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护士|温医大附一院蔡晓丹:冲在危急重症最前线
编者按:
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倾力为患者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她们坚守南丁格尔誓言,生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内涵。
护士职业,平凡而神圣。2019年5月12日,是第108个国际护士节。浙江新闻客户端温州频道推出温州护士系列报道,讲述护士故事,展现护士仁心仁术的形象。
【护士简介】
蔡晓丹,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ICU二支部书记,兼任温州市护理学会重症学组副组长,浙江省成人ICU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温州基地主要负责人之一。曾先后9次被评为医院优秀支部书记和先进护士长,并被授予“温州市医德模范”“温州市百姓心目中好护士”等荣誉。
坚守重症监护护理工作21年,从一名普通护士到优秀护士长,蔡晓丹始终以南丁格尔精神激励自己。每一次抢救病人,她都像个无畏的战士全心投入,“全力以赴,是医护人员的自觉反应”,她说。
冲在危急重症护理的最前线
温医大附一院ICU床位多达65张,年收治患者2200余人,且收治的都是病种复杂、病情危急的患者,工作节奏快、压力大,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甲流、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治工作中,蔡晓丹总是不顾一切冲在第一线,经常在完全封闭的负压病房中,穿戴完全密封的隔离防护服,连续高强度工作10小时以上;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她常常主动放弃休息,认真安排事故伤员的救护工作,带领全科护士尽职尽责,帮助患者康复。此外,医院ICU还承担着温州地区器官捐献的接送和监护任务,无论晚上多晚、地方多么偏远,只要接到任务,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捐献现场,负责院前抢救和转运,为器官移植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与此同时,为更好服务患者,她总是不断吸取新知识,钻研新业务。她曾率先在省内开展监护室B超导引下POWER-PICC置管技术,降低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她徒手鼻肠管留置成功率达到95%以上,降低了重症患者胃内返流的发生率。此外,她致力于“家庭ICU”的延续性护理,连续6年不间断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支持和上门提供护理服务。
由于表现出色,蔡晓丹多次受邀在全国危重症年会、省、市会议上进行行业技术交流,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一二级论文10来篇,主持和参与卫生局课题11项,开展的《全数字化监护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项目,为危重患者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
不仅护理水平突出,蔡晓丹在护理管理上也是与时俱进。2013年开始,她致力于科室护理亚专科团队的建设,先后成立了呼吸治疗团队、CRRT团队、B超引导下的PICC置管团队、镇痛镇静团队、压伤造口团队等10个亚专科,在掌握重症护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人人有专长,带动并促进人才的发展。2016年,她又率先在全院实现护理质控中心敏感质量指标及目标管理,正确收集十余项敏感质量指标,让管理者“以数据说话”,提供科学管理的切入点,加强过程监控,推动科室及医院护理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发展。
担任护士长6年来,蔡晓丹坚持每天提前上班,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下班后时间加强巡视病房,实行连续性的质量监督,及时掌握危重患者的病情动态变化和临床护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手把手带动整个科室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判断思维。她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个别人的优点我还没有发现而已,所以我们要给每位同事发光发亮的机会”,她说。
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她是同事的好姐妹,更是患者的贴心人。监护室实行封闭式管理,患者的一切治疗和生活护理都由监护室护士负责,多年来,蔡晓丹坚持中午下病房和护工一起为患者提供洗澡、洗头、泡脚等生活护理,并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提出了给气管插管无法言语的患者制作沟通牌,给昏迷病人播放MP3音乐唤醒等一系列暖心举措。
为满足患者更多需求,在她的带领下,全科青年人员组成“天使心愿”青年志愿者团队,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轮流深入病房,开展“安全自护”“健康心灵”“应急救护”“关爱支持”的“四站式”的志愿服务,给需要的患者做心理疏导和早期功能锻炼,受到家属一致好评。
为拉近和家属的距离,她带领科室护士定期举行“心愿墙”“微沟通”等多渠道健康宣教,每月2次的家属沟通见面会,及时了解家属所需,听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并创新护理服务理念,并提出家属陪护室的建立、床旁结算方式的不断更新、一次性护理包的购买等措施,真正实现让患者家属“最多跑一次”。
近两年,蔡晓丹创立的“让生命不再孤单”优质护理服务品牌,在医院护理品牌建设比赛中连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此外,她还积极投身公益服务,深入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大拇指在行动”“小手拉大手”“应急救援知识进学校”“爱心捐献”等形式多样的志愿帮扶活动,惠及周边群众达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