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念兹在兹;民生冷暖,殷殷关切。
2017年6月23日,习主席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
拔穷根、改穷相、换穷貌,扶贫是一场来不得半点含糊的硬仗。然而,穷根不单在口袋更在脑袋,拔不掉思想上的穷根,就树不起致富奔小康的自信,即使一时脱了贫,还随时可能返贫。正如习主席所强调:“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贫困群众是甘于贫困吗?为何缺少内生动力?如何激发内生动力?基层做了哪些有益探索?在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记者随国务院扶贫办“内生动力与脱贫攻坚”主题采访组,深入湖南、江西两省扶贫一线进行了调研采访。
江西省丰城市洛市镇依托民俗文化,将保留完好的土屋改造成为特色民居建筑,并结合生姜等土特产打造农家乐度假村,带动贫困户脱贫。这是游客在该镇游览。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内生动力:贫困地区脱贫最强动能
——湘赣两地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观察与思考
■解放军报记者 侯 磊 中国国防报记者 许 江
贫困群众甘于贫困吗?
内生动力不足成头疼事,干部也有责任
现年46岁的肖友华,是湖南省祁阳县茅竹镇三家村村民。曾经,村干部提起他的名字就头疼——因家境贫困,从小没读过几天书的肖友华生活得过且过、无所事事。
“在扶贫一线,我遇到像肖友华这样的情况还不少。”湖南省永州市扶贫办副主任蒋博生无奈地说,如果是村里基础设施不好,我们可以争取扶贫资金帮助完善;如果没有相关产业,我们可以帮助联系发展项目。然而,内在因素是根本的,脱贫终究要靠群众自身努力。
无独有偶。记者也听一位同事聊到类似事情:村里安排一名群众为合作社放羊,月工资2000元。这位群众嫌放羊太脏太累,以“合作社不允许请假”为由辞了工作。后来,村里又安排他到一家工地上拉砖砌墙,他还是不满意,理由是:自己年纪大了,不能受累。
“怕列入脱贫名单后政府扶持减少”“有儿有女不如有政府的保障卡”“不脱贫就有人来慰问”……在湖南江华、醴陵和江西兴国、于都等地,记者也听到一些村民的类似说法。对此,很多干部坦言,少数群众缺乏自我脱贫的决心和行动,让他们很困惑。显然,内生动力不足已成基层干部“头疼之事”。
为什么内生动力不足?群众真的甘于贫困吗?围绕这类问题,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做过专门调研。他分析说,有的群众受传统思想影响安于现状,担心参与脱贫产业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积极性不高;也有的群众因信心不足产生“等等看”的观望心理,观望国家政策是否能落实、是否能带来实惠;还有的群众心里想着脱贫致富,但因缺本钱、没门路、不懂技术,自我认定脱贫无望而放弃,等等。
“当然,不能把责任全推给群众,个别地方扶贫举措、工作方法等也存在不足。”周新辉说,基层干部为群众脱贫做了很大努力,但也有少数干部存在扶贫走过场的问题。他认为,帮扶的过程太虚,会直接挫伤群众脱贫积极性。
内生动力从哪里来?
既要解“思想扣子”,也要找致富路子
“一个人只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就能向脱贫目标一步步迈进。”如今,在各级干部教育和帮扶下,重拾信心并掌握种养殖技术的肖友华,在承包的40多亩山地上种上了大片西瓜,还养了600多只土鸡,年收入4万多元,已实现稳定脱贫。
听了记者讲述肖友华的故事,赣州军分区政治工作处干事李超也分享了自己的“扶贫遭遇”——
3年前,为帮助兴国县长冈乡群众脱贫,他们引进了光伏发电项目。结果,群众参与积极性却不高。原因是,很多人觉得“把手头的钱投到一个没有着落的项目上,心里不踏实”。为此,他们不得不走村串巷做宣传解释工作,并协调银行为群众办理免息小额贷款。即便如此,依然有个别群众因担心信贷风险而放弃。项目搞起来后,很多群众坐在家里就能拿分红,曾经不愿参与的群众也主动找了过来。
“事实说明,调动群众积极性既要解‘思想扣子’,也要找致富路子。”李超打了个比喻说,思想问题好比一条铁链,若想让群众产生冲破铁链的冲动,关键要有致富门路,并让他们尝到脱贫甜头。
“养殖鸽子让我建了新房、买了车,过上了新生活。”致富之星郭师傅,多次在村里扶贫讲堂上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在湖南祁阳,很多村里都有这样的讲堂,每月一次的“脱贫故事会”是一个特色内容。
以群体压力激发内生动力,这是祁阳的做法。这几年,该县在扶贫中倡导“工作村为主”,以基层党支部为主导开展致富之星、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并定期举办“脱贫故事会”,让先进分子上台分享致富经验。
“一个个故事,记录着村民的奋斗足迹,也传递着脱贫的骄傲和信心。”63岁的老兵肖学年,在家做花卉生意。他说,身边的榜样不但让村民信服,而且利于形成竞比氛围,以大伙的群体压力促动贫困群众干起来。
脱贫之后往哪里走?
