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学霸父亲的场景教育实验:在家开国学课、敬听课
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每位父母都是超人,为孩子编织围栏、披荆斩棘,父母为孩子的每次用心良苦,都值得被记录和分享。
《像我这样的父母》是教育媒体“家长123”推出的系列访谈栏目,旨在记录和分享那些平凡而伟大的父母,以及他们的用心良苦。
05期 北京 | Toomz
Toomz 是我的朋友,名校毕业,有过数年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高知高职的儒男。如今 Toomz 也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女儿7岁,在北京某私立小学上二年级;儿子5岁,正上幼儿园大班。
与大多数中国父母一样,Toomz 夫妇生活的重心基本都在孩子身上,为把孩子养育成人,耗费了巨大心血。不过,这位学霸爸爸历来反对填鸭式教育,为人父后,为孩子的教育精心打造成一套“场景式教育实验”。他将解释称,学校构建了以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场景,自己构建的则是以技能和习惯为主的生活场景。
Toomz 分享他的教育理念说,“让学校的归学校,让家庭的归家庭”。自己最重要的是做好家长的角色,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在课堂教育上介入太深,“知识点的问题应该让孩子回到课堂上去解决。知识是需要的,但没必要着急,佛系一点,后续都能追上。”
“场景教育实验”现在开展得有声有色,细聊下来会发现他有着一套独到的教育认知和体系。家长123整理如下:
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
很多人都认为,为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容置辩,其实“父母”这个角色不是简单的事情。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父母的角色代表着责任和爱,想把所有能够给予的都给孩子,包括好的教育条件,好的生活环境,甚至知识、经验、技能等等,我们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必将按照我们预想的样子成长,尤其是在成绩至上的潮流中,我们总是优先关注孩子的分数,或者那些吸人眼球的表现。
这里面存在不少误区,也可以说是“如何为人父母”的误区。我们都知道,完整的人格和自我生存能力很重要,但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偏废了某些方面。光盯着学习教育、补习班了。
人的成长是被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条线所引导所培养,最终会殊途同归或者都是为了成长为一个健康健全于社会有益的人。在少年时候,学校与家庭是主要的培养成长场景,互相是相辅相成,我认为不能是一样的,学校以知识为核心,是硬币的一面,那么家庭则应该培养类似技能和习惯为核心,是硬币的另外一面。
我想构建的是“场景教育”,场景的意思是,所培养的东西是当下和未来需要的。如果你发现当下用不到,但其实未来有用,那么你需要想办法打造一个让孩子用到这个技能的场景。
比如英语口语。一直以来,我在思考为什么哑巴英语的现象,我出国工作多年,深有体会。在国外,我最先学会以及真正学会的英语,是那些不得不用的英语,比如问路、工作、发邮件、会议等。
把孩子放在英语环境就会学会,进一步去思考,其实孩子最早学会的是跟小朋友互动之类的交际语言。为什么看了好多年美剧,但还是听不懂了,很简单,因为你看了字幕,人的技能只有不得不使用,不用就无法实现需求,才能真正被锻炼起来,有字幕,就没有这样的场景了。
所以,没有国外的场景,怎么慢慢学会英语。我就在家庭搭建这样的环境,我们跟孩子约定,零食、电视,只能用英语才能获得。我发现,孩子就会真正掌握这些最基本交流。未来,就逐步将这些扩张到更多的生活场景中去。
“敬听课”:家长重视规则,孩子才会重视
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看,父母是指引,是权威。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触探和挑战父母权威边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很容易领会什么该做,该怎样做,什么不该做。
有些人会认为自己知识一般,教授不了孩子,这种认知是不对的,父母的权威不是建立懂得多上,而是建立在规则和秩序之上。孩子有孩子需要遵守的秩序和规则,父母也有需要遵守的秩序和规则。父母的角色做好了,孩子的角色才有可能做好。
