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城发50多亿元消费券,直接发钱不好吗?
近日,各大城市为了促消费,纷纷放出了大招——发放消费券。 3月,杭州向全体在杭人员发放16.8亿元消费券,南京向市民发放3.18亿元消费券,嘉兴跟进2亿元消费券。 4月,郑州向社会发放4亿元消费券。 在广东,深圳、佛山、珠海、江门相继跟进发券。 短短一个多月,全国17个省份30多个城市公布将向市民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金额超过50亿元,后续加入者络绎不绝。 网友们嘴上调侃公司年会历来手气差,但双手已经诚实地或预约、或摇号申领消费券了。毕竟形式太丰富,不仅有咖啡券、购物券、美食券,还有酒店券、图书券,甚至有汽车券等。 看着滚滚钱浪,很多人都会不禁在想四个问题, 消费券该不会是噱头吧,想买车买房咋办,为什么杭州作业做得这么狠,直接发钱不是更好吗?
消费券该不会是噱头吧?从必要性看,不是噱头,而且着急。今年1-2月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增速同比回落28.7个百分点。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广东消费占全国比重超过10%,我们不得不频频关注。 消费券正是经济不景气时,政府通过财政给市民发放的现金券/代金券。市民凭此购物,可抵扣相应金额。由此与其他政策协力刺激消费热情,进而带动商家销售和工厂生产复苏,短期内拉动经济走出低谷。
3月28日,中山市沙溪镇党委书记文卫戈(左)客串主播,在直播平台推介该镇的休闲服装。 各城市3月至今发的消费券,多用于商场、超市、餐馆等场所。市民消费就送“满减”,商家也适时给折扣。 在首个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南京,有位市民去江苏酒家吃饭,结账152元。使用“满150减100”消费券后,仅52元需自掏腰包,相当于打了三折。 网友笑说:“吃穿用度这样的日常消费品得到了补贴,生活成本不止自己扛了。” 消费券一般通过手机等电子方式发放。大家确实反应激烈。例如深圳福田区公布3000万元消费券细则后,4月2日11时在“春到福田”微信小程序启动预约。 仅10分钟,有近20万用户报名!当日约12万人领到第一批消费券。
但等一等! 上面说过,消费券的目的是撬动更多消费。我国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曾出现过一轮消费券热潮。后来统计发现,普通收入上班族用消费券买入日用品后,原本用于消费的资金往往会存起来,政策刺激效果打了折扣。 而且这次针对困难人群,已有定向的补助类消费券。 那么,消费券调动起市民的热情后,还有什么后招吗? 更想买车买房咋办?相比去商场和超市消费打折,买车买房打折似乎更有吸引力。 不少观点认为,中高收入群体更容易受消费券刺激,购买原本不打算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给汽车、高端家电、5G手机等耐用商品安排消费券,吸引中高消费群体提前或新增消费,才能撬动更多的新增消费,用于当前的短期刺激。 因此,不少城市采取多轮形式发消费券。第二轮发券,会聚焦相对高端的消费行为。 近日嘉兴推出的2亿元消费券中,就包括4000万元的汽车消费券,可在各大4S店通用。
虽然我国2009年发放消费券时,曾有过购房券,但这一次尚未发现哪个城市为买房发券打折。 稍显“悲剧”的是,近期统计发现,当前中高收入群体对消费券积极性有限。房地产和机动车限购是最大痛点。 而且有人担心消费券的跨期替代效应。因为针对上述耐用商品的消费券,提前预支未来消费,却未增加总需求。或是出于对寅吃卯粮的顾虑,此类消费券规模并不大。 南报君认为,其实稳住才能有后招,消费券等只是短期刺激政策。未来,随着其他中长期政策作用的发挥及经济形势的好转,更多的经济发展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虽然消费券暂时未能在上述领域大干一场,其他促销费措施已在发力。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发文,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等。 松绑是最有效的刺激,各地陆续出台配套措施。 广东省商务厅透露,今年将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广州市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每车奖励1万元补贴。在佛山购买“国六”标准新车,补贴甚至可高达5000元。 为什么杭州作业做得这么狠?17省份30多个市的50多亿元消费券中,杭州发了16.8亿元,占全国三分之一。 大家一起做作业,杭州干吗这么狠? 原来,2009年的消费券热潮中,杭州获益巨大。 据研究者统计,杭州当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发放9.1亿元消费券,带动人均消费增长500元,相关要素拉动工业产值增长市场持续8个月之久,总计455亿元。当年成果最突出的消费券是旅游消费券。杭州曾创造过财政补贴1元旅游消费券,撬动57.8元消费的“奇迹”。 回看2020年各地的消费券政策,中泰证券李迅雷团队估算,消费券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杠杆效应约为15倍,拉高幅度平均约10个百分点。 政府补贴1元钱,撬动社会消费15元。企业期盼的“报复性消费”是不是来了?首先,财政不会大水漫灌。比如杭州总额16.8亿元消费券中,政府配套5亿元,商家匹配优惠额度11.8亿元。其次,30多个城市不论哪种形式的消费券,几乎均采用钱券相配的使用方式,市民是消费的主体。不论“报复性消费”来没来,还是一直来,餐饮、零售企业的恢复期远未结束。广东八合里海记火锅店老板林海平“卖房发工资”的呼声言犹在耳,不少商家现在不仅匹配优惠,甚至推出自己的消费券,着急之情溢于言表。
直接发钱不是更好吗?很多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不直接发钱呢? 眼下,老外促消费可直接得多。 美国直接给单身成年人每人1200美元(约合人民币7117元),英国为失业者支付80%薪酬,德国也公布总预算为500亿欧元的发钱计划……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德勇认为,中国民众有储蓄的习惯,发放现金,很可能不用于当期消费而是存起来,或流向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非消费领域,难达到拉动消费的目的。毕竟10年前中国储蓄率是50%,如今仍达45%,依旧是全球最高水平。 欧美国家高消费、高负债的特点与我国刚好相反,美联储调查发现,美国40%的家庭拿不出400美元的应急费用。 可见,两种策略是由各自实际情况决定的。消费券的限期性、专用性、特定性,使之拉动我国消费可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既然这样,那请直说吧,今年什么消费券好处最多?截至目前,各省市最引人瞩目促销费举措之一,仍然是旅游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32个省市推出了旅游类消费券。 广东、辽宁、福建、河北、贵州、浙江等10余个省份甚至“左右开弓”,在大发旅游消费券之际,纷纷出台意见鼓励周末实行2.5天休假,提振旅游消费。江西省成为全国首个规定在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的省份。 为何旅游消费券这么生猛?旅游业作为综合性行业,能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购物、景区等多方面复苏,旅游消费券乘数效应和对整个链条的连锁反应均非常突出。 虽然今年旅游消费券的效果还有待观察,但可以预计,“大旅游类”消费券有望成为本轮刺激消费举措的一大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