扶技与扶业双管齐下,助群众持续脱贫
“到基地干活一天工钱70元,补贴家用没问题。”言谈中可以看出,72岁的周玉妹对家门口的这个工作很满意。在湖南省江华县白芒营镇,很多缺少收入来源的留守老人跟她一样,得空都到果品生产基地干活。
2016年,当地引进广西一家公司建起万亩果品生产基地。起初,该公司从农民手中流转6000多亩土地,种植上了柑橘。去年,共发放流转土地租金120万元,吸纳418名人员在基地务工,其中贫困人口108名。未来,该基地将打造成综合产业园,每年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和1.5万个临时用工。
脱贫攻坚,产业是支撑。记者调研发现,为帮群众实现可持续脱贫,很多地方都把引进项目、兴办产业作为第一选择。比如,为拓宽群众致富门路,瑞金市凤岗村成立了“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靠“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确保产品销路无忧,通过“借鸭生蛋”助群众增收;赣州军分区专门为兴国县长冈乡协调引进了长毛兔养殖产业,这几天相关企业已与当地签下合作协议。
“脱贫需要产业支撑,而对于群众来说,还需要自身过硬、有真本领。”江华县白芒营镇骥马塘村村民黄明德是位退伍军人,2015年,他和战友一起流转800亩土地搞起了水果种植,带动百余人就业。他说,发展产业对于解决群众收入问题确实起到积极作用,但要持续脱贫甚至实现致富梦,还得让群众掌握实用技术,使其强大起来才是最根本的。
其实,很多地方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在湖南醴陵,当地政府在醴陵市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自强班”,专门招收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教学陶瓷设计、电子商务、种养殖技术等实用课程。
“孩子是家长的未来!”该校副校长王茹辉说,将扶贫和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不但让贫困家庭孩子掌握了致富本领、解决出路问题,还让其父母看到希望、提振脱贫信心,可谓一举两得!
6月18日,武警合肥支队八中队司务长胡布文(右二)跟战友一起,到巢湖市坝镇姥山村看望帮扶对子洪大妈,并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徐 伟摄
为了乡亲的微笑
——一位对口帮扶干部的乡村调研记
■王士刚 刘国利
天色渐暗,高温依旧。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夏庄村几位村民,坐在大槐树底下乘凉聊天。不远处,炊烟缭绕,不时传来几声犬吠。
随着一阵汽车笛声,一位身穿橄榄绿的军官走了过来。来人是漯河军分区政委、对口帮扶干部张宏进——作为夏庄村扶贫联系人,他又趁周末来村里“走亲戚”了。
“今年雨水均匀,麦子亩产能达800多斤吧。”走到槐树底下,张宏进顺势坐下与村民攀谈起来。
“老夏,你家的菜园子收成咋样?”“李师傅,你的生意还顺利吧?”“小伙子,流转到手的土地想种些啥?”……
一问一答,气氛很快变得热闹起来。听着大伙的诉说,张宏进借着灯光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说话间,已近傍晚。跟村民一一道别后,他和驾驶员小卢来到了20多公里外的镇子上。
第二天一早,他们来到繁城镇敬老院。刚一进门,一位穿着旧军装的老人引起了张宏进的注意。经询问得知,这位名叫巩祥昆的老人是一位老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多次立下战功,后因战伤被评为一级伤残。
怀着对英雄的崇敬,张宏进来不及找把椅子,就势蹲下来与老人聊了起来。
“您是战斗英雄,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尽管提出来……”
“这里的工作人员把我照顾得很好,我也没啥要求和困难。敬老院里的一些设施有些陈旧了,有的也坏掉了,您看能不能帮助完善一下?”
烈日高悬,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一边聊天,张宏进一边把老人的话记录在本子上。他对老人说,回单位一上班就研究解决措施,争取下周把工作落实到位,了结老人的心愿。
简单的午饭后,他们又来到尼庄村,碰巧赶上村委会的几名同志在开会研究脱贫问题。听了大家的讨论后,张宏进翻开笔记本,结合自己的调研情况谈了几点看法。他认为,助力贫困群众脱贫摘帽,他们至少可打“三张牌”:一是三国文化牌,利用好受禅碑、受禅台等三国文化遗迹,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之路;二是颍河生态牌,借力颍河两岸环境优势,在保护基础上发展休闲农庄等绿色产业;三是清真食品牌,依托当地回族群众聚居的特点,做大清真食品产业,通过加工农副产品助农增收,同时帮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话音刚落,掌声响起。
“实在的建议源自扎实的调研。”尼庄村村主任刘光华感慨地说,张宏进得空就到村里转、田间地头看,跟村民拉家常,为群众找门路,真是一片真情为乡亲啊!
