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
宝安建立了督导评估工作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
学习型社区创建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渗入了宝安人生活和工作中。 |
11月24日,宝安区航城街道草围社区顺利通过了“深圳市学习型社区”督导评估。这标志着,宝安区124个社区全部通过创建验收,宝安实现了“深圳市学习型社区”100%全覆盖。这是继今年7月实现“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100%全覆盖后又一个新成果。
罗马并非一日筑就。这个“100%”的取得,是宝安坚持不懈推进居民素质提升和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结下的累累硕果。
宝安是首批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001年)和首批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2008年),也是深圳市最早提出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行政区。2004年,宝安区委、区政府就出台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
为了科学、系统、有效地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结合区情实际,宝安提出了“以督导评估推进宝安社区教育现代化”的学习型社区创建路径,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原则,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不断走向深化。
通过常抓不懈的学习型社区创建,宝安的社区教育水平和居民素质水平大幅提升,培育出了“一社区一品牌”、甚至是“一社区多品牌”的教育本土文化特色,在全区形成了“时时能学、处处能学、人人可学”的浓厚氛围,为城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有力助推了“湾区核心,智创高地,共享家园”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
撰文:崔洁 邓小瑜
受访单位供图
1 背景
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使居民素质与城区发展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大力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就是学习型社区。宝安大力建设学习型社区,既是顺应时代大潮,也是深圳市、宝安区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3年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当时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进程的决定。2004年底全面完成城市化转制工作,所有的镇改为街道、村改为社区、农民转为城市居民,宝安因此成为“村改居”社区最多、最具典型性的区域。彼时,大批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亟须转变;另一方面,宝安加工制造业迅猛发展,每年数以十万级的劳务工涌入宝安,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提升综合素质。
双重需求之下,宝安区委、区政府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学习型社区建设。自那时候开始,宝安的社区教育开始起步,宝安的各社区纷纷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打造社区教育品牌的探索。
2007年,随着3年过渡期结束,宝安区委区政府意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已成为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当时的居民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宝安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需要。全面提升宝安市民综合素质,既是宝安区面临的紧迫任务,又关系到宝安的长远发展。
在此思想指导下,2007年,宝安区委、区政府再次出台《关于全面实施素质工作的意见》(深宝发【2007】1号),并成立“深圳市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后改名为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城市学院),以下均以此名称为准),加挂“深圳市宝安区素质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重点面向户籍居民、社区干部、劳务工、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经营管理者等不同群体开展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法律知识、职业能力、现代文明素养等教育培训。之后,宝安区建立了素质工程领导小组会议、责任考核等一系列实施素质工程的规范性制度,形成了联席会议、“七类人员”牵头会议及各部门间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了各部门的业务联席和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工作畅通高效。
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城市学院)的成立和素质工程的实施,吹响了宝安“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区”的号角,也为学习型社区创建进一步理顺了体制机制,开始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驶上快车道。
2 路径
以督导评估为抓手,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持续深入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大势所趋。作为社会的细胞,学习型社区创建要从何处入手,才能既符合宝安区的需求,又能确保持续推动下去?
经过慎重的思考和缜密的调研,宝安区确定了“以督导评估推进学习型社区创建”的总体思路。
宝安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人口结构以外来常住人口为主,同时,宝安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城市布局、生存环境、人际关系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终身教育是提升人口素质、化解纠纷矛盾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发挥督导评估的杠杆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区在终身教育中的主力作用,最大限度整合基层终身教育资源,推动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在上述思路指导下,宝安成为了国内县区层面率先开展社区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地区之一。
从2006年开始,宝安区每年组织一届“特色社区教育站”创建评估活动,2011年,为推进社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又在“特色社区教育站”的基础上,推出了“现代化示范社区教育站”创建评估活动。2012年,深圳市开始推广宝安做法,在全市启动“深圳市学习型社区”督导评估工作。
2015年,结合社区实际,原“宝安区特色社区教育站”和“宝安区现代化示范社区教育站”创建评估项目被改革整合为“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创建评估项目。2020年7月,宝安124个社区已实现“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100%全覆盖。
3 创新
设计督导评估工作体系,建立正向激励长效机制
为了将“以督导评估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落到实处,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城市学院)和宝安区教育督导室牵头,印发了《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创建评估实施意见》和《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从指标体系、评估流程、评估绩效、长效机制等多方入手,创新性地建立起了督导评估工作的体系和流程。
立足实际,深入调研,设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让学习型创建工作可视化、可量化的核心工具。宝安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把工作分解为组织管理、保障条件、教育活动及成效、特色创新等四大方面,以下又梳理细分出12个方面24个小项,涵盖了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学习宣传、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分类教育、主题活动等多个方面,每个小项设定分数,满分100分,总得分达85分及以上分数,即视为通过“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评估。
