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光明
□ 本报通讯员 尤仁祥
“爸爸妈妈,算算已经有八年没能回家陪二老过年了,内心万分愧疚,今年还是回不去,儿子又要失信了……我担任分监区的教导员了,压力特别大,过年期间服刑人员思想最不稳,我要陪他们一道过年……”这封安徽省巢湖监狱凤凰山监区二分监区教导员王发中写给南京父母的信,触动了很多人的泪点。
在这个信息时代,这封手写家书可谓是字字都有千钧的情感。王发中用“很有文化的一手”,表达了亲情,赢得了掌声。可以说,这也是安徽监狱系统文化育警成果的又一次生动的“文化注解”。10年来,安徽监狱系统以打造面向广大干警职工的“金盾文化”、面向服刑人员的“新岸文化”、面向社会的“帮教文化”为支撑,推动了监狱文化百花齐放,推出一批在全省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形成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化品牌。
“金盾文化”激扬民警职工精气神
在安徽省监狱系统第二届民警职工文化艺术节汇报演出的现场,一首由白湖监狱民警情景朗诵的《五月的思念》,让现场的监狱民警一下子回到20多年前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革命烈士、安徽白湖监狱分局民警傅钧,勇斗罪犯狱内重新犯罪的情景。傅钧牺牲时年仅20岁,现场很多年轻民警被深深地打动了。
“我非常欣喜地看到安徽监狱的民警们,能创作出如此高质量监狱题材的文艺作品,既展现了监狱民警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风貌,又有助于社会更好地了解、理解监狱。”国家一级演员、安徽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省朗诵艺术学会副会长许北雄在艺术节文艺类比赛时评价道。
这次艺术节不仅有90余个由语言、舞蹈、综艺、声乐等类型文艺节目,还有书法、绘画、摄影类等板块,整个艺术节贯穿2017年全年,既是对近年来安徽监狱“金盾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阅,也很好地展示了安徽监狱民警职工的良好精神风貌。讲述服刑人员改造心路历程的小品《张大嘴与李干部》、聚焦监狱民警工作的相声《如此搭档》和小品《我们的入警历程》、反映民警职工生活的相声《家务纷争》等,都生动再现了广大监狱民警职工的喜怒哀乐。
安徽监狱系统“金盾文化”建设始于2009年,由时任安徽省监狱管理局政委、现任安徽省司法厅厅长姜明倡议并大力推动。经过10年的不断推进,结出了累累硕果:建有阵地——成立安徽省监狱系统民警职工文化联谊会,有书画、摄影、文艺、棋牌、文学、集邮、射击、球类、钓鱼、保龄球等10个专业协会组织,成为安徽监狱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和活动阵地,警体运动会、文化艺术节以及多频次的专业协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民警职工的文化生活。人才辈出——系统有十多位同志入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100多名同志入选安徽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名同志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十多名同志入选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有十多名同志成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家协会会员。获得诸多荣誉——监狱民警职工的摄影、书画、集邮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省级展览并获奖,先后出版了13本金盾文化系列丛书,等等。
“加强民警队伍管理,使政治工作更具活力、更具‘魅力’,监狱文化是打造民警队伍精气神、激发民警工作热情、推动监狱工作开展的重要手段。”姜明说,通过打造具有安徽监狱特色的“金盾文化”,以文化“软实力”为抓手,锤炼出一支“过硬队伍”,走出一条“强警之路”,有效推进了全省监狱事业的快速发展。
“新岸文化”帮助服刑人员立德行
“我们不是无路可走,我们不是无药可救……”在安徽省蚌埠监狱,每次把这个大合唱配着手语操的节目拿出来表演,都能让服刑人员陷入沉思。安徽蚌埠监狱以培育“禹风”监区文化品牌为抓手,积极培养服刑人员文化活动骨干,吸纳服刑人员加入监区文化建设中,使广大服刑人员在文艺创作演出,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有效释解了改造压力,树立起生活信心。
