优质教育资源,加剧了补课和内卷,最后只能取消了补课限令,补课又合法了。
这些前车之鉴,我们的教育决策者肯定早已分析透了,在“双减”之下,1对1、个人开展学科类培训都是违规的哦!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所长董圣足表示,新形势下要特别提防把1对1家教变成常态扩大化。据现在的政策,从事学科类培训,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线上还是线下,都要事先取得许可证。
这次的“禁止补课”是动真格的,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教改的决心很坚决,校外培训必须规范,1对1也不行!
在自己家开个小班课、在咖啡馆1对1辅导……更不行了!无办学许可,一旦发现,老师就会被立即带走立案调查。
以后,可能只有在一个户口本上,才能光明长大辅导孩子!
娃的补课怎么办当下普娃该何去何从
家长和孩子的学科培训需求,是叫停了学科培训,就可以消除的吗?补课压力,往往来源于择校的刚需。
所以,过去在补课这件事上,家长都非常舍得花钱。孩子成绩不好,补补课或许就能上来了;孩子成绩好的,想着万一不补课,被那些补课的孩子追上来了,该怎么办?
“不掏钱补课,孩子的成绩是会落下来的。”这种思维习惯是错误的!并且导致了教育内卷化。课外培训就像是一种“作弊”行为,教育需要公平,优质教育资源绝不能按钱分配,教育不能变成贵的才是好的。
尽管现在各种培训方式都被打压,依旧有大量家长无法消除他们的鸡娃焦虑,也没有办法舍弃对娃学科补习的需求,家长们对此忧心忡忡。
难道没了补习班,就没了普娃的未来?当然不是!
我们可以关注下,除了整顿补课外,“双减”相关的一系列措施,国家已经开始行动。▼
把学科教育回归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减轻家庭负担——7月13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秋季开学开始,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5+2”新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结束时间要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
文化课培训机构转向素质教育——在开展校外培训时,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按照非学科类进行管理,一些大型的文化课培训机构以素质类课程的培训为主开始转型。
优化职业教育——我们对职业要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不要认为从事体力劳动职业性的工作就是低人一等。今年在“双减”前,教育部就已经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及《关于开展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遴选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国家坚持把发展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
总结一下就是加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家长要转变家庭教育理念并尊重孩子成长规律,最后教育评价体系推进多元化改革,破除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学历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教授提出:
好的教育应该让每个人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自内心具有热情的事情,然后去实现它,走向自我实现,而不是把教育作为一块敲门砖、一个功利性的尤其是短期功
在未来,那种一天带娃跑七八个补课班的日程表,估计成为传说了。
来源/父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