“贫困只是暂时的,相信乡亲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走出会议室,张宏进在路边找块石头坐下来,整理起自己的笔记:很多村民种植了烟叶,但因不懂种烟技术难以增产,下周联系漯河技校专家给村民授课;村里的两座桥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尽快协调交通部门加固修缮;村民种植的葡萄快成熟了,抓紧联系农贸市场和超市,以确保销路……
天山脚下有“亲人”
■胡亚军 褚伟江
烤馕饼、做抓饭、切羊肉……6月中旬的一天,新疆库车县科克拱拜孜村热闹非凡。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维吾尔族乡亲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迎接“亲人”回家。
篝火烧旺,饭菜飘香。站在自己家门口,望着欢乐的人群,村民依明·尼亚孜激动不已。他说,前几年,都不敢想自己还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几年前,尼亚孜家突遭变故——老伴去世、儿子被查出患有肾结石。一时间,年老体弱的他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地处大漠边缘的科克拱拜孜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几年前,这里的人均收入不足千元,村民们只能靠种植农作物、放养牛羊维持生活。
“是子弟兵带给我们新的希望!”聊起这几年的变化,尼亚孜有些激动。他说,子弟兵帮村民建鸡舍、建果园、找销路,大家的日子才有了新转机。
那年寒冬,正为儿子医药费发愁的尼亚孜在医院门口徘徊。做完体检刚好路过的驻地某部直工科长张志新,看到愁容满面的尼亚孜便上前了解情况。一番询问后,他掏出口袋里仅有的300多元钱,为尼亚孜垫付了医药费。
从那以后,尼亚孜家里便多了一批“穿军装的亲戚”——张志新和他的战友陆续来到村里开展结对帮扶。在子弟兵的帮扶下,建好鸡舍的尼亚孜搞起了禽业养殖。眼看着第一批肉鸡出笼,他心里乐开了花。
后来,为帮村民解决基础设施欠缺、信息闭塞等问题,张志新所在部队官兵还多方筹资为村里修了公路,并购买了技术书籍。在此基础上,他们选派技术骨干,到村里点对点为村民传授种养殖知识。同时,还积极联系地方企业,帮村民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如今,村民种植的瓜果、蔬菜直接供应县(市)中心市场,养殖的牛羊也成了当地特色产品。致富路越走越宽广,生活节节高的乡亲们越干越有劲。
饮水思源。逐步走上致富路的村民们不忘子弟兵的恩情,很多人主动报名加入民兵组织,守护着村里的幸福生活。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潘建伟 南 欣
荒山秃岭,怪石盘亘;河道断流,重山阻隔——云南西畴,一个被专家称为“失去生存条件”的地方。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当地干部群众战天斗地、自力更生,靠着苦干实干,在高山峡谷中凿出一条条小康之路。
从乱石林立、土地瘦薄、干旱缺水,到荒山变绿野、村村通公路、梯田层层起,如今的西畴,全县3.6万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脱贫1.8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6%降至7.8%,创造了向贫困宣战的奇迹。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是西畴人信奉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西畴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奥秘。对很多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来说,西畴人的脱贫实践给出了方法,给出了路径,给出了答案。尤其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西畴人的探索给人启发,更具示范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用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这是我们党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内生动力本质上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内生动力的外化就是改造客观的实践活动。脱贫的主体是群众,只有群众本身具有强烈的脱贫内生动力,有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自觉,才能迸发出强大的驱动力量,从而打赢脱贫攻坚战。
总体上看,干部帮群众脱贫,绝大多数贫困户是心存感恩、不甘掉队的,甚至还借力发力、千方百计甩掉“贫困帽”。但类似“干部干、贫困户看”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也确实存在。比如,有的贫困户把贫穷当作一种习惯,主观上或不具备脱贫摘帽的心理准备,或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有的群众因为受条件所限,发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脱贫致富;还有的群众生产要素短缺,虽然有脱贫致富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等等。
俗话说,枪头不动,累折枪杆。部分群众主人翁意识不强,导致扶贫资源效益低下,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内在动力。这种情况下,无论别人多么使劲帮都很难脱贫,即使脱贫了也难以持续。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脱贫攻坚需要多想想由内而外“扶”、从里到外“富”,先解决“心穷”,再解决“人穷”,帮助落后者“学会自己走路”。
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针对部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首先要在增强“脱贫志”上下功夫,在杜绝帮扶方法方面大包大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增强其发展意愿,提振“精气神”,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同时,善于利用群众身边致富典型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形成依靠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光荣的良好氛围,以群体压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动力。
贫困代际传递,是脱贫的最大绊脚石。这种情况不但拖累群众物质生活,也给群众造成很大的精神和心理打击。为此,要把“富口袋”和“富脑袋”结合起来,加强对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人力资源水平,尤其是要想办法帮助贫困学生成才,以一个学生带动一个贫困家庭。
好风成人,恶习败家。在一些地方,不良习惯已成脱贫隐患。经济学家厉以宁到西北某地调研后,认为当地扶贫难点是赌博和攀比。他说:“到外面打工挣的辛苦钱就拿来赌博了,这个是没办法帮助脱贫的。还有一个现象是,在农村相互攀比的风气也很盛,房子个比个的高,盖了些没用的建筑,钱都花这上面去了。”为此,帮扶中还要注重抓精神文明,在群众中培育形成健康的村风民俗。
《三国志》描写刘备之子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果不解决群众内生动力问题,历史上的这一幕可能会再次上演。总之,要想把扶贫的事办好,离不开发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得让群众自己急起来、动起来,忙起来、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