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1日电 近年来,公共场所发生猝死的事件屡见报端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会长李宗浩(赵鹏/人民网)
在为期两天的师资培训班上,学员们就《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CPR·D)理论知识与最新进展、技能要点、专业及公众培训实现路径、我国心肺复苏教学与培训体系等课程进行学习,并使用高质量心肺复苏模拟人(QCPR)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培训班为社会培养了首期第二批基于我国《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教育力量,并核发国家统一编号的“中国心肺复苏急救导师资格证书”。
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发生约1500例,每分钟发生约1例。在这些猝死案例中,60%以上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其中70%~80%发生在家庭环境中。
然而,由于缺乏标准、培训薄弱、管理欠完善和软硬件设施需要提升等原因,目前我国心脏猝死院外抢救面临两个“小于1%”的现状,即心脏猝死院外抢救成功率小于1%、公众心肺复苏培训率小于1%。
全国现场心肺复苏首期第二班师资培训班技能训练现场(主办方供图)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函发给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关于委托开展空中医疗急救及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函》(国卫医资源便函〔2018〕305号)文件精神,中国医学救援协会联合中华护理学会于2018年8月12日发布《现场心肺复苏和自动体外心脏除颤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团体标准推出后,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立即着手开始规划、实施面向全社会的推广与普及,及时启动全国心肺复苏师资培训。
毕业学员具有开展心肺复苏与心脏除颤培训工作的资格,将在中国医学救援协会的管理指导下,在全国范围推动CPR·D技术的科学普及工作。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将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合法、科学推广心肺复苏,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促进全民健康,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