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悠长“假期”和网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适应正常上课的学习模式呢?学业能否跟得上呢?这些问题背后,或多或少会让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其实,作为家长不仅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还需要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的心理状态,及时发觉孩子心理的变化,成为可谈心、可依赖的知心家人。日前,就有家长反映,儿子在读六年级,本身对学习不算自觉。疫情期间,他每天都需要父母去督促下才完成,学习态度变得更加懒散。为此,家长们很担心孩子升初中之后的生活,开始不断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强调不读书的后果,以后考不到好的学校,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好的生活等等。也许是说的次数比较多,现在家长把话说一半,孩子就直接把下一句说出来,似乎很懂这些道理。但在行为上,却不见孩子的改变,学习上依然懒散,缺乏主动性,似乎比之前更加不重视学习了。
问题一:每个人从小都会面对成绩、升学、名校、未来的话题,家长该如何与自家的孩子谈论这些话题。针对上述的案例,家长如何避免这些话题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呢?
一、避免心理上的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上强或者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其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同一种意思的话语,家长在一定时间内只表达一到两次,不要反复唠叨,避免超限效应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二、家长的关注点应更多在孩子身上,而不是仅仅在成绩和名校上。家长要提供一个容器的作用,稳定涵容。让孩子明白,不论自己做得如何,父母始终是无条件的爱自己。马斯洛说,“人最终不是被浇筑成或塑造成人的或教育成人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容许或帮助他使自己的潜能现实化,而不是现实环境的潜能。环境并不赋予人潜能或智能,是人自身以萌芽或胚胎的形态具有这些潜能。”三、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向着理想中的自己而努力,而不是努力变成“别人家的好孩子”。
问题二: 针对上述案例,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如何做,既能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对未来的影响,提高孩子在学习的积极性。请专家具体说出一些案例吗?
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正面管教。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让孩子明白每天的基本学习任务和吃饭喝水一样必须完成。帮忙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小困难譬如加强网课自律,减少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孩子上网课的干扰。有的家长习惯在家里指挥孩子,“你快去刷牙”、“你快去写作业啊”,说话的语气常常没有任何温度。其实这个时候,也可以和孩子建立一些心灵的链接。譬如跟孩子说,咱们一起去刷牙吧,看看谁刷得又快又好,刷完牙给咱们的牙齿拍个大头贴。想催促孩子去写作业的时候可以说,今天的作业有没有特别有意思的智力题啊,打开课本找找,考一考你老爸怎么样?很多时候,孩子拖拉不去学习或者不去做某事,可能也是在潜意识里用拖拉的方式获取父母的关注从而和父母进行情感链接。
二、学会有效地称赞孩子。称赞孩子做出努力的特定行为,而不是称赞孩子达到的结果。有些孩子长大以后特别渴望成功同时又特别害怕失败,就是因为小时候失败的时候他们不被看见和安抚。
三、帮助孩子树立主人翁意识,避免孩子形成“帮父母吃饭,为父母读书考试”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譬如,孩子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环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培训班和自己喜欢的辅导老师。家长过度的包办,会让孩子丧失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人生实践的主动性。
四、帮助孩子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制定弹性的学习目标。让孩子的计划是可以实施的,学习量是可以承受的,学习和娱乐可以双赢而不是互损。超纲的学习内容可以在家长的适当辅导下进行,切忌让孩子单打独斗,很容易挫败孩子的自信心。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状态及时修正孩子学习目标。一般可以定三个目标。最高目标、中等目标和保底目标。让孩子在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也能实现保底目标,从而不至于自信心受挫。有一个上中学孩子,疫期复学后两周就跑回家跟妈妈说自己不想参加月考,想休学一年。后来,妈妈和咨询师朋友探讨,最后发现是因为疫期孩子在家上网课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家长给孩子定的考试目标太高,因为孩子的表姐考上了清华,孩子父母又是高学历。于是这个妈妈重新跟孩子制定了有弹性的三个学习目标,最后孩子就乖乖回去寄宿学校了。
五、学会欣赏孩子,发掘孩子的“例外”。有的家长特别严格,总觉得孩子这里没做好那里也没做好,一开口就只说孩子的不足,亲子关系很难融洽。当孩子有做得好的时候和做得好的地方,一定要不吝啬地给予回应、肯定和鼓励。被父母“看见”是孩子非常重要的心理需求。有个20岁的女孩说,我小时候很顽皮,经常让妈妈操心皱眉。三四岁的样子,有一次我在别人家里做客。我爬上了钢琴凳乱摸琴键,我一边按一边扭头看,我看到妈妈在门外居然笑了。于是后来再大一点,我就去学钢琴了,后来考上音乐学院。另外一个11岁的小女孩说,我的小提琴已经考过八级了,但是我不想再学了。因为我妈妈每次只摸着我的考级证书眉开眼笑,却从来没有摸过我按弦手上的茧子。
六、家长自己做到言传身教。当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家长不要在旁边刷手机玩电脑。建议家长阅读纸质书籍,让孩子感觉到家庭的学习氛围。
七、和孩子一起阅读名人励志故事和富有人生哲理的童话故事。谈到学习重要性可以引用故事中的人物,更具说服力。
问题三: 请专家具体举例,分享一些亲子活动,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加强与孩子的互动。
亲子活动一:我的情绪我来画 一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可以请孩子拿出画笔和纸,请孩子画出自己熟悉的形状,并涂上代表心情的颜色。譬如,有一个孩子画了三个不同颜色的甜甜圈,分别是蓝色、红色、绿色。蓝色甜甜圈最小,孩子说早上排队去接水的时候被人不小心推了一下,新鞋子弄脏了,当时不开心,但是第二节课就忘记了。红色甜甜圈最大,孩子说今天得了“阅读之星”的奖状,觉得很兴奋很开心,中午午休都没睡着。绿色甜甜圈是放学的时候,科学老师给每个同学发了三颗日葵种子,孩子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作为家长一开始可以跟孩子一起画,把大人的情绪画出来和孩子一起分享。如果,晚上时间不够,也可以睡前躺在床上和孩子聊聊当天的情绪色彩图,通过“我的情绪我来话”来促进亲子沟通和情绪减压。
亲子活动二:巧用家庭中的材料创造亲子乐园。有心陪孩子的父母会发现,只要不过度限制孩子,孩子在家庭中天然会营造游戏空间。有一次,我网购了一箱土鸡蛋,当我把鸡蛋全部拣出来以后,两个孩子对纸箱里半箱糠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们用小手摸了又摸,还撒到地上。我索性就把糠麸倒在了地上。于是二年级的姐姐和幼儿园的妹妹,玩起了“雪地游戏”和“下蛋游戏”。而我装作对她们的“雪球”好怕的样子,最后妈妈和孩子都玩得很开心。她们平时还会在家里睡在纸箱做的“山洞”里,用木板“搭桥”等,作为家长需要认真看护和适当参与就好。当然收尾工作,家长往往得是主力。至于户外,可以玩的就更多了。我家孩子特别喜欢和爸爸去玩户外的水上挑战闯关项目,即使只是爬山,孩子上小学以后也可能突然从某个小土坡上直接“坐滑滑梯”滑下来让你措手不及,家长不必惊慌,可好好享受与孩子玩乐的过程。
小希老师原创文章,原文于2020年6月7日首次发表在《信息时报》亲子家园专栏中。
上一篇:才艺培养之乐器的选择
下一篇:管乐队的组建与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