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教育业态中,国学是极具亮点的,同时也是近两年很有争议的教育话题。2008年,西安有近700家私塾形式的少儿国学培训,目前仅剩十几家,这样的滑坡不仅仅是国学热的降温,同时也是少儿国学培训市场一次又一次洗牌的结果。尽管如此,在看似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少儿国学培训依然面临困境。
知识点
国故、国粹和国学是什么关系
国故,本国固有的学术与文化(多指语言文字、文学、历史等)。
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们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国粹有很多,其中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并涵盖各历史时期文化精髓的学术。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国立学校,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关于“国故”、“国粹”与“国学”之关系,“国故”一词包含着中国固有的历史与文化之全体,所指范围最为宽泛;而其中之精华者称“国粹,所以”国粹“所指范围小于国故,乃国故之一部分;以国故为研究对象之学问,称“国故学”,简称“国学”。“国学”可大致理解为“国故学”之简称,“国故”与“国学”有相通之处。但仔细探讨,二者又有区别。前者主要表述客观存在之旧物,而后者则已升华为主观能动之学术追求。
近700家到10多家
西安专业国学培训机构缩水
闫莉莉是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逻辑与语言函授大学国学高级研究班负责人兼导师,被称为“国学姐姐”,同时她也有着自己对少儿国学培训方面的尝试,有很大发言权的她对华商报记者介绍了西安市场上少儿国学培训的演变过程,“2008年的时候,西安地区有近700家民间私塾性质的儿童国学培训机构,最小的就是一个私塾里一个老师对一两个孩子。抱着琴、吃素、鞠躬,教学形式化比较严重。”
2008年国学培训的井喷并不是偶然的,于丹讲《论语》大红大紫,彼时,国学热特别夸张,很多人从那个时候才开始接触这个行业,“当时台湾的王财贵搞国学培训,3-13岁孩子,只读经,不解经,主要利用这个阶段孩子的记忆力。”但看似挺好的发端,但并没有收到好的效果。尤为奇怪的是,这种学习方式似乎带来了反作用,甚至这些学了国学的孩子比没有学国学的孩子还没礼貌,所以带来了一股不好的风潮,影响了后面一段时间的发展,也印证了在少儿国学培训市场的演变过程中,一些教育方式的不科学。
在“国学培训热”一步步深入人们生活的同时,鱼龙混杂的乱象依然存在,机构不规范、师资薄弱是主要问题。闫莉莉表示,从2008年国学最热时的近700家私塾发展到目前,“现在专业做私塾类型培训的,西安有不到20家。”这也反应了市场的一种清醒和少儿国学急缺优质培训人才和环境的现状。
国学教什么、怎样教,比较难把握
华商报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尽管私塾不多,但总体上,目前西安国学儿童培训机构还是挺多的,有书法、国画、读经、古琴、艺术类的,甚至还有学古法射箭的,但解读文史典籍这种模式较少。
有人认为,大部分解读经典文史典籍类型的培训属于“国故”(本国固有的学术与文化)范畴,更像是教授国故的一个机构。闫莉莉认为,单纯地说,这样的方式作为一种文化体验也很不错,可以作为当时文化场景的一种再现,但对孩子来说,还是育德育人为先,艺术修养为辅,在学习过程中以看孩子在成长中需要什么。
“我看到很多孩子现在在学中医,但不能只学中医,不能只学古法射箭,将这些东西过度推崇是不对的。如果说孩子在校园教育中已经非常棒,课余再去搞这个就很好。国学培训不能超越或取代应试教育而独立存在。”闫莉莉认为,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目前困扰国学培训的另一个问题。
此外,西安某少儿国学培训机构负责人胡峰也表示,目前市场的现状就是:“大家对于国学教育对孩子成长价值的作用有认可,但国学内容庞杂,到底选择什么内容去教?用什么方式去教?这都是一个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对于胡峰所言,闫莉莉和她的团队也比较认可。
市场鱼龙混杂
培训机构经营不乐观
闫莉莉向华商报记者介绍道,目前西安的少儿国学培训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是:“读经(阅读经典国学文本典籍)+书法”的培训模式;第二则是“读经+自考”的模式;第三种,以国画为主的培训模式;第四种,即根据孩子的个人情况去订制国学学习内容的模式。除了这四种目前存活的专业少儿国学培训模式之外,还有很多综合性少儿培训机构也都会把国学作为“亮点”,还有一种比较脱离应试的,就是进入师傅带弟子的自然传授模式,但很少。
“其实,大部分少儿培训机构中都有国学栏目,专业做这个的却不多。”闫莉莉表示。说到培训模式和培训机构为什么会在这些年中越做越困难,闫莉莉认为,还是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楚,“有国学培训机构为了应对市场,将应试教育和国学相结合,大部分教学内容是读经,快要考试时集中突击,中考和高考以通过为目的,给孩子的环境和教育全部围绕传统国学来做。国学和应试中间那结合的一点完全是为了孩子将来的出路,但可能孩子的出路也并不算很宽。所以,基于生存考虑,导致专业机构越来越少。”
目前存活下来的专业国学培训机构,盈利能力都很一般,发展上都不乐观,“一开始市场定价很高,是因为国学显得很高大上。很多做国学培训的人原本是做其他培训和教育的,只是找出了国学中的某一个卖点去运营。高度很高的机构缺乏市场运营手段,高度一般的没有办法做好内容、做好国学培训的精髓,这就比较尴尬了。后来很多家长不接受了。家长不认了,培训机构就惨了。现在价位下来了,但依然生存艰难,因为国学不算是主流的培训。”
