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泛指人们的品行风格,其中且夹杂着自然界现象
前言:"清气"最早时候指的是自然界的境象,其发源于"文气论"。不少喜欢追古溯源的人经过认真比对,认为这一概念始于曹丕的《典论·论文》。曹丕篡汉后,在文化上也有所开拓,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文气说"理论,用所谓气的"清浊"去评判文之风格,因此这也有可能是是文学"风格论"的起源。再到后来,元朝的王冕创作了《墨梅》一诗,其中写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里以梅来喻人,这里梅花的清芬与人们品格的清高相互融合。这样一种语境下,"清气"这一概念就时常同人们的品格相联系,因此也就产生了"正气"的另一种表述方式。
《典论·论文》
中国古代向来"一字一义","清"与"气"原本的含义各自不同。这两字在什么时间开始并用呢?"清气"的定义又是什么?其含义和作用的范畴是否有演变?这些疑问有一部分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已有所解答,但还没有出现专门以"清气"为范畴内容。因此我们用"清气"作为概念去追寻春源流并欣赏其演变过程,以此来观赏这一概念的内涵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曹丕
一、先秦诸子百家时期理解的清气:泛指自然物理现象
最早在汉代前,主要包括先秦诸子著作等,"清"与"气"的含义各不相同,在儒家著作的"六经"里并没有将二者合用的例子。经查找发现,唯一将其合用的只在《梦辞·九歌·大司命》中出现过,里面写到"乘清气兮御阴阳"的语句,且有"惠气、盛气、炎气、正气、精气、正气、邪气、春气"等多种说法,这些词的意义指的都是"自然之气",完全不同于此后文学理论里的"清气"的概念。所以我们仍旧使用"二义"分别来欣赏先秦时期这两者在词义及内涵上产生的变化。
"清"在《尔雅》一书里,被用来释义的地方有四个,分别是:"挋、拭、刷,清也。""漠、察,清也。""秩秩,清也。""河水清且灡漪,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著作《尔雅》写成的时间说法各自不同,但最晚的也不晚于汉代。到它具有"无形"的含义时,从"具体"到"抽象"是有一个明确的演变过程的。
《尔雅》
事物的性质可以用"气"来表现。比如"郁"字,其意指的是茂盛,因此"茂盛"自然就是一种"气",也就是"性质"的含义。孔子的著作《易传》里,对此有描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理解成"性质"相近的事物能够互相吸引。而《庄子·杂篇》一篇中则写道:"阴阳者,气之大也。"这其中分明表述的"阳气"与"阴气",也是可以理解成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在《周易系辞上》一书中,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里的"精气"就是一种"性质",它组成了天地万物,把众多的"性质"汇聚于一起,于是组成了人们的"气质"。在这里,《庄子·知北游》里指的"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二者的含义是一样的。
形容美人的"清扬婉兮"与形容思想清明的"维清缉熙"很早以前就已经一起存在了,在《诗经》中对此有明确描写。打这以后,从先秦时起,人们就用"清"来论述文章,文章结构、逻辑与思想内涵由此变得"清彻"而完备起来。东汉时期许慎创作的《说文解字》中说:"清,朖也。澂水之貌。从水青声",从中可以看出文中"清洁、干净"的意思其实是受到水的清洁而启发得来的。后来"清"延展到了其它领域,其中较早时用以形容气的"清",这就是"清气"的来源了。
孔子在《易传》中写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说,"性质"相近的事物能互相吸引。对此,《庄子·杂篇》也说过:"阴阳者,气之大也。"这里的"阳气"与"阴气"也是两种相反的事物。《周易系辞上》中对此亦有过表述,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里所谓的"精气"指是就是各种"性质",它们组成了天地万物。对于人来说,指的其实就是人的"气质"。
到了此时,"气"这一概念开始用来定义人们的"气质",而且"气"同"言"逐步具备了关联性。这种关联性表现在:自然之气----万物的"性质"----人的"气质"。到了孟子时期,"气"从可以被人们触摸到的有形之物,逐渐演变得抽象,其所具备的内涵也就更加地丰富了。
二、自西汉到晋代的理解为划分为:"清气为精"与"文以气主"
人类到了西汉时期,"清气"开始被组成成一词,并同"人的活动"相关联起来,董仲舒所著的《春秋繁露·王道通三》里,对此有了描述"人主立于生杀之位,与天共持变化之势,物莫不应天化。天地之化如四时,所好之风出,则为暖气,而有生于俗;所恶之风出,则为清气,而有杀于俗。"他在书中讲述的"清气"仍旧是自然之气,指的是同"暖气"相对应的"凉气"。
