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3月29日下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启动“儿童健康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整合129家共建单位合作资源及32名社会爱心人士推出二十个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关注患儿就医体验”。 其中就包括“创建儿童友好示范病房”、“志愿者管理委员会”、“海上国际会诊厅推动儿童慢病向成人转介”等一批新的人文服务品牌。
作为儿童健康共同体建设二十大项目之一、儿童友好空间的典型代表——“小布家园”迎来2周年庆,“小布家园共享厨房”今天亮相,焕然一新的爱心厨房不仅外墙及门牌与小家主题元素完美融合,患儿家庭还有了很多烹饪电器。
“偌大的上海,万家灯火,我们想给外地来沪治疗的重病患儿家庭留一盏灯。”自2020年11月运行至今,小布家园项目已覆盖17个病区,为超1000个家庭近2500人次提供约14000个房晚的住宿服务。小布家园既是复旦儿科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的“金名片”,更是儿童友好型城市的上海缩影、上海温度。
据介绍,“儿童健康共同体建设”行动计划中,院内共同体将整合医生、护士、医务社工、志愿者等院内各群体,共同营造儿童友好时空和儿童友好服务团队赋能;
医患共同体将重点提升儿童和家庭的自主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和完善患者参与医院治理的途径和机制;
行业共同体将整合儿童健康行业相关机构的力量,共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共同体将重点引入党建联盟资源和社会各界爱心资源,推进开展艺术疗愈、小布家园公益住宿项目、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和儿童伤害预防等工作。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自2012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关注患儿就医体验”,并于2013年起设立全国首家患者体验部,大力发展志愿服务、健康科普、公益捐赠和慈善救助工作,打造了“倾听窗口”、“小布家园”、“梦想医学院”、“儿童观察团”、“家长委员会”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人文服务品牌,让改善患儿就医体验、开展人文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探索出一条建设儿童友好型医院的道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表示,
改善医疗服务提升患儿体验贵在久久为功,“儿童健康共同体建设”通过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持续推动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友好型社区建设,发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示范引领。
二十个儿童健康共同体建设项目
❤️1、【医疗游戏辅导】
通过游戏帮助患儿转移注意力,减轻患儿痛苦;围绕专科临床特点打造儿童友好就医环境,形成一套聚焦专科操作的标准化游戏干预流程;引导孩子照顾者加入游戏项目,鼓励家庭成员互相分享信息,为孩子营造以家庭为中心的儿童友好就诊环境。
❤️2.【创建儿童友好示范病房】
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打造“一米世界”;以患者为中心,重视细节服务、个性服务、人性服务,开展院内及居家健康服务。以儿童视角规划和建设病房,在诊疗服务及健康服务中充分满足儿童的权益与需求,以“安全”“智慧”为主线,融合科技、人文和医疗等要素,创新打造儿童友好示范病房。
❤️3.【相约星期四】
以妈咪小屋育儿讲堂为孵化平台,整合院内外资源,培育青年科普人才梯队,为青年职工岗位创新、技能争优赋能;持续推动医院社团活动“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4.【心灵加油站】
打造一个医院员工的心灵驿站。鼓励员工倾吐心声,以排解心理压力,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员工释放压力,舒缓情绪,赋能医护团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5.【梦想医学院】
通过打造医学人文服务新概念社会空间,开展覆盖国内外全儿童人群的沉浸式生命教育倡导工作。通过“线上梦想医学院”将生命教育资源输送给住院患儿及边远地区儿童;通过链接公益慈善资源,为大病、慢病患儿提供资助,为罕见病诊疗提供资金支持。
❤️6.【青春365志愿服务和青年讲师团】
加强青春365志愿服务和科普讲师团队伍建设,提升儿科青年科普能力和志愿服务活动质量,打造儿科青年的“青春365”品牌。