而这些面向服刑人员的文化精品,安徽每所监狱都有独到之处:女子监狱有服刑人员组成的服装设计模特队,走起秀来有模有样;合肥监狱的集体弟子规表演,很有磅礴之势;潜川监狱的太极拳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最为称道的是,安徽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有一支新岸艺术团,除了说学逗唱可谓“业余里的专业水准”,取材自身的犯罪故事创作表演的节目,往往催人泪下,令人警醒。这个艺术团多次受邀到狱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演出,产生积极社会影响。
“我就是被一支长笛转化的。”安徽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龙山监区服刑人员高鸿说,自己因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面对漫长的刑期,一度变得封闭、压抑、敏感、多疑,对改造有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个时候管教民警翟大新把他收为“徒弟”,教他长笛演奏,“我学会了长笛,心境也打开了,教育改造不自觉就积极了。”
民警翟大新是有名的“艺术范”,他的萨克斯总会在一些文艺晚会上压轴登场。从警30年,他有个技能就是“用艺术转化服刑人员”。他在监区组建管弦乐队,让很多服刑人员在乐器和音乐中找到了心灵的港湾,带着激情,带着忏悔,更是带着希望,让众多服刑人员洗涤了心灵,拥有了希望和未来。
用文化洗涤服刑人员心灵,清洗他们的罪与罚,进而可以立德行、善人品,促进教育改造。为了让监区文化欣欣向荣,安徽各个监狱都有自己的文化节,省监狱局也会举办全省性的监区文化艺术节,最多时有近万名服刑人员参加。文化墙、图书阅览室、书画创作室、文体设施……各个监区随处可见,让服刑人员感受到文化无处不在。通过推动监区文化的“一区一品”建设,带动了各个监狱及其监区的文化创造力,一批特色鲜明的监区文化品牌和创作,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推陈出新。
“帮教文化”架通社会人士帮教路
17名困难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站在合肥监狱礼堂的舞台中央,17名企业家走上舞台,把他们捐给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费,交到孩子们的手上,台下包括这些孩子父亲在内的1200余名服刑人员一边鼓掌,一边擦泪……这一情景是去年11月记者在安徽省监狱开放月暨合肥监狱第十届主题开放日活动现场,看到的感人一幕。
开展社会帮教是安徽监狱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一大“法宝”,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每年安徽各个监狱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帮教活动:或以情亲为纽带的母亲节、中秋节等为载体,或以元旦、国庆等重要节点为平台,或以进监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推介、法律援助为抓手,开展教育改造成果展示、邀请社会各界人士进监帮教、开展服刑人员亲属进监帮教、开展即将刑满释放人员就业指导和职业推介等。
社会帮教的门打开了,服刑人员的亲属来了,民盟组织的“黄丝带”帮教团来了,文化艺术的大家们来了,免费提供法律援助的来了,送就业岗位的企业家们来了……亲情、爱心汇聚成强大力量,打通了服刑人员的心。
“让监狱更开放、让外界更理解、让社会更和谐,这就是我们开展监狱开放日的目的。”安徽省监狱管理局局长许晓刚说,情亲帮教、爱心帮扶能丰富服刑人员的精神世界,唤醒他们沉睡的良知,培养他们感恩的品质,帮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达到正人铸魂、育人化人的效果。
今年的母亲节就要到了,已把母亲节打造成情亲帮教特色品牌的安徽铜陵监狱,正在设计更加感人的情亲见面场景……
图①艺术家们走进安徽白湖监狱开展帮教活动。 张恩水 摄
图②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创作的小品《张大嘴与李干部》。 尤仁祥 摄
图③青山监狱创作的《旗帜》。
李杨 摄
图④民警作品《初雪归途》。
林竹青 摄
图⑤母亲节,铜陵监狱服刑人员为进监探视的母亲洗脚。 朱海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