到了后来,董子创作了"天人感应"学说,在此之下,把它用来比喻"人主"之"所好或所恶之风",这里所指的"风气"并不仅意指自然界的"天气",更多的是形容"人主"影响下的社会风气,也就是所谓"俗"。更重要的是,董子在其思想中,对"气"的概念做出了进一步地阐释。"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这是从更深的高度上去表述人的"气质"。当然其中也就变化,其变化表现在《周易》的"精气为物"及《管子·内业》"精也者,气之精者也。"
《春秋繁露》
到了东汉时期,在概念上,"气"比之前明显地"流行"了起来。对此王充的《论衡》里提到"气一元论",他认为气组成了天地万物,在目的性、意志性及善恶性上,气都不涉及其中。但是气是不可被改变的,因为它是天赋予万物的。《气寿篇》中讲述到了"气"与人的健康及寿命是相关联的,表述如下:"人之禀气,或充实而坚强,或虚劣而软弱。充实坚强,其年寿;虚劣软弱,失弃其身。"此处"气"意思上则与前面所述的"体质"大体相当,但主要指的是人体的性质。
在分析者看来,曹丕是最早把"气"的概念运用于文学理论的人。他著作的《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时,天把气授予人,人又把气用在文章的创作上。曹丕深明气的含义,因此他在孟子"知言"之上,增加了"知文"。从此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事物,气指的是"性质",而对于人的个体,指的则是"气质"。那么在在文化上,由"气"也就形成了作者创作上的"风格"。创作风格会跟随着作者"气禀"的清浊程度不同,而产生千差万别的变化。
陆机的《文赋》
到了晋代,陆机创作的《文赋》在这一方面上有标志性的变化。虽然时间上相关不远,但陆机好象并没有受到西汉以来"气"论的影响,他对曹丕"文气论"也不感冒,他把心神用来分析文章的构思、布局及辞藻。在清气方面,他更喜欢关注的是"清",而不是"气"。在他的努力下,产生出不少与"清"相关联的词,比如"诵先人之清芬""箴顿挫而清壮""藻思绮合,清丽千眠""含清唱而靡应""清虚以婉约""同朱弦之清汜""或沿浊而更清"。有点不同的是,他把"清"更多地用于形容文体、文辞上。当然总体上仍旧是从以前人那里发展而来的。
三、南朝时期著作《文心雕龙》记录的气,具备"一体三象",并形成"文气论"
时间来到了南朝时期,作家及评论家刘勰创作出《文心雕龙》,并在其中全面论述了"气"与"文"之间的关系。"气"论本来是哲学思想,刘勰创造性地把它扩展到文学领域。其创作的《养气篇》在一开始就对此说明:"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己而作,岂虚造哉!",这里明确指出"文气"论来源于王充。二人的文气也有所不同,其中的王充的"气"来源于"天",这一点无法改变,有宿命论的看法。但刘勰与此不同,他的"气"属于动态的,在先天禀赋上是不同的,而且随着人的年龄或境遇的不同,也会发生随时改变,因此,"气"需要"养"。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把"气"的概念从"物质"向"精神"进行了转化。这里应当理解到,此地的精神并不是批"绝对理念",而是一种从物质到精神组合起来的一个完整的"整体"。对于创作者来说,"气"既是其内心的存在,亦是其显化出"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
在《文心雕龙》一书里,总共出现八十余处"气"字,与之组成词的有"辞气、志气、血气、气力、养气、声气、才气、体气、秀气、异气、韵气等等。对于这些组词,有人把它概括为气的"一体三象"。所谓的一体三象,分别指的是"具体可观、可感的物理之气""无形无象的形上之气"、"直接与文学艺术实践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之气"。历史到了《文心雕龙》后,气所具备的的三种"象"也就都完全演化了。从那时起,气作为一种概念,被后来的创作者们大量而广泛地引进文学理论领域,比如钟嵘创作的《诗品》,一开始就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对于其在哲学上的内涵,"清气"在所有的"气"里,是最纯净而最无私;对于"文气",它不仅代表文学创作立意的纯洁与清正,同时也代表其文章形式上的简洁与精炼。
刘勰创作《文心雕龙》
四、唐代到明朝的"清气",指"一体三象"和超然地位
到了唐朝时期,"清气"的概念得到了扩展,既有复义合用之义,又在延续"清气为精"认知的同时,发展到"夫天之清气为人,而人之清气为智"(清董《全唐文》)的境界。早先,气的含义具有清浊但物不齐意指,这一涵义到了朝代就被改变了。"清气"是天地的精华,所以赋予人们。而浊气则降格成了"人气",这样一来,"清气"演变成人的智慧。在《全唐诗》里,有三十个地方描写到"清气",从中我们发现诗作里的"清气"已经超越了自然界的"清气",这充分表达出诗人心里所要阐述的哲理。对于人格意义,甚至是文学创作风格,这就是明确的"清气"了。
