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苦孩子不知少年宫的样子”,这是网上关于童年记忆的一个典故。很多80后、90后,经历了时代的巨大变迁,儿时与现在有着很大变化,所以更容易怀旧。
可即便是同一代人,也有不同命运。条件优越的学生,一起讨论着练琴时偷懒被家长发现的尴尬;而条件差的同学,却连回忆都显得很苍白,不知少年宫里什么样。他们为人父母后,往往把这份缺失补偿给后代。
学音乐、舞蹈是智商税?教师劝普通家庭别报兴趣班
一方面家庭经济水平有大幅度提升,另一面很多家长也是基于上代人培养观念的缺失,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仅在考试上内卷,兴趣班也铺天盖地。
比如笔者老家只是小城市,但你能发现小学生中“会这会那”的绝不占少数。一名工薪家长可能月薪也就3千多,但200元一节的课程却从来不缺生源。
可见这代人对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有多少执着。家境稍微宽松些的,可能会让学生同时学习好几种课外兴趣班。
有位老师在网上却说了不同的想法,他直言:普通家庭别拿兴趣班太当回事,尤其是艺术类的,比如音乐、舞蹈,对这种家庭就是“智商税”。
老师希望家长清楚,培养艺术生想要获得回报,前期要靠“砸钱”。别以为精打细算送子女学钢琴、学街舞,以后就能像明星那样拿着高薪到处表演。
普通人家培养后代,就是要看教育投入的“性价比”,让他们努力做好功课、考名校,这才是最有可能获得回报的路径。
家长难以认同,穷孩子不配吗?理由有点“扎心”
这位老师的想法,其实以前也有一位知名老师从另一个角度提及过。他当时谈到的只针对普通家庭的男生,因为男子以后要靠工作收入来定义成功。
一个男生没有体面的职业和收入,会唱歌、会跳舞,在外界眼里反而成为无用的笑柄。但女生有点才艺,即使家庭条件一般,也有可能因此获得优势。
不过,无论男生还是女生,老师们对报名兴趣班的劝退逻辑,都遭到了很多家长的“炮轰”。首先,老师想象的初衷跟家长的真实意图,就存在不对称。
家境普通的父母,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并非像老师说的希望他们出名。不过是在条件允许时,尽量让子女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差距太大。技多不压人,谁说以后肯定用不上呢?
其次,工薪阶层为生存已经很辛苦了,这代家长很清楚,阶层流动很难。正因如此,把希望全寄托于学科考试,才显得太守旧。
让子女去兴趣班学点喜欢的东西,课余时间有一门爱好来舒缓压力、获得一点点美好和希望,这也不配吗?以后工作和生活里遇到挫折,也许这才是让他们滋养精神的方法。
当然,老师那样讲,是依据一些现实总结出的可能性。理由有点扎心,有些同学出身普通家庭,因为喜欢了这些文艺培养,变得矫情。家长又没本事在成年后提供优越生活,会让后代与自己的真实生活格格不入。
普通家庭的学生,同样渴望发展爱好,但要有以下原则
笔者认为,家长和老师对兴趣班报以不同态度,本质上并非是兴趣班的争议,而是普通家庭如何培养后代的课题。
不计代价、不考虑未来一味地“富养”,以致后期没有回报,弄得家长和学生都处境艰难;这是老师担心的结果。
家长的考虑则是满足后代对培养爱好的需求,只要自己不至于特别贫困,应该尽力支持。很多人觉得自身在某方面是有天赋的,苦于小时未得到家长的培养,现在只能做低级劳动。
普通家庭的学生可以发展爱好,只是更需要理性和原则而已。家长筛选时,相比数量更要重视质量。让学生稍作体验后,自选一个最喜欢的方向深入学习。
同行内,不同兴趣班的风格和收费标准差异也很大。普通家庭最好追求性价比,别被花里胡哨的形式吸引。例如,真正学习国学,不穿汉服也能学;练好跆拳道,不一定要举办仪式。
还有以“留学夏令营”为名义的出国旅游等,那些看起来比较光鲜体面,但价格不菲的活动,还是留给对学费不敏感的富裕家庭吧。普通家长让学生早点学会甄别,未见得是坏事。
【话题】你认为普通家庭如何选择兴趣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