着眼公正,力求客观,周密设计创建和评估流程。为了让学习型社区创建督导评估更加公平、公正、客观、有效,宝安设计了周密的创建和评估流程。如《宝安区学习型示范社区创建评估实施意见》就明确指出,区职业训练中心(城市学院)负责全区“学习型示范社区”创建的统筹工作,创建工作程序包括“申报创建计划—制定创建方案—开展动员培训—做好组织实施”;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负责全区“学习型示范社区”督导评估工作,评估程序包括“通知—社区自评—申报—专访—评估—表彰—复评”等。
以结果为导向,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创建学习型社区过程中,通过督导评估,宝安不断地发现问题,同时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如在申请阶段,要求申报社区依据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落实初步整改;在专访阶段,有针对性地向社区提出整改意见;在评估和复评阶段,重在总结经验,提出后续发展建议。督导评估组在形成正式的督导评估报告后,除了向申报社区反馈外,还反馈给社区所在的街道办、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居委会等相关各方,通过多重“把关”,既可以帮助社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能给予其实质性的指导和帮助。
与此同时,宝安还建立了督导评估结果与社区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每年下拨社区教育专项奖励经费,对评上“宝安区学习示范型社区”和“深圳市学习型社区”的社区进行专项奖励,实现了宝安社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得益于此机制,宝安参评的社区质量逐年提升,督导评估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
完整、系统、有效的机制也获得了参评社区的一致好评。福海街道稔田社区书记张国洪表示,清晰的创建工作制度和流程,让区、街道、创建社区的职责分工有了明确的界定,从而形成了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整体发展、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该体系也成为深圳学习型社区评估指标体系参考的蓝本之一。
4 成效
构建社区教育新模式,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在学习型社区创建和督导评估工作体系的推动和带动下,宝安逐步构建起了“区里搭台,社区主导”的社区教育新模式:在宝安区职业训练中心(城市学院)、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指导下,创建工作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都是由社区自行开展,区和街道派出专职队伍协助社区开展工作,同时给予政策支持。此举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区和居民的积极性,社区主动因地施策、整合资源,纷纷踊跃加入创建学习型社区的队伍中来。
创建学习型社区成为了宝安各社区的自发之举,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也如百花齐放。学历补偿、人文艺术、科学技术、幼儿教育、养老保健、生活休闲、职业技能等各类社区教育活动遍地开花,社区教育形成了“一社区一特色”,甚至“一社区多特色”。
新安街道海富社区倡导居民多读书、读好书,举办了读书月活动,建立了共享书吧;西乡街道龙腾社区在曾经杂草丛生的卫生死角立起了12本立体书,过往无人问津之地已然成为“学习园地”;福永街道怀德社区组织中小学生与贫困山区孩子开展“手拉手”活动,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品质;松岗街道东方社区建起了老年人文化活动基地、留守儿童活动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建立了完整的社区教育体系;沙井街道沙三社区紧跟“互联网+”潮流,搭建了网上学习平台,还通过微博、微信、微信公众号、QQ群等发布消息,让更多的居民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更为重要的是,宝安持续多年的学习型社区创建,也把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传播进了每一个社区,使社区内各群体高度参与、高度融合,成为宝安推进社区和谐,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的强大助力。
航城街道后瑞社区设立了社区图书馆,居民有空就去看书交流,社区氛围越来越好了;福海街道稔田社区推动人文公共教育,开展了“劝善劝学劝业”“尊老敬贤爱幼”等活动,印发了《家风家训》《弟子规》《孝经》等书籍送给居民,营造社群和谐、民德归厚的良好氛围;新桥街道黄埔社区积极发挥社区教育优势,关键时刻发动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共同投入,并肩作战;燕罗街道山门社区为了让劳务工融入城市、融入社区,经常把各类学习、活动送进工厂和企业,外来人员对社区的认同感也大幅提升;石岩街道塘头社区通过创建学习型社区,居民素质和社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邻里感情得到提升,居民还主动做义工……
宝安以督导评估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的独特模式和路径也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原常务副会长谢国东表示,宝安“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的学习型社区创建模式思路创新,成效明显,扎实有效,充分体现了先行作用和示范作用。
■链接
全民学习蔚然成风
共建美好“共享家园”
走进宝安124个社区,处处都能看到“学习”的影子,文化长廊、社区书吧、活动基地、国学课堂……这些都是宝安15年来不懈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的直观体现,也在今时今日成为宝安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建设“共享家园”的重要基石和阵地。
持续15年的学习型社区创建,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深深渗入了宝安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日复一日的熏陶之下,宝安居民的素质提升了,学习热情提高了,家庭、社区、社会更加和谐了。
沙井街道以外来人口为主,许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陪伴孩子学习。看到这个现状,沙井居民曾柳英在衙边社区开起了“少儿国学班”,每周会聘请专业老师进行讲学,时常还会举行国学诵读会、分享会,附近许多家长和孩子慕名而去,一学就是数年。
事实证明,少儿国学班真的改变了一些孩子和家庭的命运。衙边社区有一位居民,社会习气重,常常和朋友吃喝玩赌,夜不归宿,儿子也非常调皮。曾柳英把父子俩介绍到少儿国学班学习后,两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父亲慢慢改变了不好的习气,儿子则更加沉稳了,懂得尊师重教和孝顺父母,有了是非观,几年后顺利考上了大学。
回忆起这段历程,这位居民都会非常激动,“社区学习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我们一定会坚持终身学习,并且把学习的理念传播给更多人。”
除了家庭和个体之外,学习也为社区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福海街道大洋社区内集合了央企、外企、民企、居民小区、商铺等多种元素,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小区。在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过程中,社区组建了居民议事会、居民自律互助管理会、园区协商共治委员会、园区共商委员会等多个社区级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在解决劳资纠纷、组织居民活动等社区事务中,几个社区社会组织发挥了桥梁作用。如社区作为政府代表方,对业主层的合理要求给予支持,对不合理的诉求则拒绝接受;社会组织则各自承担不同的职责,小区里家长里短的事,按乡规民约商量着办;企业的事由于有法律约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最终有效促进了多种社区主体共融发展。
从家庭到小区,从小区到社区,从社区到城区,宝安正因学习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监事长时勘认为,在宝安,学习是一次“社会总动员”。“从政府到社会,从集体到个人。虽然渠道不同,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提升素质,共同助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