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辞秋历史
编辑|辞秋历史
芭蕾舞是剧场表演艺术中非常重要的类别,其舞剧艺术与演员的表演息息相关。对于一名专业的芭蕾舞演员而言,大量作品的表演经验和积累,无疑是对演员最好的磨练。
能够有效的提升芭蕾舞相关研究的专业素养,进一步提升专业表演技艺。
而在作品的表演当中,演员想要切实的融入到舞剧内容及氛围当中,并且恰当的通过舞蹈本身表达其内涵,则需要通过多元的艺术文化及作品来进行充实,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表演经验, 并且在表演中不断探索及进步,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
因此在舞剧排演的过程中,演员对其扮演的人物背景、特点、性格等内容需进行详细的揣摩,才能有效的开展符合自身理解的“二度创作”内容,从而有效的诠释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及角色特点,带动观众产生共情,引起共鸣。
演员二度创作的过程,既是演员表演个体独立的创作过程,也是通过与编导沟通、领会其创作概念的进程中所产生的集体创作过程。
因此,二度创作不是以个人主观意志为出发点对作品及角色进行的诠释,它是演员通过对多方位的权衡及揣摩,包含作品的整体风格定位,编导的创作意图,以及剧本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等。
再加之以表演人物的个性、心理、特点、剧情变化为基准,在尽可能贴切导演意图的基础上,从而进行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表演创作过程。
这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对于芭蕾舞演员而言非常重要。
芭蕾舞演员对表演人物二度创作的研究目的、意义芭蕾舞作为剧场表演艺术,演员与表演密不可分。从一名训练有素的芭蕾舞学生过渡为一名优秀的芭蕾舞演员甚至艺术家,需要大量舞蹈作品的表演经验和积累总结。
二度创作对于演员在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塑造是重中之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角色最终的呈现是否鲜明、生动、合理、打动人心。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演员的专业水平、领悟能力、文化修养以及舞蹈素养。
此次研究以笔者对苏州芭蕾舞团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及朱丽叶一角的二度创作的角度出发,以切身体会分析一部舞蹈作品中演员二度创作的重要性、意义和实践中的应用过程。从而推动二度创作在芭蕾舞表演中的应用,提升芭蕾舞表演的质量、效率及观看性。
1.探讨在舞剧表演中芭蕾舞演员对剧本及角色的分析,以及在分析中出现的假定性的重要意义。
2.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阐明二度创作对于芭蕾舞演员塑造角色,以及对于表演最终呈现效果的重要意义。
3.以苏州芭蕾舞团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将笔者对于原剧本的分析、新编版本的特色与自身的理解充分融合。
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结合已有的表演理论,对苏州芭蕾舞团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二度创作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将笔者的实践经历转换成理论形式来表述在二度创作中的具体感受。
借鉴总结在二度创作实践过程中及论文准备阶段所查阅到的各类资料,为论文的研究做好理论支撑。
研究思路
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为苏州芭蕾舞团改编版《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创作基调融入了部分东方文化特色,则将产生独特的审美角度和视觉体验,演员的二度创作基础和出发点也将有效加入东方文化体系元素。
舞剧的舞美、造型、道具等设计都充分结合了东方文化,并且将部分舞蹈表演动作与中国古典舞的上身动律审美概念进行有效结合,笔者的二度创作也属于创新尝试,故在实际表演当中,是否真的被观众认可,并且在融合过程中。
是否能够将中西方文化元素真正做到无缝连接,这些都是此次研究苏州芭蕾舞团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度创作的难点所在。
研究现状
芭蕾舞于西方起源发展,至今已有 200 多年的历史。在一部芭蕾舞剧中,关于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任务和意义,将所有的角色和剧情融合在一起,才能体现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所要表达的内容。
若一个演员在一部舞剧中不是担任群舞部分的表演,而是有独立角色需要扮演。这就需要演员通读剧本、深度剖析剧本,理解人物意义、揣摩舞蹈编导的舞蹈动作创作意图,从而才能在对舞剧人物进行细致的揣摩之后,以芭蕾舞特定的舞蹈表演方式进行加工,表现出来。
