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之夜故事演讲者陈东:以“异乡人”的眼光,保持着对城市的新鲜感
7月1日晚,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指导,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覔书店及城市主流媒体联合主办的2023首届“深圳之夜”第三站佛山站演讲分享会在佛山王府井紫薇港正式拉开帷幕。
以下是大乾艺术发起人、青云文社研究所联合发起人陈东演讲的主要内容:
大家好,我是陈东。我是一位专注于地方观察与书写的艺术工作者,从天津美院毕业至今在深圳生活了24年。我熟悉这里的大街和小巷,以及这二十多年里的变化,行走在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角落,我的肉身也成为了深圳的GPS。但一直以来我没有“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感觉,反而一直有一个外来者、闯入者的感觉,我还会以这种身份的角度去观察它、发现它、 描摹它,有一种亲近也有一种疏离。我成为了一个“异乡人”,也发现了更多的“异乡人”。
2013年,我与同事在虔贞女校遗址修复和博物馆落成过程中发现了深圳最早的历史影像。这批影像现藏于瑞士巴色差会档案馆,这是一批在19世纪来华的“异乡人”,他们所记录下来的深圳以及整个广东客家地区的影像。百年前拍下这些照片的,或是教师、或是医生,也有可能是画家、建筑师,甚至是他们的家眷,所拍摄的内容也都是纯粹的生活记录:挑水、舂米、涤物、嫁娶、闲坐、杂耍......细细碎碎、有滋有味的日子和浓浓的烟火气,之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影像,甚至可以说,我们将深圳可⻅到的影像历史向前挖掘至了1891年。
我们后来又发现了另一位“异乡人”,这一位是我在河南博物院、陕西大华工业遗址博物馆的展览中呈现的摄影师——哈里森·福尔曼,也就是电影《1942》中的那位真正的美国摄影师,他也是著名的《西行漫记》一书的作者,在他漫长的中国拍摄中,我们发现了他在1949年所记录的深圳罗湖桥和中英街。当然我也发现了日军侵华时期的影像,这里清晰地印刷着“深圳”“国境线”以及“罗湖桥”等字眼。紧接着,我还发现了长期与我们合作的马格南摄影师在1959年、1973年记录的深圳,还有好朋友DJ Clark的妈妈在1962年从香港新界拍摄的深圳......
通过“异乡人”的眼光,让我逐渐清晰了本来的历史想象或者可以说是打破了别人为我们描摹的历史。
在另一个由我组织的长期项目“深圳城区影像节”中,我更坚定了在策划中一定要增加关于本地的创作单元。所以我每年都会邀请一些国外的优秀摄影师、艺术家、策展人和评论家以一种新的视角来观察深圳,以一种更加多元的形式,形成了一 批新的“异乡人”作品,呈现在深圳过去这些年狂飙突进的城市化浪潮中被忽略乃至被遮蔽的多样性。
2019年,我把对这个城市的观察以及近十余年来对“异乡人”的作品积累,研究,梳理、整辑为多个面向的展览《影像-历史-城市:1891-2020》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展出。展览策划同期,我也希望可以展开更为开阔的历史研究与实验书写,将深圳放在中国和世界不断变化的现场中,所以与学者肖剑一起,力图拓宽展览中的内容,通过大量的田野与口述,从历史、图像、政经和人 文活动等多角度来展开对深圳历史的多维度的认知,希望可以由 此对深圳的未来开启更具想象力的可能性空间。
对深圳文化的深耕与探索,让我逐渐开始把深圳看成是我的第二故乡。
直到2017 年来到珠三角,频繁地往来顺德,我又重新成为了一个“异乡人”:地理上的迥异,与已经熟悉并视为第二故乡的深圳差异很大,语言、风俗乃至饮食上的区别都很明显。这种新鲜感驱使我想要改变并区别于以往的工作方法,挖掘顺德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文化精神和产生新的公共链接成为了我们新的探索主题,比如青云文社。我们是这么描述这个主体的初衷的:今天,一个个曾经高度自洽的小地缘文明正面临失衡、扭曲乃至崩裂,在顺德这片物产丰美的平原上,地方文化同样遭受了严重的创伤,并仍在经历变革中的外部世界的不断冲击,但令人可喜的是,文明的余脉在乡村与城市间自行葳蕤生光,已然消逝于巨浪之下的⻘云文社,以及⻘云文社在将近400 年中对顺德乃至珠三角起到的作 用与影响。
以一个“异乡人”的角度,钩沉、梳理⻘云文社在历史中的碎片,就成为了我进入顺德的首要工作。我着迷,着迷于创造了这片土地上文明的先行实践,着迷于这个鲜活的样本曾经是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地区的缩影。我继而依旧保持一种“异乡人”的敏锐,思考如何接续这段历史在这片土地上造就的文明,也成为了后来的工作:通过一个个“文化活体”的观察与书写,以更多的媒介形式来呈现。
上周还在沸腾的珠三角,游走活跃了近月的老⻰舟也在最近这些天重新回到了河涌的淤泥中。把“龙”作为观察和书写的对象,是我以⻘云文社的名义、也是继《隐没的⻘云文社》之后在顺德及珠三角展开的工作实践。邀请了不同的艺术家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包括绘画、木刻、影像、声音、装置......等形式,在顺德⻰舟博物馆中呈现了首次也是唯一一次的以珠三角⻰舟制造与存续为主题的展览。继续这个主题,我又邀请了不同学科、地区和媒介的十多位学者、艺术家,用时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走访、书写珠三角的所有“⻰”,也在今年三月正式出版。其中涉及三水、南海、顺德、番禺、⻩埔、古劳、中堂、增城......还有香港,包括所有的⻰舟厂、⻰头雕刻、⻰母庙、⻰的舞蹈和音乐......通过食物,我们以⻘云文社在历史中对本地食物的形成与影响为线索,展开了顺德美食博物馆构建,对⻘云文社实际控制家族——清晖园中消失的食谱进行还原;与中央美院合作,以沉浸艺术的手法还原了已经被认定的世界灌溉工程 遗产的桑基⻥塘;走访了百十位具有影响力的大厨,也包括主持过数十次国宴的宗师级大厨以及很多美食技艺非遗传承人......。也根据陈梦因的著作,首次将“顺德菜”作为粤菜四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提出来......
把自己作为“异乡人”,是一种工作方法。在抽离的视角之中,会重新看见之前不曾看见的;而艺术为现实展开了另一种新的解读,鲜活之外,又让自己重新冷静地去面对地方。这种冷与热的交替,贯穿了我从家乡到深圳再到顺德的全部旅程。
来源|晶报APP
记者:谢晨星
摄影:高雷
编辑:陈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