《全唐文》
时间发展到宋朝后,出了位大文,就是朱熹了。他继承了周敦颐的"阴阳五行"宇宙论学说,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融合了前人各儒家思想,升华了"气""性""命"等概念,创造出完备的"理学"系统。对此,他著作了《朱子语类》并加以阐述,对"清气"作出新的解释:"问:五行之生,各一其性。五性感动而善恶分。此'性'字是兼气禀言之否?"答道:"性离气禀不得。有气禀,性方存在里面;无气禀,性便无所寄撘了。禀得气清者,性便在清气之中,这清气不隔蔽那善;禀得气浊者,性在浊气之中,为浊气所蔽。'五行之生,各一其性',这又随物各具去了。"
始于董仲舒的"气禀说",被朱熹极大地完善,从此发展成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气"是这一体系里的"重中之重",是"天人交感"的核心关节。针对"天"之"清气、浊气",朱熹进行了分解,从中分解出对于人起到的不同作用。这样就可以用来解释有的人为何没有"智",而有的人又为何"智"慧超群。那么,"清气"发展到这里,已不仅具备人"气质",而是向上有了升华,升格到人气质里那"真、善、美"的最好的性质了。
宋朝的朱熹 . 像
五、清代时期,"清气"概念恢复到古代的理解
在物理层面上,戴震与朱熹所认同的气并没有什么差别,然而对于"气"作用在人的"性、情、欲"等方面上,戴震则又重新理解到孟子的养气说里了。因此,有人称他:"戴震的哲学理论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气的哲学这一点。而他就是这种气的哲学的集大成者"。戴震创造性地提出新的方向,即"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这里的他之所以表示"反者道之动",原因也许在于宋明之后,人们在"气"的概念分歧过大,特别是对于"乾坤清气"的说法,已经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气"的本意,走向非"气"类的纯精神道路上。这一点上,清代学者开始对其加以反思。此外,由于清代时其考据学变成主流,那么义理之学就就不那么受到重视了。
戴东对于"气"的看法,回到了认同先秦时期孟子对"气"的理解上。这种回归,对清代的"清气"应用及传播造成很大影响。因此,清朝时期文论的分化力度更大,当然对文论的理解也更加深入。此时,"清"和"气"又一次出现了义理上的分离,"清气"就不象宋明时期那样继续具备独特、超然的含义了。
对于"清气",文史学家章学诚在他的文章中写道:"文律不外'清''真'二字"(《与邵二云》),周振甫先生则认为"真"的含义是文章内容在学理上的单纯性,而"清"是文章在体裁及文辞上的应纯性。这样一来,这两位文人把宋明以来关于"清气"的含义拆分两层意思,即"真"与"清"。从此以后,在文学评论上,"清气论"所占的地位就逐渐衰退了下来。
文史学家章学诚
结语:对于"清气",梁启超在其创作的《清代学术概论》里表达了他的观点:"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浸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凡'时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也。"
要好好把握学术思想本质内容、流变和真实价值的方法,需要从学术思潮入手。虽然"清气"仅是"气"范畴下的一支分流,但是依据历史的脉络,人们也能发现它沉浮而又分合的规律。三千多年来,在气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演变:"清"与"气"合义成一,"气"自物理到精神的演变,由自然之气到能产生"天人交感"的"乾坤清气",最终回到了原点,即"清气"的本意。理解相关的推源关系,有助于人们真正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清""气"与"清气",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
管锡华,译注.尔雅
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
徐复观.陆机文赋疏释
刘勰.文心雕龙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
夏静.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文学观念
(日)小野泽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气的思想——中国自然观与人的观念的发展
周振甫.周振甫讲古代文论
上一篇:广东深圳市简介
下一篇:深圳空姐:没有高薪,只有高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