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湖双龙戏珠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简介
青山湖区“双龙戏珠”是一种表演龙舞的民间灯彩。发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分布区域为青山湖区及南昌市周边地区。
塘山村村民自古好龙、敬龙,把龙作为吉祥如意和繁荣昌盛的象征。明朝末年,战乱频繁,天灾不断,村民们为祈求平安,便在春节期间用油纸扎龙,龙身里点着灯进行表演。后改进成板凳龙,至清代光绪年间又发展演变为布龙和节龙,经百余年的不断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双龙戏珠”。
“双龙戏珠”由两节九节金龙和手持浅蓝色旗帜的水族姑娘组成。舞龙18人、龙珠2人、水族16人、幡旗1人。表演由“龙出宫”“双龙戏水”“双龙戏珠”“金龙狂舞”“磨盘龙”“龙珠擎天”“青龙甘雨”“双龙游海”“龙舟破浪”“行云插雾”“龙脱衣”“蛟龙翻滚”“龙盘九天”“龙回宫”等14个主要部分组成。整套节目在打击乐伴奏中进行表演。珠引龙出,水随龙行,动作有快有慢,有强有弱,围绕“戏”字做文章,重点突出,前后呼应,展示龙的神韵、龙的欢乐、龙的威武,达到艺术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的强烈效果。
“双龙戏珠”服饰、道具别具一格,色彩鲜明,是构成舞蹈形式美的又一手段。除以人体运动表达感情外,还托物言志,以物抒情,既传承了民间舞龙技巧,又融入戏曲表演手段,构成了青山湖龙舞的独特韵味和美学特征。
1985年青山湖区《龙戏珠》入选中央电视台春节专题节目。之后,多次参加省内外各种庆典活动和大型文艺演出,屡获殊荣,尤其为青山湖区1992年荣获江西省文化厅命名“灯彩之乡”和2003年文化部群文司命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灯彩)做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5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被确定为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现民间舞蹈青山湖区“双龙戏珠”由塘山镇塘山村和湖坊镇进顺村共同表演
历史渊源
青山湖区“双龙戏珠”是一种表演龙舞的民间灯彩。发源于明末清初时期的青山湖区塘山镇塘山村,分布区域为青山湖区及南昌市周边地区。塘山镇塘山村村民,每逢节庆就有玩龙灯的习俗,村民祖祖辈辈敬龙,把龙作为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双龙戏珠由塘山村舞蹈“龙戏珠”为基础改编、创作而成。
明朝末年,战乱频繁,天灾不断,民不聊生。为祈求神灵保佑家族兴旺、风调雨顺,村民用油纸扎龙,在龙身里点灯,进行表演。后又改为用板凳组龙,由龙头和每节板凳衔接而成。按照当地习俗一户人家出一条板凳,每条板凳上扎有三朵莲花,每朵花蕾中插有一支蜡烛。表演队伍中,前面彩旗引路,时而走“之”字,时而又走“田”字,鞭炮喧天,灯火通明,象一条巨大的火龙在夜空中飞翔。到了光绪年间,塘山村村民们又从单一的纸龙和板凳龙发展到布龙和节龙。
主要内容
青山湖区双龙戏珠是由十六位水族姑娘和两条九节长龙组成。其中舞双龙者十八人,舞龙珠者二人,举幡旗一人。整个节目由十四个动作套路构成,并伴有高亢的打击乐,动作有快有慢,有强有弱,珠引龙出,水随龙行。重点突出双龙戏珠,围绕“戏”字做文章,展示双龙欢乐、威武等各种神韵。
双龙戏珠十四套动作说明:
1、双龙出宫:龙在龙珠引导下,从舞台两侧上场,水随龙出,做整体造型。
2、龙腾水欢:游龙戏水,单侧起伏,水表演活泼,波浪起伏动作。
3、双龙戏珠:龙戏珠双高低花(两圈),水微波摇摆。
4、金龙狂舞:双龙原地耍8字花,水原地耍8字水旗花。
5、双龙磨盘花:龙耍磨盘花(两圈),水耍单边花。
6、龙珠擎天:双龙举起跑圈,水进圈内,龙、水围珠做龙珠擎天,开花形成花瓣状。
7、青龙甘雨:矮步一圈,水围珠原转,接跳珠。
8、双龙游海:8字花双龙两侧跑,龙珠带龙走直线。
9、龙舟破浪:龙盘造型,水向龙靠拢,形成破浪前进画面。
10、行云穿雾:龙快速穿五节(三次),接卧龙腾飞。
11、双龙脱衣:脱衣举龙时,龙珠领水穿龙。
12、蛟龙翻腾(螺旋跳接,直躺耍龙):龙原地耍8字花,快速舞龙,水耍快速8字水旗花,形成翻江倒海状。
13、龙盘九天(高塔盘造型):盘龙、龙头站龙三节,肩上立起,水围龙下板腰造型。
14、双龙回宫:龙快速把队形拉开,大造型结束回宫
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展演,一项项巧夺天工的技艺,都彰显着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精神风貌,本次活动的举办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与全民共享,让非遗走近身边、融入生活,使观赏者亲身体验到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以此为契机,增强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得以传承、传播,让“非遗文化”能够活起来、传下去!
开幕式中,青山湖双龙戏珠以其别具一格、色彩鲜明的道具,灵动活泼的舞龙技巧将艺术性与观赏性融为一体,带领观众们开启一场多彩的“非遗文化”体验。
青山湖双龙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