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5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建立幼、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教育人应该做的一个良心活。以下谈谈我们对幼小衔接工作的认识和一些做法。
剑门关实验学校校长 梁玉钊
一、对幼小衔接问题的认知
我校一年级新生大多来自自己的附属园,其间不乏教师子女。每年秋季开学,因孩子进入一年级不适应的问题导致家校矛盾陡增、家长投诉不断;家校之间、小幼两个学部间相互埋怨;家长、孩子、教师焦虑,学校管理层头疼;甚至部分孩子厌学,害怕到学校,个别孩子还退回了幼儿园延缓入学。种种现象表明:幼小衔接工作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但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我们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问题呢?
学校组织幼、小教师相互听课,深入课堂了解幼儿园、小学究竟有何不同;发布了“幼小衔接”问卷调查3次;组织召开专题家长会,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搞清楚家长的焦虑在哪里;在本校和县城其它学校邀请了有孩子正在读一年级和即将读一年的20余位教师家长召开座谈会,聆听专业人士意见和建议。通过大量的工作,我们初步梳理了我校幼小衔接的痛点及主要原因:
1.家校沟通不足,家长缺乏心理准备,缺少应对策略,家长的过分焦虑给孩子、教师及其它家庭成员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2.幼小教育教学活动各自为阵,彼此之间缺乏了解;
3.小学的作息时间、活动休息方式、玩耍活动的场景与幼儿园存在在巨大差距,缺乏必要的过渡,导致部分学生一时难以适应;
4.因质量排名压力,小学老师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成绩,没有给新入学的学生充分适应的时间,导致学生进入一年级学习压力增长过快,一时难以适应;
5.与新教师、新同学的关系生态发生变化,部分孩子难以适应;
6.幼儿园准备教育脱离小学自行开展,缺乏针对性;小学教师自行一套,适应教育严重不足。
通过全面深入调研分析,从学校管理层、教师、家长三个层面达成了加强幼小衔接的共识。
二、我们的一些做法
1.课题引领,系统推进。
学校成立了“幼小一体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申报立项了省级科研课题《幼小一体化育人策略研究》,在课题研究中逐步化解幼小衔接难题。
2.强化学习,提升理念。
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提升全体教师幼小衔接理念。学校“幼小一体化育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管理层和全体教工认真、系统学习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幼小衔接理念,明确各自任务和职责。学校还通过剑门兰教师读书班组织幼儿教师和小学低段教研组教师共读了孙瑞雪的《捕捉幼儿敏感期》和钱志亮《儿童入学早知道》两本书,开展了专题读书分享活动。
3.家校沟通,化解焦虑。
其实,幼儿园孩子升入小学,本身有个适应过程。部分家长过分看中孩子的成绩,过分焦虑,给自己、孩子、教师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对此,我校把家校沟通作为幼小科学衔接的重要内容,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均定期进行家长培训,树立家长正确育人观和质量意识,教给家长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方法。针对特殊孩子、特殊家长,校长亲自给家长开小灶,或请专家给家长辅导。这些措施有效解决了家长的焦虑、化解了家校矛盾,帮助家长、孩子有效做好学习适应。
4.联合教研,增强实效。
一是研《指南》,明确从哪些方面入手。二是研教材,知道各自教学内容和目标任务。三是研方法,探究衔接策略。四是研课程,建立校本幼小衔接课程体系。五是研家长,让家校协作切实有效。
5.调整作息,双向对接。
幼儿园大班一节活动时间调整为35分钟;大班年级下学期的入校时间适当提前并逐步与小学同步,离校时间逐步缩后;大班年级的午休时间适当缩短,就餐时间与小学同步。
6.资源共享,统筹联动。
小学的部分功能室向大班开放,弥补幼儿园功能室不足的缺陷。幼儿园的游乐设施向小学一年级开放,缓解小学低年级没有游乐场地的困境。排出明确的使用时间分配表,确保资源共享落到实处。
7.制度保障,松绑教师。
一是根据双减要求,一二年不再实行执笔考试,作业成绩不排名,不公布,不作为考核教师绩效和评优晋级的指标。二是出台专门的一二年级教师教学常规要求及考核办法,严格执行,从过程管理入手转变教师的观念和行为。三是加大学情调查结果和家长满意度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8.学部联动,活动育人。
我校制定了《剑门关实验学校一体化育人工作方案》,制定了工作行事历,每期开展扎实的一体化育人活动,从学校工作规划、领导管理分工、学校各项活动策划开展等方面,落实幼小一体化育人理念,活动丰富,效果好。如幼儿大班年级后半期,参与小学部升旗仪式、大课间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六一庆祝系列活动、外出体验活动等大型活动,都是幼小两个学部一起策划,共同参与;学校还专门组织大班幼儿体验小学入学、入校流程,体验小学就餐方式,参观小学部功能室、体验小学课堂等活动。
长期的一体化育人活动开展,让幼儿对小学部非常熟悉,淡化孩子两个学段的概念,让孩子从心理上认可那边也是我们的学校,哥哥姐姐在那边读书,那边有我的大朋友,产生我读完幼儿园就要到小学去读书的心理期盼。
来源∣作者∣梁玉钊(剑阁县剑门关实验学校)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