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中的”冷”思考
2016年6月5日,上海“觉群少儿国学堂”举行结业典礼,小学员们齐聚当地玉佛禅寺,行谢师礼、展书画习作、演示诵读等,感恩老师及家长。(图片来源:中新社)
【综合报道】20世纪90年代,国学热兴起,“读经运动”勃兴。十年前,读经热进入高潮,全中国近百家读经学堂雨后春笋般建立,大批少年离开体制教育,进入读经学堂求学,结果多以失败告终。近几年,在《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综艺节目的带动之下,国学热度再次上升。中小学诵读国学经典,大学增设国学课程,国学研修班……各种国学教育轮番上演,曾经辉煌的国学,很难说是成为了一种商品化的教育,还是披着教育外衣的商品。国学“热”中亟待一番“冷”思考。
昔日读经少年今何在?
以儒学为中心的“国学热”始于20世纪90年代,彼时,台湾学者王财贵在大陆宣讲并建立起一套名为“老实大量读经”的“理论体系”,自言以培养圣贤为目的,以全日制读经为手段。彼时,正值国学热兴起,王财贵的理论获得大量信众支持。
北京《新京报》报道,2016年8月12日,在济南家中,说起儿子读经这9年,郑惟生的母亲李璇感到迷茫,为什么这条开局充满希望的读经之路,最终偏离了正轨?2008年,郑惟生在山东师大附小上四年级,他从小爱看书,但作文成绩老是上不去。在李璇眼里,儿子上学是在受罪,而受罪的根源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
一天,学校发了一张光盘,是台湾学者王财贵的演讲。王财贵,台中教育大学教授,1994年在台湾发起“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运动,随后来到大陆宣讲。历经20年,他一手缔造了“老实大量读经”思想体系。而这个体系被大量拥趸所追捧。演讲中,王财贵描述了李璇一直梦寐以求的愿景——教育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只要通过简单的读经,就能将孩子塑造成大才。
受其影响,李璇给儿子办了退学手续,送到了北京一家读经学堂。
和李璇一样,更多的家长并未读过经典,他们有个朴素的想法:学堂里“不仅教知识,也教做人”。
2008年,江苏常州,读经学堂“吉祥之家”成了李淑敏母亲心中,拯救叛逆女儿的救命稻草。不只是李淑敏,这个学堂里招的20多个孩子,大多是因为不听话被送过去的。说是读经学堂,其实这更像所谓的“问题少年救助所”。
对郑惟生来说,读经生涯的正式开端,是2009年,母亲嫌北京的学堂太宽松,把他送进河北承德山中的新学堂。但郑惟生觉得,此后日子变得难熬起来。他说,最难克服的并不是生活的艰苦,而是求学的困惑。这里说是读经学堂,实际上是佛家的道场,堂主信仰佛教“净土宗”,宗教化极强。
郑惟生背诵的经典,虽然也包括四书五经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是净土宗的佛经。老师要求学生要“销落妄想”,以“禅定”的状态来背经。佛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别行疏抄》,全书14万字。郑惟生背了整整一年。他记得,一位老师要求学生学《弟子规》,全天劳作,一天擦桌子200遍;另一位老师则笃信佛法,要求全天背经。两人争起来,吵得不可开交。
此外,学堂里有大量藏书,但大部分都被明令禁止阅读。如《史记》、《曾国藩家书》等都是禁书,理由就是老师反复强调这些书“增长所知障”,禁止读书是为了“培养清净心”。2015年,郑惟生终于下定决心,准备自考。自考、艺考,回到体制教育,这也是大多数读经孩子最后选择的路。
同郑惟生一样,在学堂读经数年后,李淑敏也选择了离开。说起201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旁听过的两节课,她眉飞色舞。“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文学的美,是这么多年我听过的,最浪漫、最感动的课程。”
李淑敏想起自己曾在读经学堂里摇头晃脑地背诵过,“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十年里,她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却在大学课堂里,真切地触摸到了。这意味有些讽刺。
近几年,在大陆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的带动之下,国学再度走热。除了常见的青少年儿童国学班之外,培训机构还把触角伸向了成人。国学研修班、“国学总裁班”等随处可见。
“其实很多东西就是了解个大概,真正学进去的不多。主要是许多公司的老总都在学,课听不听无所谓,但是得报这么一个班,才会显得‘合群’。”近日,在北京某“国学总裁班”一名学员如是说。
国学复兴不成反受伤
目前,国学“热”中各种乱象频出,亟待一番“冷”思考。究竟何为国学?又该如何来学习国学?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朝晖指出,国学作为中国固有之学问,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实在是各说各话,无法统一,大体来说分三种:一、典型的理解:以儒学为中心的学问。比如中国现代思想家、理学家马一浮先生将国学理解为六艺之学及其延伸;鲁迅老师章太炎先生在《国学讲演录》中从小学、经学、子学、史学、文学等五方面来概括国学;现代学者如方克立将国学理解为四部及其相关之学,更全面些。
二、把国学理解为以儒、道、释为主体,兼及诸子百家的学问。更宽泛些,指中国古代从先秦至明清的主要学术思想流派,包括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汉学等,以钱穆为典型。
三、民间最宽泛的理解,则把国学当作“中华传统文化”的同义词。诸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气功太极、茶道饮食、戏曲舞蹈、中医科技等等,凡是中国古代的文化,统统叫做国学,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箩筐了。
总之,如今人们在使用“国学”这一概念时,采取的是各取所需的态度。这也使得国学渐渐变味。在物质生活条件改进的条件下,人们希望能改进生活质量,比如茶道、烹饪、养生等方面的传统生活方式近年大行其道,就是因为不少人觉得,这些可以使他们活得更健康长寿。这些都可以打着“国学”的旗号来进行。
而一些企业家、管理人员对国学基本上一窍不通,但热衷于国学的所谓权谋之道,他们听说历史上的鬼谷子、孙子、李世民等人如何出奇招、高招、怪招,创造了神奇的功效,纷纷效仿之。
还有一些人并不是真的热爱国学或懂得国学,但是觉得家里放几部国学经典,身上穿一身汉服唐装,脸上养几撮黑长胡须,嘴里吐几句“之乎者也”,就算有文化、有品味了。在一个崇尚消费的时代,国学也是人们消费的对象;在一个人心浮躁的年代,国学也被浮躁地利用了。
北京中青网的一篇评论指出,近年来,国学的声誉渐渐走上了下坡路。从臭名昭著的“女德”班,到孙楠一家远赴徐州追逐的“华夏学宫”,公众对这些打着“国学”旗号胡作非为的机构的厌恶之情,是显而易见的。经受过时间和历史考验的国学,原本不乏真知灼见。更不用说,国学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多么博大精深。然而,一系列负面事件正在扭曲人们对国学的印象。久而久之,国学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播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方朝晖亦表示,现在社会上有许多江湖术士开办的国学会所、国学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中,有诸如读经班、“全校齐读弟子规”、入校时举行入泮礼、拜孔子等一系列与国学有关的行为。对于这些现象,要一分为二地看。比如让孩子们读读百家姓、千家诗、《论语》等经典,没有什么不好;让中学生、大学生多读一些国学经典,也是有价值的,毕竟那些经典之所以不朽,正因为其中有永恒的价值。
但是另一方面,要看到其中的盲区。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没有古人的精神、缺乏古人的境界,盲目地追求形式,崇尚风雅,是不可能真正培养出国学人才的。结果读经变成了和尚念经,培训变成了挣钱机器。一味追求外在效应,迎合大众趣味,只能把国学教育低俗化。这不是在复兴国学,而是伤害国学。(完)
上一篇:少儿国学培训入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