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灯舞”是流传于江苏省江淮一带的民间传统“字舞”舞蹈,主要流传于新沂市唐店镇姚湖村、刘墩村和棋盘镇、新安镇等周边乡镇。它的形成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单从灯、字这种形式,就可以追溯到唐宋时代。
“字舞”在唐代高宗、武后时即有记载:宫廷中所作的《圣寿乐》是用140人表演,舞者戴金铜冠,穿五色衣,摆出“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岁、宝祚弥昌”十六字。唐代王建(约公元767一约830年)的宫词中,也提到了“太平万岁”的字舞, 直到宋代,还有“天下太平爨”以及“百花爨”的字舞与灯舞,后来灯舞经过一代接着一代的传承与演变,便出现了以持灯舞步摆出各种图案和字样的灯舞。有六形、花篮形等形式,摆出“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字样,“灯舞”与“字舞”便结合起来。“字舞”由宫廷或达官显贵的府邸中又回到了民间。
新沂的“七巧灯舞”源于清末。光绪廿四年,新沂唐店镇姚湖村的姚耿瑞因当地遭受灾害流落到南京、无锡、扬州一带,由于他从小就爱好民间文艺,总留心于街头巷尾表演的民间舞蹈,回乡后,他在一富户做管帐,闲时凭记忆把他最感兴趣的“七巧灯”进行加工整理,并根据当地民间小调编写了四十多段唱词,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新沂七巧灯舞”。该舞继承了我国字舞、灯舞的传统,但有创新。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七巧灯舞”在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是“灯舞”与“字舞”的合一。 “七巧灯舞”的唱词,是根据江淮一带的小调“杨十杯”、“十杯酒” (亦称凤阳花鼓)“花棍调”等,填上新词,配到舞蹈中去的。新沂七巧灯是以七巧彩灯摆字、状物进行舞蹈而得名。过去都穿插于乡会中演出。
新沂的乡会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先由狮子开场,然后七巧灯穿插在中间表演。基本动作有端灯步、慢走步与弓步端灯。舞者手持正方形、菱形、三角形的七巧灯,在锣鼓的伴奏下鱼贯入场,绕场一周后,锣鼓止,舞步放慢,唱《转堂》;唱完后,锣鼓又起,舞者再绕场一周,将灯摆成一个字或“石碑高”“四节塔”“七星剑”“五华顶”等图案并唱词;唱完,锣鼓又起。
这样,每绕台一周,便摆出一个字或一个图案,然后再变换队形,摆出第二个字或图案。摆出的字有“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等;图案有“一字金”“二字方”“三座山”“四节塔”“五华项”等。每段舞蹈,都要按绕场一唱转堂一锣鼓伴舞一摆字的顺序进行,摆出几个字或几种图案,就需要几次反复,直到该段舞蹈结束。
所摆的字,都是选极富概括性的成语或词组,如:“天下太平”“金木水火土”等。在“拆”与“摆”的过程中,再配以适合表达舞蹈内容的唱词,抒发吟咏和深化这些字词的分量和队形的变化,没有大幅度的跳跃性动作。由于台步、队形都要受灯和摆字的制约,因此持灯的舞者讲究动作的协调,保持头正、身直、步子动作稳健,富于节奏感。
新沂七巧灯的伴奏以打击乐器伴奏为主,主要有大锣、二锣、板鼓、 二胡、柳琴、阮、笛子、镗鼓、铙钹等。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它不同于其他民间舞蹈的活泼欢快,而是典雅、庄重。完全是农民自娱自乐型舞蹈,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舞者边舞边唱,表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主要价值
新沂七巧灯继承了我国字舞、灯舞的传统表演形式,在民舞中独树一帜,是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它是“灯舞”与“字舞”的有机合一,是民间传统舞蹈中的一朵奇葩。
新沂七巧灯唱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唱词涉及到社会历史知识、颂扬古人、赞美自然等多个内容,也引入了本地风土人情、名人轶事等,具有一定的文学研究价值。此外它是农民在旧历春节后的“香会”中演出的舞蹈,完全是群众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的一种舞蹈,体现了农民热爱牛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尤其是现代社会,往往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健身的一种娱乐方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新沂七巧灯于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 徐州非遗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