❤️7.【志愿者管理委员会】
与医院携手共同促进儿科医院志愿服务的发展,为患儿家庭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更高品质的人文关怀,也为儿科医院发展提供更大的帮助。
❤️8.【倾听窗口】
致力于从患者参与医院治理改善医患关系的角度出发,设置线下专人专岗倾听使倾听人员自觉自发完成从“问题解决者”到“问题发现者和解决者”的角色转变。探索出一套具有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性的公立医院医患沟通和医患关系治理的创新模式。
❤️9【儿童观察团】
每季度面向全市招募8-12岁的儿童参与儿童观察团项目。让孩子们作为“小医生”到医疗场域体验,为小朋友揭开医生职业的神秘面纱,消除对医疗的恐惧;以孩子的视角通过多感官、多媒介等趣味性的体验方式对医院设施和服务内容进行观察和记录。
❤️10【患儿家长顾问委员会】
从患儿家庭视角为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提供独特的优化建议及改进方案,参与儿童友好议题的重要决策。通过开展例会、主题活动等方式,线上线下多途径结合,对就医体验、患者安全、公益慈善、健康科普等项目推进献言献策。
❤️11.【陈翠贞儿童健康发展中心】
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首任院长、一级教授、我国儿科学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陈翠贞教授的名字命名。项目将引入“小布AI医生”儿科门诊辅助决策系统,引入儿科适宜技术,建立专家工作室,提升当地儿童健康管理和人文关怀水平。现已在云南永平建成首个发展中心示范点,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并逐步在全国多个县域医共体内推广。
❤️12【紧密型医务社工发展联盟】
推广适宜技术,孵化医务社工品牌项目;理论联系实践,合作开展理论实务研究。将复旦儿科医院医务社工多元合作模式及关注患儿就医体验的各大品牌项目有效复制推广。
❤️13【海上会诊厅之慢病儿童转介】
结合上海市儿童慢性肾脏病向成人转介医疗服务平台,为慢病儿童向成人诊疗和照护方式的过渡提供帮助。与成人医院紧密合作,建立本土化标准转介方案,链接可及社会资源,为慢病儿童及家庭打造过渡期互助港湾。开设过渡期准备课堂,依据慢病儿童过渡期技能评估,结合家庭医院开展线上线下课程,助力慢病儿童成功转介。
❤️14【艺术疗愈】
链接各方资源,在整合童心童梦绘画比赛、慢病小彩虹合唱团等原有患儿就医体验项目的基础上,联合上海戏剧学院、孔祥东乐疗工作室等单位,运用适宜技术,通过绘画、音乐、手工、舞蹈、话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举办艺术工作坊、比赛、病友俱乐部活动和儿童作品主题艺术展览,孵化儿科医院艺术疗愈品牌项目。
❤️15【爱厨行动】
通过整合西餐名厨及爱心企业等社会资源,给特殊饮食的化疗患儿、糖尿病患儿等提供安全童趣的菜谱研发;对小布家园等餐厨场所进行厨房等环境改造,为患儿家庭提供符合要求的烹饪减压课程,为医护人员提供美食疗愈支持。
❤️16【小布家园】
现已建成小布家园-复旦儿科上海同心圆小家、小布家园-复旦儿科上海小星欣之家,解决延续性治疗的实际困难。持续扩大规模,实现病区全覆盖;本土化经验复制推广,使更多患儿家庭受益。
❤️17【圆梦行动】
链接各方社会资源为患儿实现梦想,开展新年新衣活动,关怀每一位患儿和家庭,为过年不能回家的患儿实现新衣梦;开设病员学校,根据患儿需求结合线上线下不同方式送课到床旁,为长期住院不能去学校的患儿实现上学梦;开设慈善义卖小站,设置临时工作岗位,为找不到工作的成年患儿或长期陪护失去工作的家长实现就业梦。收集患儿小小心愿。
❤️18【慢病多彩时空俱乐部】
通过针对慢病儿童采用医疗干预、个案管理、心理治疗、社工支持等创新手段,提升患儿自主健康管理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患儿的身心康复。整合各方资源,定期为慢病患儿及家庭开展义诊检查、用药指导、心理干预、社会支持、能力建设等服务。
❤️19.【 党建联盟助力儿童友好社区打造】
党建联盟广泛参与到医院发展和患儿关爱工作中,成为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儿童友好建设的重要力量。本项目将进一步拓展儿科医院党建联盟助力友好型医院和社区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进一步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并重点针对慈善公益活动、医教结合等内容提升工作水平和实效性,进一步发挥党建联盟在友好型医院和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20.【中国CDC儿童伤害预防控制合作中心-儿童无伤害公益联盟】
推进合作中心建设,完善中心组织构架,进一步完善儿童伤害监测工作并在国内多个地区试点应用,建设儿童伤害监测数据库,设计儿童伤害预防科普课程,并在学校和社区试点开展多个儿童伤害预防干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