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消协发布今年第1号消费警示
寒假来临,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家长在各大教育培训班中挑花了眼。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也瞅准了时机,打出“免费试学”“一对一名师助阵”“亲子体验教育”等各种广告来吸引家长报班。但来自市消协受理的投诉表明,学校办学资质低劣、广告夸大宣传、报名容易开课难等问题,已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去年9月,常州市民曹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跆拳道培训班。报名时,商家作出了一大堆承诺,可孩子去学习时才发现,教练换了一个又一个,上课时间一改再改,如今,索性无限期停了课。找商家讨说法,商家也是含含糊糊,给不出具体解决措施。除了孩子的教育培训班存在问题,一些成人培训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去年6月,祝女士在钟楼区一教育机构花3080元报了一个会计培训班,直至去年12月,该机构都不安排开课。祝女士失去了耐心,找商家要求退款,但遭到拒绝。
昨天,常州市消协发布今年第1号消费警示:教育培训陷阱多,报班之前请三思。
首先要注意核查培训主体资格和办学资质。消费者在选择培训机构时应查看相应证照,尤其要看清许可证上明示的办学地点、办学范围等内容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办学许可证是不是在有效期内。
其次,不要轻信虚假宣传,防止钓鱼式消费。一些培训机构为了招揽生源,肆意夸大培训效果,夸大老师资质、能力,甚至开设短期、低价的培训班,或者免费体验课程来吸引消费者。等消费者报名后却态度骤变,那时想退款已万分困难。所以,消费者在报名培训前,应该多方打听该教育机构的口碑,也可向已经接受教育培训服务孩子的家长咨询实际情况,了解清楚后再报名。
此外,注意保留消费凭证和承诺等证据。为了吸引顾客,培训机构常常会作出很多承诺,涉及开课时间、上课老师、结课考试等方面,但事后又赖掉或者不承认。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要求培训机构将口头承诺一并写进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保留好消费凭证,一旦发生消费争议,便于维权。
(庄奕 肖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