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昨晚,杭州日报一篇题为《杭州男子从殡仪馆打来电话:能不能写写我们的天才儿子》的文章悄然刷屏。就有多位心理和教育专业的同行给我发来的短信探讨,想听听我的看法。当然,我跟大多数看过这篇文章的读者一样,金性勇老人的家庭遭遇让我难过,“双相精感障碍”患者“天才儿子”金晓宇的成长故事令我很心痛。同时,作为一名心理教育工作者,我想提醒读者朋友把它当作一个“知音体”家庭故事而不是精神科专业诊断或心理科普、心理咨询札记来读。
(一)有关报道的原文及社会影响有三点:
通篇文章里,我看到的事实只有17点:1,2021年11月11日,晓宇去世的母亲在杭州殡仪馆火化;2,哥哥晓天因疫情在国外回不来;3,父母金性勇拨通了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的电话;4,晓宇因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正在杭州七院住院接受治疗;5,晓宇一家常住杭州,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哥哥四口人;6,晓宇6岁因被小伙伴玩具枪打中左眼晶体碎了;7,晓宇高中辍学在家,时常破坏家里的电器,比如,冰箱等;8,考入树人大学一年的晓宇因“犯病”被退学回家;9,晓宇自学拿到杭州大学英语系自考毕业证;10,晓宇第一次自杀未遂;11,晓宇被诊断为躁郁症(又名双相情感障碍);1992年起,父母每年都会送晓宇住院接受精神科医生治疗;12,1993年晓宇获得第一台电脑 ;13,2010年晓宇接受母亲南大同学建议开放翻译美国作家安德烈娅.巴雷特的《船热》;14,2015年起,晓宇母亲患阿尔兹海默症;15,2010-2020,十年间晓宇翻译22本书;16,2020年11月晓宇独自去温州,17,2021年11月8日,晓宇母亲去世。
关注双相情感障碍被社会广泛关注 1,感谢记者叶全新,记录下85岁老人金性勇的故事。让更多人关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群体及患者家庭的艰辛与无奈; 2,得到点赞最多的两句留言:“文字会记住你,书本上永远有你的注脚。”“抛开痛苦的喧嚣的一切,这是一本动人的书。不要打扰译者和他的家人。”
来自公众的质疑和批评:1,有关患者隐私:公开发表金晓宇精神病史得到其本人同意吗?2,有关双相情感障碍描述(特别是涉及到日常行为表现和治疗的部分)是有偏差的,会误导大众;3,有关金晓宇的陈述,失能而且有浪漫化和美化双向群体的嫌疑;4,有关金晓宇的病情诊断,究竟是不是“天才病”?如何康复?5,质疑来自精神健康从业者和亲历者(患者本人及同样有双相经历的人,或可以称为病友群体)视角,他们经常处于“被代表”“被讲述”的角色。
图片来自报道原文截图
(二)有关双相情感障碍解读
1,自2015年起,由国际双相障碍学会和国际双相障碍基金会发起,将梵高的生日3月30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画家梵高是一名严重的双相障碍患者
2,文章中通过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金晓宇病情的“美化”,会误导这种疾病不熟悉或者正在经历的患者和患者家庭,双相情感障碍属于6种重性精神疾病之一,终身服药、预后不佳、80%高遗传度,等等,是该疾病的常见标签,患者及患者家属要绝对重视。
3,双相情感障碍发病高峰是15 --19 岁,他们还是孩子,这是孩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绝大多数患者的病症都会持续终身。我从事心理教育这些年,遇到太多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老师或家庭不熟悉病情病理,很多孩子在关键的年龄发病早期未被发现,未被重视而造成孩子发病早,持续终身。
4,同样,作为教育者,对于文章中有关金晓宇是“天才儿子”、自学考大学,自觉成为“天才翻译家”,根据晓宇父亲的叙述,从2010年开始,晓宇十年间,以每年两本书的速度共翻译了22本书,作品横跨小说、电影、音乐、哲学多个领域。这很容易误导正在遭受双相情感障碍之苦的学生患者及患者家庭,不全身心照顾患者,治疗患者,而被拿来跟自家孩子比较,认为双相情感障碍这个病也是可以有“大”作为,“大”发展,能“读”书,“读”好书,“读”出息的。这也是我的担心及疑虑。
5,“天才”病与天才;我文章开始提醒大家当故事来看,被“美化”的“天才儿子”,与生活中真实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及患者的“密接”人群,他们所承受并非都是“才华”,而是不得不因为自己的孩子告别学校、告诉小伙伴、远离人群、承受病耻、嫌弃、疏离等难以言表的痛苦。
6,文章通过《躁狂抑郁多才俊》里美国一名精神病医师写的,里面列举了25位历史名人:贝多芬、梵高、牛顿、海明威……他们终其一生都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典型表现,承受了超出常人的痛苦。又都是具有伟大想象力的天才艺术家。请各位读者一家要注意双相情感障碍并非只爱“天才”,只是因为患者充满才气而被过多关注,名人知晓率高才让人容易误解。我的理解,这也是作者借用金父之嘴把标题定位“天才儿子”引起更多读者关注,制造爆款的背后原因。
7,双相情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 ,简单理解的话,前者是有关“情绪”的病,后者是“精神”上的病。精神分裂患者的大脑结构存在病理变化和神经缺陷。遗传因素、性格和成长环境也是精神分裂的致病因素。双相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遗传因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有研究显示,双向障碍的遗传率高达85%。
8,自闭症日、老年痴呆日,双相障碍日 是目前三个关于精神疾病的纪念日。
9,双相情感障碍的疾病特点使患者在两个极端情绪中游走,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全程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及维持期,急性期一般为6-8周,巩固期为4-6个月,维持期一般则为2-3年。
(三)有关“天才翻译家”金晓宇本人心理问题的探索
作为一个长期工作在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的工作者,看到文章,我最关心最关注的是:
1,6岁失去一只左眼的晓宇,他有没有心理创伤“如何治疗的的?
2,因残疾在学校读书的小晓宇有没有遭受嘲笑和欺凌?
4,文中金父说晓宇高中退学,这是什么原因?晓宇第一份工作并因举报同事而被退工,考上大学的晓宇被心仪学校退档;读大学后又因”犯病”被退学……成人后还多次“被”送进精神病院,被迫打针吃药……这一件件,一桩桩的负情事件叠加在一个未成人身上,我很难想象这孩子的内心到底经历了什么?
5,晓宇有没有可能有成叠加性心理创伤,有没有可能有急性应激障碍(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晓宇的父母有没有可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发展因素而忽视对儿子的心理支持,有没有可能金父文中的双相情感障碍也不是最精准地诊断?
图片来自报告文章截图
最后结束语:
1,感谢金父的那个电话,感谢杭州日报的作者让大家看见了金晓宇,看见了心理疾病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的重大影响。感谢金晓宇通过他热爱的翻译工作把他的痛苦、愤怒,命运的不公用另外一种形式发泄出来,晓宇这十年、二十多本翻译作品让大家看见了晓宇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内心追求,晓宇用他自己独特的付出获得了认可和成就感、也用他的生命价值让我们敬畏身体和身心健康对幸福的重大意义。
2,最后,最想告诉读者朋友的事,让我们关注我们自己和家人的情绪,我们通过情绪来了解我们自身压力来源是什么?情绪是我们内心的通道,同时,情绪也是我们灵魂的语言,让情绪带动我们去聆听自己和他人的内心世界。
3,祝福晓宇以及晓宇们!(END)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