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高的壹读君|谢冯辉 敏敏
观看杂技表演时,很多观众都为杂技演员捏一把汗,生怕有个万一。
而就在两天前,这个“万一”发生了。据新闻报道,4月15日晚,安徽宿州市埇桥区蒿沟镇尹楼村,一名女演员在表演空中杂技节目时意外坠落。当晚20时53分,该女演员经抢救无效死亡。
女演员坠落瞬间
据消息,此次演出系营业性演出,演出方有相关资质,但未按照规定履行审批和报备手续。根据涉事公司负责人所言,表演者是两口子,事发时二人正在生气,演出之前自己还嘱咐她扣安全扣。但出事女演员的丈夫表示,当时两人并没有因为生气而不系安全扣。
具体情况如何,当地已经成立调查组,相关涉事人员和单位正在接受调查。
图源:公众号“宿州埇桥发布”截图
事故一出,很快引起热议,有人为一个年轻生命的消失而扼腕叹息,有人探讨杂技表演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认为如此危险的项目应该取消。
危险系数超高的杂技技艺为什么不取消?杂技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历史悠久的杂技
从广义上来说,杂技是一种以技巧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表演艺术,一般采用人体技巧、魔术、驯兽、滑稽等基本样式,集中表现人体特殊技能、人驾驭物、人与动物和谐的艺术特性和审美关系。
杂技算得上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一般认为,我国杂技萌芽于春秋战国,初步形成于汉代,“杂技”一词最早见于《汉书·武帝纪》:
三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应劭曰:“角者,角技也。抵者,相抵触也。”文颖曰:“名此乐为角抵者,两两相当角力,角技艺射御,故名角抵,盖杂技乐也。”
在缺乏娱乐项目的古代,杂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属于表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的杂技表演开场情节更是被各大古装电视剧中搬上了大屏幕。
图源:电视剧《新版还珠格格》
秦汉时,百戏是古代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汉代又有了“角抵戏”。汉以后的角抵戏、百戏中都包含了大量的杂技,一直到隋唐和北宋,百戏都非常流行:
《奇术的世界》记载,中国杂技在唐玄宗时期传入日本,由此,日本举行的宫廷宴会上开始有吞刀、吐火、植树等杂技表演,比如极具特色的“入壶舞”,它的原型则是中国幻术中的“缸遁”。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汴梁每逢元宵等节日就会有“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的盛况。
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录了汉以来百戏节目及其发展经过;元以后,对杂技魔术多称之为“把戏”。到了民国时期,杂技团体多称“技术团”“武术团”或“武戏团”。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使用了“杂技团”的称谓。直到1950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华杂技团”命名,“杂技”这个词开始被更广泛使用。
图源:小红书截图
但是,东西方的杂技又多少有点区别。
中国杂技的英文是“acrobatics”,与体育中的技巧是同一个英文单词;西方杂技的英文是“circus”,意为“马戏”。二者的重要区别在于,中国杂技始终以人的技巧为主流,驯兽为次要,西方杂技则更偏向动物表演,尤以马术为特色。至今为止,驯兽和高空节目都被公认为是欧洲马戏的强项。
在国际文化广泛、深入的交流的今天,双方仍沿用各自的说法。
杂技要取消吗
杂技要不要取消,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杂技确实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视觉刺激,如今,很多节目把杂技和其他传统文化艺术结合起来,更是一场视觉盛宴。
比如2023年春晚舞台上的《龙跃神州》杂技节目,将传统杂技与京剧、古典舞、武术等表现手段与姊妹艺术融合,演员们幡不离身,竿不落地,把6米高的中幡耍得让人眼花缭乱,烘托出了勇士们的霸气。
并且,杂技的人文艺术价值不容否认。
我们既能看到中国传统的杂技节目,也能看到西方的各类马戏表演,可以说,世界杂技艺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正是世界多元文化共存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一刀切地取消、禁止所有杂技项目,是不合适的。
但毫无疑义的是,不管什么艺术,都不应以生命为代价。本次杂技演员从高中坠落事件,提醒我们要关注高空杂技项目的危险性,在几米、甚至十几米的高空进行表演,一旦脱手或飞出,受伤在所难免。
“生死飞轮”表演现场,飞轮最高点离地面约六七米|图源水印
除了项目本身的危险系数,安全保护措施是否到位也值得关注。
对于此次事故,有业内人士称,此次发生事故的表演在业内被称为绸吊表演,而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绸吊表演都不会系安全绳,如果系了绳子,会影响动作的完成情况,搭档之间的怀抱、翻滚等动作都将难以完美展现。
根据现场视频,表演者确实没有系安全绳、扣安全扣,且舞台下方没有安全网等安全保护设备。值得注意的是,演出方曾以“无防护措施”作为节目宣传点。
东西方都有高空杂技项目
除了安全绳问题,业内人士还表示绸吊表演一般不会出现演员手脚同时脱开、腾空的情况,大多数时候,演员要么手脱开,要么脚脱开。表演主要靠演员的核心力量,更考验搭档之间的配合和信任。
事实上,除了表演者之间的配合和信任,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同样重要。
有网友分析认为,吊车升得速度太快,导致女演员没来得及抓住男演员,也是此次事故的发生原因之一。有媒体联系到亳州一家艺术团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不只是吊车的问题,这次表演的高度也很高,此前没有过这样的高度。
一般来说,用吊车进行高空表演时,高度会控制在3米左右,最高也不过5米,尽量降低演员的危险。但根据现场目击者所言,本次表演高度有十来米。
事情发生至今,相关讨论仍在继续,对于事故发生原因,我们静待官方回复。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任何安全措施不应该被当作杂技卖点, 更不应该成为增加表演刺激性的手段,如何在提升表演的观赏价值与保障生命安全之间构建一种更好的平衡,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艺术值得传承,但不值得拿生命冒险。
[1]新京报:文旅部门回应“女演员空中坠亡”:此次演出未按规定报批
[2]傅起凤、傅腾龙:《中国杂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吕艺生:《舞蹈学导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边发吉:《杂技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5]新民周刊:西方街头艺术:绝技与奇观
[6]极目新闻:女演员表演高空杂技时出意外,观众:从十多米空中坠落
[7]正观新闻:杂技女演员坠亡,演出效果再高也高不过生命
[8]上游新闻:宿州坠亡杂技演员曾合作安徽多家演艺公司:雨天表演都没事,这次升得太高太快
星标一下,我们永不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