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留下时光、记录发展
《新闻夜班车》微访谈将着眼摄影作品
追寻40年常州发展历程
今天我们来看《光影四十年》系列报道第四篇
《知识改变命运》

大屏幕上的这组照片是否让电视机前的您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
1977年的寒冬对知识青年来说是最温暖的“春天”,随着高考的恢复,各类教育事业也重获新生,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常州走在了全国前列。

毕鉴忠 摄影师
原常州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教研员

照片的拍摄者毕鉴忠是一名老教育人。 1978年,21岁的毕鉴忠以茅山林场知青的身份考取南京师范学院常州师资专科,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一寸光阴一寸金,毕鉴忠和同学们勤学苦练,毕业后都走上了三寸讲台。在普通教育全面恢复的同时,改革开放的春风也让各类求知渠道不断苏醒。1991年,毕鉴忠调入刚成立不久的常州市刘国钧职教中心,这所初生的学校当时风头正健,开创了全国第一个城市职教中心办学模式,新颖的实训理念让之前一直在普通高中工作的毕鉴忠大开眼界,忍不住用相机捕捉有趣的教学场景。

进入21世纪,国家教育部发出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到“经济发达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当时这项极具前瞻性的国家课题就落到了常州刘国钧职教中心肩上。毕鉴忠拍摄的这张照片记录了开题会在学校举行的情景,“综合高中”的设想让与会者个个心潮澎湃。

1999年刘国钧职教中心首届综合高中共招收94人,形成了以普通高中教学计划为基础,又提供技能选修的复合型培养模式。首届学生中74人选择参加全国高考,本科录取率达36.1%,专科录取率100%,还有一部分人取得中专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直接就业。

首届学生的良好表现极大鼓舞了师生,刘国钧职教中心的“综合高中”连办14年,直到2010年后,随着中高职衔接试点工作的展开才逐渐停止。

想学习,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在毕鉴忠的照片里,一批80年代常州工农教育初中文化复习课本也格外显眼,改革开放后常州成人教育的发展势头之猛,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千载读书地,现代学习城,从校园到企业到家庭。学习成为常州人的一种生活方式,2007年到2008年,武进区和钟楼区接连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 和“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称号。当时在钟楼区教育局分管成人教育的徐澄范,忆起社区自创的几个学习品牌,仍颇为自豪。



同时,改革开放后诞生的“广播电视大学”独辟蹊径,开创了“远程教育”惠民的新模式,常州“电大”也成了成人教育中一块响当当的牌子,为城市发展各条战线培养了大批人才,现任刘国钧高职校校长刘维俭就曾在“电大”留下了7年的任职生涯。

到2018年,常州全市建成开放大学4所、老年大学8所、社区培训学院7所;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现全覆盖,成为苏南唯一率先全部达标城市;2016年在全省民生幸福“六大体系”建设监测中,常州终身教育体系名列全省第一。



CBS新闻中心记者: 冯叶 江斌
CBS融媒中心编辑:尤琳娜
上一篇:常州市教育培训事业发展情况通报
下一篇:江苏省常州市卫生学校招生办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