其中,国内外多数关于舞蹈二度创作的文献侧重于研究表述演员对作品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及对于舞蹈作品最终呈现于舞台的重要意义,鲜有将个人实践感受与理论结合后的研究分析。
每一部芭蕾舞作品从编创初期的想法开始,直到最后整合完成并呈现于舞台,在整个的编排过程里,演员的二度创作是无法忽视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以苏州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一角的二度创作过程为例,借鉴总结在二度创作实践过程中及论文准备阶段所查阅到的各类资料,除去世界各大经典的芭蕾舞剧表演版本。
由于芭蕾舞表演受到特定的表演形式所限制,无法像电影版、歌剧版、话剧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借助语言、台词辅助表演表达,若不加以各种形式的艺术手法处理呈现,则难以有效诠释出莎士比亚原著的效果。
因此,对于芭蕾舞演员来说,通过借鉴学习电影、舞台剧中的表演特点, 对角色进行二度创作,从而有效与自身表演充分融合,才能真正二度创作出有别于其它版本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芭蕾舞演员对表演人物的二度创作
笔者拙见,所谓“芭蕾舞演员对表演人物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员在面对一个已成的舞蹈作品时,在编导一度创作的基础上,对此作品的舞蹈动作、作品风格等等要有全面的、相对完整的概念性认识。
进而运用个人独特的审美鉴赏能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合理的框架范围内,对人物、舞蹈,乃至整个作品在表演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补充和再加工。
创作概念的前提在于思想独立,对一件事物保有个人思维独立的认知和思考, 才会在思想独立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设计,进行全新的尝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鉴赏能力,作品在舞台上的呈现过程,即是演员体现其独特鉴赏能力的途径。
演员结合原创内容,进而通过自身对于人物、剧情、表演结构等方面的深入解析,为其生动性、丰满性、灵活性所添补的一系列艺术处理,被称为二度创作。
苏芭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角色的二度创作
演员作为二度创作的任务承担着,其意义就是赋予《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角色以人物鲜活的舞蹈表达和叙述情感发展的过程。
苏州芭蕾舞团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编创自 2009 年初,2010 年 6 月首演于台湾高雄,编导:苏州芭蕾舞团艺术总监、舞团总监---潘家斌、李莹。编导本人表示,从作品角度来说,苏芭版《罗朱》本就是在原作基础上的二度创作。
演员的二次创作,是在作品本身的二度创作基础上发生的。
不论是在传统还是新编的各类《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艺术戏剧中,朱丽叶这个人物始终都是剧中贯穿剧情的主要独立人物形象之一,担任其表演任务的芭蕾舞演员从编导处获得它一系列舞蹈部分的固定动作之后,在抓住人物特点的同时,结合整体故事背景以及苏州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版本的风格特点, 来进行舞剧二度创作的人物形象塑造。
有效保持原作品的本真
芭蕾舞演员在二度创作中需要尽量精准、恰当地表达属于演员个人想要传达给观众的内容。因此,除了要深度剖析原著,理解原作者的思想内涵以外,还要找到与现实的联系。另外,演员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
这对演员表演莎士比亚笔下这类戏剧名著尤为重要。只有对人的常规性心理活动有基本的了解,才能在剧本所设定的情节变化中,对人物产生自然、真实的情感和反应,帮助演员在完成这个角色时实现人物的真实性。
然后以真实、娴熟的表演传达给观众。这样,才能从剧作和现实之间找到一条贴合实际并合理的二度创作道路。
有效表现自身情感及见解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性格化”的论述中详细阐述过演员在表演中“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的关系。舞蹈演员的外部特征即是舞蹈动作,因此演员的外部特征与内心状态需要展现出和谐统一的表达。
不同的演员在同样的舞蹈中或表演同一个人物时,虽然编导规定的舞蹈动作完全相同,有可能出现某个演员能让观众对剧中人物感同身受, 但某些演员的表演却让观众“跳戏”。
这样的结果,区别就在于演员是不是在表演中, 让舞蹈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特征达到完美的结合与统一,是否像预期内设想的一样表达出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