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新职教法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职业教育要发挥企业的办学主体作用,非常振奋人心。”中国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孙诚说道。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于今年5月1日开始施行,明确提出,国家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4月20日,新职教法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后,职业教育股逆势走强。随后,中教控股、中汇集团等民办职业教育上市公司发布自愿性公告,称“本公司教育业务受到新职业教育法鼓励”。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已上市的民办学历类职业教育企业共有近20家,他们旗下拥有数量不等的中等及高等职业院校。记者注意到,对于频频下发的职业教育政策,不少上市公司均作出回应。
例如,希望教育在公告中声称:“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了法治基础。”新高教集团也明确表示:“新法必将有力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集团也将在更为健全和友好的法律环境中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中汇集团则表示:“(公司)长远战略是配合国家政策,中长期战略是持续通过内生+外延、轻资产+重资产、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推动本集团国内外学历职业教育业务及非学历职业教育业务的稳步可持续发展。”
并购持续,市场加速整合
当前,民办职业教育院校的并购依然在继续,市场在加速整合。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自2016年至2019年,通过并购方式进入二级市场的民办高校已超过30所,其中,职业院校占据半壁江山;2020年至今,职业教育院校并购事件亦超过10起,学校类型包括中职、高职、专科、技校等。
目前,中教控股是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上市高等及中等职业教育集团,拥有仅位于国内的院校就已达12所。2020年1月,该公司收购了郑州城轨交通中等专业学校,2020年8月收购海口经济学院,近期又宣布,旗下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成功中标一幅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块,“将用于扩建大学校园”。
新高教集团也动作频频,2020年5月收购洛阳职业科技学院,2021年9月完成收购郑州城市职业学院,又于同时期完成收购甘肃学院;今年2月,中汇集团1.5亿元收购广东华商技工学校,完成布局中职。
这些公司为何热衷于“买买买”?记者采访了解到,民办高校要想实现营收增长,一是靠学费、住宿费的上涨;二是靠在校学生数量的增长,这几乎成为民办校增加营收的“两翼”。而在学费上涨空间有限、无法随意扩招种种限制下,上市公司若想实现规模扩大、营收及利润增长,仅剩一条路可走——靠并购来“买”入学人数。
中教控股明确在公告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收入大幅增加主要由现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在校学生人数及学费的内生增长,以及新增一所高等职业教育机构所带动。
希望教育则于今年4月购置场地,作为提供实训场地和学生宿舍之用,总代价为2.18亿元人民币。“随着国家鼓励接受职业教育,公司预计新生人数将持续稳步增长……需要购置及建设更多的办学场地,满足更多学生及教师学习、生活及工作等多样化及特色化需求。”
多鲸资本在《2022中国职业教育行业报告》中指出,并购作为当前民办高校的主要增长方式,是提升学生数量及实现增收的关键,但一味地追求扩张,必定会带来资金压力。民办学校需提升自身整合能力以保证收购学校保值增值;利用政策窗口期快速扩张的同时,减少流动性压力,是民办职业学校面临的一大挑战。
此外,记者注意到,A股市场也已有企业瞄准学历职业教育。2021年12月,传智教育创办宿迁传智互联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一所营利性全日制民办中职学校。传智教育在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透露,计划办自有学历牌照的学历职业教育,并在自有学历职业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全国复制。
增强适应性,发力产教融合
“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面临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增强适应性”。
一直以来,产教融合还存在着不少痛点,“如高校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校企合作务虚不务实、市场规范化程度低等问题。”多鲸资本在报告中指出,传统的封闭式办学模式中,高校对产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敏感,不知道如何把握产业界的创新需求,更不知道如何把产业界创新需求转化成对应课程形成优质的人才供给。
而新《职业教育法》当中,将原来“产教结合”的说法升级成为“产教融合”,并强调“产教深度融合”。这为职业教育企业带来机遇。
对于政策中多次提及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汇集团在近期发布的自愿性公告中提到:“已与多家知名龙头上市公司展开合作,结合实践设立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产教良好的发展格局,从而推动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
中国职业教育控股有限公司(原华立大学集团)旗下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近期也与相关公司签订了合作共建“无人机产业学院”协议,涉及无人机专业申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教学与培训、科研与创新等多个方面,希望依托企业的参与,打造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基地和培训基地。对双方来说,这是“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结果”。
对于产教融合,多鲸资本在报告中建议,从企业端来看,可以利用企业地域、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与院校开展全方位合作,深入课程体系设计与就业对接,共同培养满足市场要求的人才;而院校应深入贯彻产教融合与校企共建政策,搭建政府监督下的校企合作平台,集聚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业务骨干等高层次人才,促进校企“双元”育人,形成政府领导下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线上线下整合注重数字化转型
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步伐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对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3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指出。
陈子季表示,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助于加大职业教育数据分析、数据应用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资源信息的智能推荐和服务,为管理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及时、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持,逐步形成新的治理模式,解决好职业教育管理部门多、工作链条长、信息衰减快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不少学历职业教育上市公司开始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发力。
以民生教育为例,该公司在2021年年报中明确宣称:“本集团已成功转型‘互联网+’职业教育集团。”据年报,该公司目前形成了在线教育服务、校园教育、职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源与就业、教育信息化服务、考试测评及国际教育七大类业务板块,未来将推进实施教育数字化平台战略,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汇聚优质数字化资源,打造智能化、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体系。
新高教集团也在发力数字化建设。该公司在截至2022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中提到,集团进一步升级智能云教学平台,采用云计算技术,为师生提供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体验;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教学管理与质量检测体系;整合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提供全沉浸式训练学习项目等。
中汇集团也在公告中提到:“在疫情常态化下,线上教育变得非常有价值,未来本集团的学历及非学历职业教育业务发展亦会采用线下和线上高效结合的教学方式。”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非学历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考试培训两大市场。近年来,职业技能培训受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力市场人才素质提升需求的影响,发展迅速。同时,在公务员、教师、研究生等扩招影响下,职业培训近几年来成为热潮。
新京报记者 冯琪
编辑 杨菲菲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