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殡仪馆3000份骨灰无人认领 已无处安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合肥殡仪馆3000份骨灰无人认领 已无处安放
新安晚报 安徽网(www.ahwang.cn)讯 合肥男子刘成(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了寄存在殡仪馆的母亲的骨灰,终于在数十年后让母亲入土为安。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合肥市殡仪馆,还有近3000份骨灰无人认领。无处安放,成了保存这些骨灰的最大难题。
案例 偶然机会找回母亲骨灰
刘成今年30多岁,在他7岁时,母亲去世,他和弟弟跟随父亲生活。这些年一直有件事情压在他的心头:母亲一直没能入土为安。
“他母亲去世时他还小,家里的事情也不清楚,后来长大成人了,父亲却得了老年痴呆,想问母亲的事情也问不出来。”据合肥市殡仪馆工作人员介绍,去年的一天,刘成到殡仪馆参加一场告别仪式,又想起了寻找母亲骨灰的事。他在停车场拦下一名工作人员,询问是否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恰巧我们已经把无人认领的骨灰盒都整体编号后输入了电脑,就带着他到办公室查找。”
没想到,刘成报出母亲的名字后,竟然在数据库中检索到了相关信息。“一核对,经办人就是他父亲。”随后,按照编号,工作人员在存放室找到了骨灰盒。“就是这个!”看到骨灰盒后,刘成放声大哭起来,原来骨灰盒上印有母亲的照片。当天,刘成就办理了手续,认领了母亲的骨灰盒。
探访 仓库里摆放着1300多例
在合肥市殡仪馆一处偏僻的角落,有一间仓库,专门用于存放部分无人认领的骨灰盒。
拉开厚重的卷闸门,仓库里整齐排列着四五个铁架子,架子上摆满了贴着编号的骨灰盒。记者注意到,这些骨灰盒样式各异,大部分是木质盒子,有的盒子上还贴有照片。由于年代久远,不少盒子已经变色。
“单单是这里就有1300多个,都是超过十年没有人认领的。”据合肥市殡葬管理处业务科科长汪强胜介绍,最早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还有不少七八十年代的,加上十年内的,殡仪馆现保存着近3000个无人认领骨灰盒。“没地存放,是现在最大的难题。”汪强胜说,现在公祭堂已经放不下了,只能把超过十年的转移到仓库。
苦恼 多种途径依然难以解决
汪强胜告诉记者,2013年,他们将所有无人认领骨灰盒建立了数据库,相关信息输入电脑,方便查询。同时,也向社会呼吁过,“陆续也有人来认领,但不是特别多。年代久远的,可能家人都已经不在了,也可能搬到外地了,也可能当年的存放证丢失了,原因比较复杂。”
这些年,殡仪馆工作人员也试图寻找这些逝者的亲属,但留存的大部分信息都已经失效。“早年间只有地址,合肥发展这么快,很多地址都对不上,电话号码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才陆续有的。”据悉,还有很多经办人不是亲属,而是单位的人,现在有的单位甚至都没有了。
据介绍,殡仪馆也曾想过通过社区或公安部门寻找,“但怕亲属觉得这是在泄露他们的隐私,也只能作罢。”
呼吁 亲属能够尽快前来认领
据介绍,目前针对无人认领的骨灰盒,并没有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如何处理。“从目前情况看,年代久远的即便没有人来认领,我们也不能随便处理。”不过,民政部门也制定了一些惠民政策,同时呼吁亲属能够来认领骨灰盒。
汪强胜介绍,目前骨灰寄存在殡仪馆第一年是免费的,第二年开始收费。如果贫困家庭担心存放多年的费用问题,可以酌情处理。如果是担心没有墓地安葬,可以选择生态葬,委托殡仪馆代为处理。“比如草地葬、江葬等。”汪强胜说,目前合肥市针对江葬是由政府买单,亲属不用花钱,还可以出席江葬仪式。
王黎晨 新安晚报 安徽网记者 吴碧琦 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