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美术教师洪耀伟当班主任20多年:让每个孩子被“看见”
班里有位男生学习基础较弱,虽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正确率很低,孩子对未来失去了自信。作为班主任兼美术老师,洪耀伟发现男孩在美术方面很有天分,鼓励他发挥特长。起初,家长并不支持孩子学美术,面对不一样的教育观,洪耀伟尝试与家长沟通,带着任课教师一起家访,最终取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他辅导孩子画画,自费带孩子走进美术馆、博物馆开阔眼界。初中毕业时,男孩进入心仪的艺术中专,后来又到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深造,如今成为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今晚(11月26日)2022“特级教师开课啦”第七讲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浦江一中美术教师、德育特教教师洪耀伟做了20多年班主任,他围绕“生活融教育”、“陪伴促成长”、“家校社齐助力”等进行分享,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者要看见“每一个”,针对不同特质的孩子,尊重差异,挖掘潜能,实现孩子的自我迭代和幸福成长。
“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主办,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上海教育电视台承办。主办方表示,将把“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活动打造成为“服务民生需求、弘扬师德师风、传播先进理念”的教育文化品牌。
【善于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洪耀伟分享了一个和女儿的故事。有一天,他和女儿在江边的小公园游玩,路边零散地堆着一些鹅卵石。临走时,孩子捡了好几块。女儿说:“爸爸,你是美术老师,有没有想过在这些石头上画画?”回到家,父女俩迫不及待地试验,用水粉颜料画,整体效果不错。通过和孩子一起在石头上画画,他深有感触:孩子不就像一块块形状各异、各具特色的石头吗?如果把他们从一块块普通的石头变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就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生命,接受他们本来的样貌,尊重和理解他们的不同,依据他们各自特点用心描绘、用爱刻画。
“教育源于生活,教育需要生活,教育更是为了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瞬间,既是我们深思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应该把握的教育契机。”今年浦江一中运动会中,洪耀伟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责任与荣誉。全班有23位同学报名参加各项比赛,仍有9位同学没有参赛。他组织没有参赛的同学负责后勤工作,有的照顾运动员,有的打扫卫生。赛后总结时,他请同学们思考:在运动会中,你做了些什么?自我评价如何?有的同学积极参赛,斩获佳绩,有的同学奋勇拼搏,虽然没有获奖,但精神可嘉,还有的同学没有参赛,但服务同学,为运动员加油,是集体最好的服务者和啦啦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集体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人都是集体建设的参与者,集体荣誉属于每一位同学,提升孩子们的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教育契机比比皆是。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关键节点,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积极引导,在孩子不断扩大的生活世界中,用生活中的资源,帮助他们适应生活、适应社会,提升以责任感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品质。”洪耀伟说。
【有效陪伴是艺术更是技术】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也是最好的教育。对于陪伴的理解,我们常常会陷入误区而不自知。“陪伴不等于只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等于看管陪同孩子,也不等于控制命令孩子。真正的陪伴,应该是有效陪伴,既保证充足的陪伴时间,又满足孩子的精神需要,开展有效沟通与交流。”
在洪耀伟担任班主任的20多年里,他发现有些孩子学习方面有畏难情绪,比如:作业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通过调查了解,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没有掌握,课上没有听懂,确实不会做,所以只能空着。该怎么办?后来,他和老师利用放学后的一段时间进行陪伴。除了陪伴之外,还成立志愿者服务队,每天一些学有余力的孩子自愿留下来轮流担任志愿者,如果同学有疑问,志愿者就会答疑解惑;如果没有问题,志愿者就自己学习、做作业。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这种陪伴很有针对性,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他看来,有效陪伴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技术。有效陪伴的内核是尊重、理解和关爱,要避免简单粗暴的方式,将尊重、理解和关爱注入教师的行为中,尊重孩子的年龄特征、所思所想和精神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将心中的爱寻求正确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言传身教中浸润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真正成为他自己。
【家校社协同让“1+1+1>3”】
家校社协同育人,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在有些孩子最缺的不是学习指导,而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意识和精神。如何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给予学生指导?他把目光放到学校外、社区里。学校附近有个大型卖场,他想利用暑期带孩子们在这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当一次“志愿者”。起初,部分家长不是很理解:天气炎热,为什么还要搞社会实践?当他把活动方案和意图发到家长群,经过耐心解释说明,许多家长踊跃报名参加。有的孩子和家长在大型卖场的交通要道发放自己设计的安全漫画手册,有的在电梯旁引导人们文明乘梯,有的在停车场整理手推车,还有的在卖场内整理商品……孩子和家长的出色表现,得到卖场负责人和顾客的一致肯定,活动也得到家长和孩子的认同。不少孩子把这次经历写到周记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亲子关系、志愿服务、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思考。家校社协同,让“1+1+1>3”。
针对不同孩子,需要家长、学校、老师一起“因材施教”,用心观察,尊重学生的不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扬长补短,表扬他们每一点进步,让他们在点滴进步中收获希望、重拾自信。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资源,给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品尝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才艺,更重要的是对自身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以及对未来成长的一份期待,在家校社的联动中,走在更为广阔的世界中,最终找到成人成才之路。“在平时教育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联合社会资源,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配合老师和学校,增进协同育人的效果。从生活点滴入手,做孩子的良师益友,潜移默化,温润心灵,点亮生命。用尊重、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助力孩子成长。虽然这个过程可能很漫长,需要我们一起学习,带着温情、爱和智慧,静待花开。”洪耀伟说。
【新闻链接·下期预告】
主题八:格物致知,慧则通,专则精
主讲:物理特级教师 於丰
於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教师,上海市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担任上海市高中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曾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上海市教学能手、上海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
讲课时间:11月27日
(以上实际内容、日期和时间,以电视台播出为准)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朱瓅
本文图片来源:邵竞 制图、上海教育电视台提供
来源:作者:许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