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蜀镇学习紫砂壶制作,梅园里感受荣氏家族的家国情怀,蠡湖边体验“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神奇……8月11日至12日,“新时代 新江苏——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苏行”走进无锡,在行走中感受无锡的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
在紫砂壶和锡剧里体验一座城的文化之美
8月11日,苏港学子来到陶都宜兴。参观宜兴陶瓷博物馆时,香港理工大学的张鑫冉看到形形色色的紫砂壶说:“以前以为紫砂壶只有一种颜色,参观时,才了解到原来用于制作紫砂陶的泥料统称为紫砂泥,原泥有紫泥、绿泥、红泥三种,互相配比掺和使用,还可以得到深栗色、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等五彩斑斓的颜色。香港许多人也喜欢喝茶,紫砂壶在促进内地和香港文化交流上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漫步在丁蜀镇的青石路上,耳边响起的是拍打紫砂泥料的声音,这是“陶都”特有的韵律。在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苏港学子体验了紫砂壶的制作。学子们坐在桌前,跟着老师的节奏,将紫砂泥放在泥凳上,用木质的搭子,把泥料拍打成薄薄的泥条,用矩车划出长短适合于壶体身筒的泥片,划出圆形的口盖和壶底泥片,身筒卷成圆柱形,再用拍子慢慢拍打,让壶肚胀大,壶身初步成型。香港学子王子铨说:“这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这趟宜兴紫砂之旅,让我真正触摸到了传承千年的文化温度。”
来自南京大学的梁罗茜说,宜兴跟这座城的名字一样宜人,她最喜欢的是蜀山古南街,看着古街一侧蠡河穿流而过,街上遍布紫砂壶店、茶馆,还有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故居。梁罗茜感到来宜兴紫砂的发祥之地参观是件很幸运的事情。听到这里是紫砂等陶器销往世界的“水上陶路”的起点,哺育了时大彬、陈鸣远、顾景舟等一代代紫砂艺术巨匠时,她感慨这条街原来有这么丰厚的历史,紫砂壶让这里与世界连接。
温婉水乡,吴侬软语……锡剧完美诠释了这个城市特有的气质。8月12日在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苏港学子在锡剧中感受到了无锡文化的另一种魅力。四位苏港学子穿上锡剧人物的服饰,跟着老师学习锡剧中走台步、甩袖等表演动作。南京大学的陈嘉成说,锡剧优美抒情的声腔旋律、细腻清纯的表演艺术,让人感受到锡剧的“小桥流水、抒情典雅”。锡剧里积淀着这座城的历史,诉说着这座城的故事,展示着这座城的风土人情。
在高科技和制造企业中见证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江苏无锡蠡湖北侧一幢十分低调的大楼里,是一家实力不允许其低调的高科技企业。8月12日,苏港学子一行探访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这里的“神威·太湖之光”,是我国第一台全面采用“中国芯”取得世界第一的超算系统,每秒可进行10亿亿次高速运算、曾连续4次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TOP500第一名,多次斩获世界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戈登・贝尔”奖。
机房里排放着三列大的黑色机柜组,包括40个运算机柜和8个网络机柜。香港浸会大学的周元彬说:“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么高大上的科技,借助‘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能力,无锡超算平均每天支持7000多项程序作业,在气候气象、地球物理、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等众多科学领域开展了应用。香港理工大学也曾邀请‘神威·太湖之光’为学校做教育相关的计算。以无锡超算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平台支撑。我很喜欢这家企业。”
在红豆西服智能工厂,苏港学子看到传统制造企业经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后的巨大变化。南京大学的马卫华了解到,2020年10月,红豆与中国联通集团合作,双方携手进行“5G+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借力5G物联技术,红豆西服智能工厂建立了智慧工厂生产体系,搭建了数字化生产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了数字化高效生产,效率提升30%,生产周期实现7天交货。
据了解,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红豆集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进“智慧红豆”建设,积极布局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轮胎、服装、制药等多家工厂实现智能化改造。
厚植家国情怀,为国家强盛贡献力量
南京大学的马卫华对无锡梅园横山风景区也印象深刻,这座遍植梅树的园林让她感受到的不仅是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她更钦佩荣氏家族的家国情怀。她了解到,中国民族工业之“首户”荣宗敬、荣德生本着“为天下布芳馨”之宏愿,于1912年在无锡滨湖购地筑园,倚山植梅,称为“梅园”。数十年后,荣氏家族将梅园捐献给国家。此外,荣氏家族还捐资为无锡建造了一老一新两座宝界桥,两座桥倒映湖中,水乳交融,被冠以“宝界双虹”的美名。“荣氏家族的家国情怀在梅园里盛开,在倒映在水中的‘宝界双虹’上流传。”
近日,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参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表达赓续爱国爱港精神、为国家强盛和香港繁荣贡献力量的决心。习近平主席7月24日给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此次参加活动的香港学子张嘉懿是培侨中学的一名中学生,她说:“这封回信让我们备受鼓舞。我们将不负期望,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融入国家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此次参加范长江活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苏行,就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让我对江苏的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更多了解。我们应该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去了解国情,更好地为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角色作出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