闫莉莉还表示,孩子学国学的适合时间、有精力的时间,恰恰是学前,“娃在幼儿园可以接触大量的诗词,学一点经典,同时配合家庭教育,双管齐下效果就比较好。”而由于西安发展和探索少儿国学形式的人比较少,因此导致国学收益速度和很多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较为缓慢。
>>专家观点
国学增加的是孩子的“慧力”
针对少儿国学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国学深有研究且在国学培训方面也有着一定经验的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对华商报记者表示:“国学热是一个好事和大趋势,是一种文化回归,儒释道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参天大树’,儒家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说成是事态关系;道家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说成是生态关系;佛家讲究的是人与人心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心态关系。合起来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意识到了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古代的蒙学理念和现在的不同在于,它认为孩子是家长的老师,而现在的少儿国学培训以及人们对于这个行业的认识中,其实是缺失这一点的。”李醉说道。
为什么说孩子是家长的老师呢?李醉认为,过去的蒙学体系认为,人的黄金年代不是青壮年,而是婴幼儿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接受天地信息的能量最强。“现在的很多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于经典的记忆和学习能力其实是高于很多成人的。“经史子集”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对大脑有一个‘武装’,孩子的精神世界从小就开始变得丰富了,而一个精神世界不够丰富的人,从小就丧失了和自然对话的能力,现在我们很多家长和教育体系在孩子最黄金的年龄给孩子灌输了一种貌似建立善恶观,但实则非常无聊无用的东西。两者相比,显然,学习过国学的孩子在智力开发上要强于没有学习国学的孩子。”李醉对华商报记者表示。
现实中的一种情况是,现在聪明的孩子多了,智慧的孩子少了,这是因为现在人所理解的智慧和古人不同,李醉拿出“智”和“慧”两个字来讲解,“智从字面上就是看到、知道阳光下的所有东西,这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事,看到和简单学习就可以了。但慧不同,从字面上,慧是极大丰富的内心。而国学就会给孩子带来这种慧,可是一种真实和童真,国学教育可以打开孩子的心智,增加孩子的慧力而不是智力。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幼儿教育的目的所在。”
谈到目前少儿国学培训市场的现状,李醉认为,现在的国学班正规的少,大部分流于形式,形式大于内容,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的培养甚至比孩子的培养更紧迫。“很多国学培训机构太急功近利。国学中蕴含着孩子的‘立命’之学,会让孩子受益终生。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感那么浅薄。”
此外,家长虽然内心非常渴求让孩子学国学,也去了好的机构学习了,可孩子终归要回归正常生活中,但由于家里没有国学的氛围,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国学机构里学完之后,但回到家里得不到延续,没有内容和他进行匹配。因此,李醉也呼吁大家重视少儿国学教育,并以智慧之眼让孩子学到真东西。
数理化或被人工智能替代
但国学不会
尽管少儿国学培训市场存在种种问题,但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依然备受关注。国学该学,如何去学才是真正问题。
对少儿国学培训有着业界深厚从业经验的胡峰认为,未来市场如何变化的可能性不好去判断确定,但关注幼儿身心发展需求不变,“在国家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综合型国学培训、创新型国学培训可能要比传统的国学培训更能生存下来。”胡峰说道。
“少儿国学培训的主要劣势在于,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少儿国学培训不是刚需,家长对此不算很热心,或者热心的不多。而优势则在于,在国家文化复兴大背景下,提高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儿童国学培训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符合趋势和潮流的,同时,国学培训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素质、智商和情商。”胡峰对华商报记者表示。
展望未来,胡峰认为,从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角度上,因为人工智能的涌现,数理化的机械性学习模式,或者说数理化作为知识转化成生产力的方式可能最终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人的智商、情商、素质和想象力这些东西,是人工智能领域无可替代的,特别是寻找快乐的能力,“孩子寻找快乐的能力不会被替代,而国学教育最大的能力就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慢慢感受这些东西,可以教给孩子们拥有这些东西的能力。”胡峰告诉华商报记者。 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