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揉、团、搓,一招一式,章法娴熟。从指尖上,于时光里,一个个面塑作品逐渐鲜活起来……
“塑古泥今”工作坊和“双减”政策几乎同时在岐山二校落地生根。自工作坊成立一年以来,岐山二校始终立足于传承中华文脉、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践行着工作坊成为“操作体验平台”的本质意义,力争为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了解与实践固原的传统泥工面塑文化,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塑古泥今”工作坊的主讲人是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敬贤老师、黄敬琴老师和付英杰老师。黄敬贤、黄敬琴老师从小跟随母亲学习捏面人,潜心钻研,通过自己的一双手,能够捏出各种的花鸟鱼虫及卡通、动漫人物等作品,曾多次参加文化艺术展览、文博会,与外中友人进行文化交流,是民间艺术文化传播的志愿者,黄敬琴老师还曾获得沈阳市百万市民艺术培训工程突出贡献者称号。付英杰,面塑传承人,付老师捏面人20多年,从父亲传授面塑技巧和工艺,自己潜心专研,在传统样式花鸟动物基础上添加了现代儿童青少年喜欢的卡通时尚玩偶,常年参展社会文化宣传活动。
课堂上,老师们亲切认真地为学生们讲解面塑发展和制作手法,并鼓励大家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进行创造。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一步步学习面塑制作。惟妙惟肖的小动物、美轮美奂的京剧人物、栩栩如生的花朵顷刻间从老师和学生们的小手中制作出来。同学们对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非常感兴趣,在课上不断地向老师提出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融入其中进行创作。通过老师引导、演示、启发,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意识。他们逐渐的从接受式转变为自我创新和自由构建,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面塑既是技艺又是一种表达方式。学生们通过作品向大家展示了自己内心的世界,收获着创造的快乐。
学校为了鼓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举办了面塑作品评选大赛,在众多学生作品中评选出了优秀作品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在颁奖典礼上,校领导们为获奖学生一一颁发了奖状和专属评价邮票。
“塑古泥今”工作坊将个性化课程与非遗项目深度融合,从美育入手,促进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合,实现师生家校社会共建共享的“美育大格局”。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使非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推动了“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的贯彻落实,多维提升了学校的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