比如在辅导作业的时候,最容易没有秩序,父母容易吼叫、愤怒、批评,而实际上大家都明白,愤怒和批评往往并不能解决问题,至少不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其实,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是有很多规则的,毛巾挂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喝水,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非常明确。但往往到了家里就变得无序了,什么都放开了。家里不用像学校那么高度有序,但不能无序,适当的家庭规则和秩序,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学校的教育提供了一个启发,那就是各种各样的“课”,这是将培养内容封装在一个高度秩序化、模式化时间段里。有开头有结束有时间表。
虽然我也认同,家庭教育是润物细无声,随处一言一行都是家教。但小孩的家庭教育也需要一定的“课”这样的工具。比如,我希望定期和孩子进行一些做事做人上的引导和沟通,以及带着孩子读一读传统启蒙文学。所以,我建立了敬听课。小孩子从学校里建立了对“课”的体验和认知。
这个课程取名“敬听课”,源自《三字经》中的“父母教,须敬听”,我们专门辟出了上课时间,特别买了一个铃铛当上课铃;专门安排了座位,父母坐哪儿,孩子坐哪儿,都约定好,有上课的感觉;每次20分钟至半小时,有头有尾。
课上会讨论学校有趣的事,也讨论哪些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孩子可以随时发言,但发言要举手,这是规则。在这里面,孩子有孩子的角色,父母有父母的角色,你重视这个事,孩子就会觉得很重要。
在敬听课里,我会跟孩子讨论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迟到、拖沓、东西摆放无序等等。比如我跟孩子约定了整理作业的规则:
1、检查桌子,保证作业的时候桌上没有其他干扰物;
2、书放整齐,保证作业过程郑重其事;
3、收拾东西,做完作业后将所有物品回归到原来的位置。
也会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礼仪和与人交流的方式。比如周末或者节假日,会让孩子问候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一开始孩子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有抗拒,不好意思,但结合着学习和做作业的名义,孩子就会很积极地去做、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亲人、关爱、尊重和礼貌。
我们一路坚持下来,这些看似程序性的规定动作,逐渐形成了习惯,即使不去提醒,孩子也会按照这个步骤来完成。类似的包括早晨起来刷牙、吃饭,到点了他就会自然去做。
我始终坚信,一个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学校课堂所不能代替的。与孩子学习成绩相比,我们当前使劲的重心,在前者。
要强调的是,规则肯定不是越多越好,孩子是非常发散的,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被规则给框住了。
家庭教育要重视国学
可能大家都感觉到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一点从教材的变化中就可以看出来。也有人说,人口红利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中国高速发展了几十年,成绩斐然,现在人口红利逐渐式微,下一个高速发展的发动机将会是文化红利。
我始终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中必有道理。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是我们学习的根基,能让人找到生活的主线,能找到孩子的角色认识,能帮助孩子更好理解父母、兄妹的角色认知,也可以熏陶个人的才华。
传统文化或者说国学,是我们学习的根基,能让人找到生活的主线,能找到孩子的角色认识,能帮助孩子更好理解父母、兄妹的角色认知,也可以熏陶个人的才华。传统文化的论证更严谨,更具有思辨素养。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一个完整的、饱满的人,我有这种朦胧的感觉。
我们给传统文化的学习定了一门课,叫国学课,目前在进行启蒙内容的学习,基本每天晚上都督促孩子读声律启蒙,两个孩子都完成了10多篇文章的背诵,感觉颇有成效。
国学课是我们继“敬听课”之外,在家开设的两门课之一,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得很活跃。在国学课的范畴内,也会教给孩子一些简单的礼仪和与人交流的方式。比如周末或者节假日,会让孩子问候爷爷奶奶或者亲戚朋友,一开始孩子做这些事的时候会有抗拒,不好意思,但结合着学习和做作业的名义,孩子就会很积极地去做、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够体会亲人、关爱、尊重和礼貌。
国学课和敬听课我们都会进行录音,一方面是记录成果,另外一方面是想留个纪念,未来孩子长大了,可以有东西让其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个认知,这对我们和孩子都将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