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包罗万象。
体验江南,
可以歌唱,可以吟诵,可以触摸,可以雕刻……
我们即将推出江南文化艺术体验工作坊系列课程,
用多种互动参与方式,
带您感受不同的江南风俗与风物。
- 本期活动 -
① 江南古歌
②昆曲与江南
③江南藏书
活动详情及报名信息请见下文
01 江南古歌
古歌之“古”,既有古曲、古诗词、古文字,亦有古老、久远之意。以古琴曲、古器乐曲之韵,配以当代室内乐编制,弥其新生。再现古旋律的精妙构成,诗经、先秦散文、唐诗宋词的经典之美。
活动主题
唱古歌,忆江南
活动时间
2020年8月2日(周日)
10:00-12:00(学生场)
*限6-14岁儿童参加,需1位家长陪同
14:00-16:00(成人场)
活动场地
上海博物馆观众活动中心
活动讲师
小草
半度音乐联合创始人、歌者
芣苡乐队创建者及主唱
自2010年开始,小草结合自身歌者身份和半度聚集的音乐制作资源,将一批优秀器乐曲、少数民族歌谣等古曲,配以古诗词古文字作为唱词,用现代编曲和人声来演绎,即“古歌”,为这些古雅的旋律找到它们在现代生活中的位置。出版有个人演唱专辑《琴歌》《古歌》。其“古歌”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活动内容
1 | 介绍什么是古歌 |
2 | 从曲调、唱腔、地域人文等方面介绍古歌与江南的关系 |
3 | 江南古歌,跟江南音乐相关的器乐曲改编的古歌,音乐分享和介绍 |
02 昆曲与江南
明清江南是当时中国的时尚中心,造园、书画、收藏诸般雅事之外,读小说、听曲艺、看戏曲之类的文化生活亦独领风骚,形成海内效尤的江南style。明代晚期,苏州地区的昆山腔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剧种,风靡南北。
活动主题
赏昆曲
活动时间
2020年8月9日(周日)
谭许亚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蒋诗佳 上海昆剧团优秀青年演员
谭许亚,工小生,师承昆曲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蔡正仁、周志刚、王泰祺等,京剧表演名家周清明、王世明、王凯等,表演沉稳洒脱大方唱腔细腻婉转,擅演剧目昆曲名剧《牡丹亭》《玉簪记》《西厢记》《寻亲记》,昆曲折子戏《楼会》《湖楼》《望乡》《写状》《亭会》《断桥》《夜祭》《藏舟》《小宴》,曾获中国戏曲红梅奖优秀表演奖,2011年曾赴日本参加交流演出获得好评。
蒋诗佳,主工闺门旦兼正旦等。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昆剧演员本科班,在校师承王英姿,又得华文漪、张静娴、王芝泉、张洵澎、张继青、朱晓瑜等众多昆剧名家亲授。擅演剧目《牡丹亭》《玉簪记》;《长生殿·小宴》《白蛇传·断桥》《贩马记·写状》《西楼记·楼会》《凤凰山·赠剑》《白兔记·养子》《彩楼记·评雪辨踪》《西游记·认子》《醉杨妃》等。13岁出演“新人版”牡丹亭,饰演杜丽娘。2006年荣获第十届中国戏曲“小梅花”金奖。2014年主演新编昆剧大戏《偶人记》,饰演紫霞仙姑。
景德镇窑青花五彩西厢人物故事图觚
清 顺治(1644—1661年)
上海博物馆藏
活动内容
初步了解昆曲知识,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点。通过欣赏、感受、学唱《牡丹亭·游园》片段,感受昆曲的博大精深,唤起大家对昆曲的热爱和学习昆曲的兴趣。
1、训练气息和发声方法
2、咬字纠音训练
3、试唱旋律
4、完成“皂罗袍”曲牌演唱
03 江南藏书
江南文化之盛,体现之一便是深厚的著书、刻书、印书、藏书文化。江南是文献之邦,明清时期涌现出许多闻名天下的藏书楼,对中国文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活动主题
一枚藏书票
活动时间
2020年8月16日(周日)
10:00-12:00(学生场)
*限10-15岁儿童参加,需1位家长陪同
李汪强
廿四节气丨手艺学堂 讲师
专注缠绕工艺、版画方面
的课程研究及产品开发
拥有百场美术馆公益课程的授课经验
活动内容
江南好,一半好在文秀典雅的士人之风、诗书传世无数。爱读书的你,一定不能错过这枚别致的小点缀:藏书票。藏书票(Bookplate),其实是版画的一种,民国时期传入中国,成为为藏书宣誓主权、用艺术的方式装点书籍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次活动我们选取的江南展中一件元代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为参考,这件器物出土于上海青浦的任仁发家族墓,盒面图案表现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元 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
藏书票样稿
报名须知
① 活动分为上、下午场。上午场为学生场,限儿童参加(需1名家长陪同),一个预约号对应一组家庭(2人);下午场为成人场,一个预约号限一名成人。
- 注 -
活动“江南古歌”及“昆曲与江南”学生场,限6-14岁儿童参加
活动“江南藏书”学生场,限10-15岁儿童参加(活动手作难度较大)
② 预约观众凭本人手机预约码、本人有效身份证,出示本人“随申码”绿码、经测量体温后,儿童亦需出示“随申码”绿码并测量体温,后通过安检依次进入观众活动中心(上海博物馆北门外西侧下沉式广场进入)。
③ 进场后请按工作人员的指示就坐,保持距离,全程戴好口罩。
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上一篇:学习古琴常见问题答疑
下一篇:海珠举行首届岭南古琴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