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选了一条最难的路?
文 /游石
广州新增新冠本土感染者数字,来到新高。
11月8日,来自广东卫健委的消息: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1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263例,另有118例本土无症状转确诊病例。
这个数据让许多人为广州捏了一把汗。
因为进入11月,广州疫情就给人一种“来势汹汹”的感觉。11月1日,新增338例;2日,新增406例;3日,579例;4日,803例;5日,1325例……显然,疫情仍在发展之中,远未迎来拐点。
换成许多城市,一定已是严阵以待、如临大敌了。不过,令人意外的是,许多广州人的朋友圈此前却是另一番场景:该吃吃,该喝喝,好像疫情和他们根本没啥关系。
现在,广州疫情封控终于升级——从7日起,越秀、黄埔、番禺、南沙、从化等多区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越秀已暂停堂食服务。
防疫优等生的广州,何以至此?
不能不说,11月7日开始,广州疫情的舆情就开始“反转”了。
就在这一天前,网上还有雪花般的文章宣扬广州战疫优秀。有人说,面对奥密克戎新毒株,广州依然淡定;还有人说,广州兼容了深圳模式和上海模式的优点,规避了对方的缺点,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准防控路线。
话音刚落,广州疫情开始升级。海珠区强化社会面疫情防控措施;白云区调整风险区域;花都区公布重点场所;增城区部分区域实施临时管控……其中,海珠区发文承认“我区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并决定全区范围内严控人员流动,市民原则上“非必要不外出”,封控时间延续至11月11日24时。
至此,舆情从一片鼓掌反转到另外一面,对广州科学防控的质疑多了起来。
有人说,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如一开始就严格封控,不至于疫情“扩张”成现在局面;还有人讽刺之前的广州是不作为,是想躺赢;甚至有人担忧,广州是想把上海的路,再趟一遍……
持续不断增长的确诊数据,似乎佐证了部分质疑者的看法。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来看广州的病例分布。
就6日确诊病例来说,其中105例是在集中隔离观察人员中发现,17例是在居家隔离人员中发现,社会面为零。
从无症状感染者来说,1028例集中在集中隔离场所,726例在居家隔离人员中发现,13例发现于高风险区域,2例在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排查中发现,社会面为8例。
相比于11月5日的社会面9例来说,并没有“显著增加”,显然不能得出广州疫情失控的结论。相反,绝大多数新增数据都是在集中隔离或闭环管理范围内发现,说明广州的防控篱笆,扎得还是较为牢靠的。
在疫情尚未退却的当前,或许应该这样评价:广州战疫,既非之前叫好者所说的那么乐观,但也绝非唱衰者吐槽的那么拉垮。
这,才应该是广州科学防控的真实情况。
评判一件事的成败,一定要基于客观情况,多维度审视,才能得出公允的结论。
先说此次疫情面临的最新奥密克戎变异毒株。
其R0值已经进化到18.6,通俗说就是平均1个感染者能够传染18个人,比目前已知传染力最强的麻疹还厉害。其中郑州发生的一个案例是,两个人同时上厕所,仅仅擦肩而过,另一人就被感染。还有确诊患者没戴口罩经过一个宾馆,另一人80秒后经过此处,就被感染。
在这种情况下,奥密克戎的“破防力”大大加强,让人防不胜防。本轮疫情中个别城市“中招”,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就与新毒株的传染性增强大有关系。
而除了病毒升级,广州还面临其他城市少有的特殊情形。
广州是一线城市,持续面临着多重压力。疫情可以通过港口、航空、铁路、公路货运,从四面八方,“攻”向广州。人口方面,广州人口超过1800万,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广州还保留着大面积的城中村,其居住密度高,让感染风险成倍增加。
以此次情况比较严峻的海珠区凤阳街道为例,正是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地,约一平方公里的面积,集中了约10万外来人口,5200多家服装和纺织企业。
其极高的人口密度,自然给了病毒“破防”最佳环境。
从时间点看,11月5日至11月6日,还是广州成人高考时间,今年报考人数有14.57万人,这又为广州整体防控提供了难题。
广州是怎么做的?
