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江区,学生们在书画室练习书法。
江海区小学使用的国学教材。
国学教育近年已走进学校课堂。
文/图 记者严建广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今后,这些为人熟悉的《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内容将不仅让孩子们来学,江门的成年人也将参与学习。
记者昨天从江门市文明办、江门市文广新局等方面获悉,今年,江门市将启动国学普及工程,其中,今年内,将在江门全市建8所国学堂,各学堂建立一支由教师、民间手工艺传承人或其他社会人士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开展国学教育,全市年龄在5周岁以上的市民都可以参加学习。
规划:年内建8所国学堂
记者昨天从相关方面获悉,今天,江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单位将在陈白沙纪念馆举行2016年江门市国学普及工程启动暨国学堂开讲仪式,标志着江门倡导全民学国学工程正式启动。
记者获悉,按照国学普及工程计划,今年内,江门全市将完成建设8所国学堂,其中,江门市直1所,设在陈白沙祠,四市三区也将各建成1所国学堂。
据相关方面人士介绍,此举是为了推进江门市国学普及工程建设,建设国学学习阵地,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社会,传承演绎传统国学,陶冶广大人民群众道德情操,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江门侨乡特色的传播中华传统国学、美学,展示传统文化的阵地。
记者获悉,按照规划,国学堂将设在各市、区城区范围内人流相对密集的地区,优先选择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文物保护单位,适当考虑周边的卫生、交通环境,便于市民参与;课程设计将按照标配课程加特色课程的模式来进行国学堂的课程设计,标配课程包括:经典诵读、礼仪课、书法课、武术课;特色课程可根据各地的地域特点和师资力量进行设计,例如:国画、民乐(粤剧)、文物鉴赏、传统手工等。此外,国学堂的老师将由教师、民间手工艺传承人或其他社会人士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组成,人数不少于6人。
根据安排,各国学堂将保证每月至少开二次课,授课规模至少保证30人以上,不设听课门槛,所有年龄在5岁以上市民均可参与。
民声:关键是“礼义廉耻”教育
对于江门要在全市建设国学堂,开展全民国学教育,记者随机采访市民发现,多数受访者对此表示支持,认为很有必要对市民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我觉得国学教育的重点是‘礼义廉耻’教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做好事被讹,商家为了赚钱制假造假,甚至谋财害命,这都是人们没有礼义廉耻的缘故,没有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市民吕先生表示,“不仅小孩要学,大人更要学,还应该想办法让他们去做。”
“国学的很多内容是教人为善,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关爱他人;”某幼儿园的老师曾女士说,“这些东西都非常好,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但是,现在的社会从成人到孩子,都缺失这些教育,更缺失这些行为,应该让大家来学习,来这样做。”
观点:国学教育不要“变味”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重视,国学教育也从以前的民间重视转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国学热也持续不断。
对于江门市大力建设国学堂,倡导全民学国学的做法,受访的国学爱好者和教育者纷纷表示赞同;不过,也有人士表示,重视国学教育没错,但是,一定要注意方法和措施,不要让国学教育“变了味”。
江门从事国学教育培训的鲜先生建议,国学教育者本身要精通国学,不能只会字面上的理解国学精髓;此外,也不能把国学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只需要读几本国学书籍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为人处事中做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国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