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吴亚飞)今年暑假,宜宾市珙县巡场镇第一小学学生陈静的假日计划有了个明确目标——要加入县里的青少年民乐团培训班,将来争当该乐团的竹笛乐手。6月15日,珙县青少年民乐团新一轮学员招募活动启动,计划在全县招收100多名青少年作为种子选手,进行免费的民乐培训,为乐团增强后备力量。
在当地,像陈静一样希望加入该乐团培训班的学生还有很多。依托于当地的二胡学会,珙县青少年民乐团是宜宾市乃至川南地区唯一一个民族器乐品种齐全的青少年民乐团,成立5年以来,培训青少年人数达400余人。凭借其影响力,乐团在当地青少年人群中掀起了一阵“民乐潮”,也培养出一批民乐人才。
“大手”牵“小手”青少年爱上传统器乐
7年前,干音乐教师出身、有近四十年的二胡演奏经验的刘明鸿,与当地几位民乐艺术家以及爱好者创立了珙县二胡学会。“成立之初,是为了给民乐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以及搭建传播民族音乐文化的平台。”刘明鸿介绍,伴随规模日益壮大,学会云集了珙县各行各业的民乐爱好者,正式注册会员156人,涉猎20多种民乐乐器。
但会员年龄偏大的现实问题引起了刘明鸿的担忧。为了让传统民乐传承下去,刘明鸿和学会负责人商议,要将工作重心转向向青少年推广民乐,培育新鲜血液。
紧接着,珙县青少年民乐团随之诞生。一开始,招生并不如想象中顺利,主动报名人数不足十人。“青少年离传统民乐距离还太远,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为激发青少年学习兴趣,刘明鸿带着二胡学会会员开展“送民乐进校园”活动,在全县11所学校进行免费巡演,观演学生达2万多人。
巡演起了作用,当地青少年直观地感受到民乐的魅力。第一批60名学员加入了培训班。为了保障培训质量,二胡学会挑选出30余名优秀民乐手作为导师。“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通过‘大手’牵‘小手’,让青少年爱上传统器乐。”二胡学会骨干、青少年民乐团培训教师唐祖云说。
导师+名师 小小乐手茁壮成长
高胡、二胡、阮、琵琶、柳琴、扬琴……6月13日,珙县文化馆内的青少年民乐培训基地琴声悠悠,一曲《花好月圆》的民乐合奏悦耳动听。
每周六,是青少年民乐团培训班集中培训的日子。如今,全县共有县文化馆、巡场第一小学、珙泉第一小学共三个培训基地,日常参与学习人数达一百多人。
“为最大程度推广民乐、传承民乐,青少年民乐团从日常培训、乐器到登台演出,实行全免费。”珙县文广局副局长罗云委说,为支持青少年民乐团日常运作,珙县文广局赞助乐器,县文化馆、相关小学支援了培训场地。同时,珙县县政府将支持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纳入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以政府购买文化服务的方式,在大型节会、慰问演出中采购青少年民乐团的节目。
为拓展青少年眼界和演出技艺,二胡学会邀请到李刚、梁云江等一批民乐演奏家到珙县现场教学、交流。“平时有专门的导师,还有名师亲自指点!”就读于珙泉第一小学三年级的黄紫宸,刚刚在学校的“六一”儿童节活动中表演了二胡独奏,她告诉记者,希望将来成为专业的二胡演奏家。
在民乐文化地浸润之下,珙县青少年逐渐“显身手”:学生秦培桉参加“青春中国”大型比赛荣获四川赛区二胡类二等奖;在四川二胡学会举办的全国二胡邀请赛中,乐团3人荣获演奏奖。乐团培养出的袁玥等一批学生考取四川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走上专业音乐学习道路。
缺资金和师资 期待社会力量多参与
学生参与热情高、全县群众反响好,今年,珙县青少年民乐团计划再增设两个民乐培训基地,新招学员100多人,并将招生年龄从8岁放宽到6岁。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和课业负担加重,会有小乐手不得不离开乐团,“相较于成年人乐团,青少年民乐团的流动性更大。”刘明鸿告诉记者,要保证足够的乐团人才储备,因此,乐团今年实行了扩招计划。
扩招后,青少年民乐团面临着资金和师资短缺的尴尬。“青少年民乐团是公益性项目,学生免费学习、二胡学会会员免费教学,但要培训更多学员,日常运作经费和师资力量都‘叫难’。”唐祖云谈到。
对此,刘明鸿呼吁全县中小学校加入青少年民乐团的培训工作来。他建议,“学校在提供场地的同时,能够以校园民乐兴趣班的方式,承担如乐器等运营费用支出。”再进一步,整合全县的音乐教师资源,“二胡学会向学校的音乐教师传授民乐技能,通过校园音乐老师带学生的方式破解师资短缺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