实际上,早在4日新闻发布会上,广州便坦陈:正面临疫情三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紧急态势下,广州运转了3.1万人,进行有序转运隔离。
与此同步,全市粮油肉菜供应、生活超市,餐饮类企业等都保持正常运行,确保大家吃饭没有后顾之忧。
即使在封控的海珠区,每户每天安排1人分时有序外出,购买生活物资,或领取无接触式配送物资。对于重点防控区域的海珠区,门店的肉蛋、米面粮油、蔬菜供给量竟达到了平时的3到4倍。
对于城中村地域特点,还采取了“电瓶车送到点、手推车送到栋、人手送上门”的方式配送。
对于那些线上不方便购物的居民,海珠区则在管控区内采取“政府派发爱心包”的工作机制,每两天向每名居民派送一袋爱心物资包。
对于疫情期间需要就诊的病人,广州也考虑到了。
在疫情发布会上,广州卫健委副主任张屹说,疫情防控期间,只要与人民生命有关的,要不惜代价不讲条件,优先治病救人。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广州还为市民提供了24小时心理援助。
这样细致入微的考量,难怪疫情严峻之下,广州却鲜有“意外负面事件”而被顶上热搜。
说句实在话,防疫是为了民生,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工作需求和看病需要也是民生,广州显然是面对诸多难题时,想尽可能达成一个平衡。
这无疑是当前舆论下,最容易“两头不讨好”的一条路。
什么是精准防控、动态清零?
不是绝对没有疫情,也不是要立竿见影地归零。上海等曾被誉为抗疫优等生的城市,被奥密克戎击破之后,很多人认为“一刀切”“顶格处置”才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很多人对“动态清零”这种既“费神”又“见效慢”且有被突破“风险”的防疫模式产生了怀疑。
在这种情况下,广州依然能坚持科学、理性,不随意升级防控措施,无疑需要巨大勇气。
很多人忘记了这样的常识:没有一成不变的“对手”,也便不能有一成不变的战法。
随着病毒的升级,科学防疫的模式和打法,也必然要有针对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调整防控的节奏,如何调配资源,在抗疫和民生需要之间运筹帷幄,需要经验的积累,需要智慧的探索。何况任何从零开始的体系化建设,没有三五年都很难基本成型,而面对新冠这样的新事物,各城市的科学防疫探索只能算作“刚刚上路”。从未成体系到建成基础,从体系基本成型到日臻完善,每一步都绕不开“犯错”的成本。
相比之下,采取 “一刀切”,随意扩大封控区域,粗暴战疫或许能够“立竿见影”,却也断送了科学防疫进步的可能性,并激发了更多民生问题,甚至为紧急情况下的生命损失埋下隐患。面对一轮又一轮病毒的侵袭,如果总抱定“盲目封控”思路,为了防疫而防疫,恰恰背离了守护民生的初衷。11月5日,国家疾控局点名批评郑州、大庆等地“层层加码”、随意扩大封控区域等问题,不正是说明中央对这种简单粗暴战疫模式的及时纠偏吗?
就此来说,“防控被迫升级”的广州等城市的探索,恰恰是可贵的。它客观呈现了科学防疫的真实情境,战疫的艰巨与复杂性,却也启发了更多未来如何优化应对策略的思考,为下一步改进防控措施,提供了镜鉴。
与此同时,值得关注的是,最近许多权威平台也发布了科普信息,引导人们更加理性地认知疫情,减少面对奥密克戎的不必要恐慌。比如《健康时报》报道,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称“新冠后遗症的症状绝大多数都是短暂的,而且症状轻微”。据郑州市卫生健康委表示,新冠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可防可治不可怕,不用过于惊慌。
这是一个科学面对疫情的态度,可见严格防控还是为了避免出现大规模传播的医疗挤兑。可控的疫情,才是精准防控的目标。
不唱高调,不取巧,不偷懒,实实在在做事,这是广州乃至于广东过去四十年崛起的秘诀。带着这样经验走下去,我们就终能迎来趟过疫情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