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教育部出台了“双减”政策,杜绝对中小学生人为的拔苗助长,以后中小学生的寒暑假不会再有学科辅导性质的课外班,就连周末也禁止所有的教培机构营业。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家长庆幸孩子以后不再有学习压力,而有的家长则觉得孩子的前途一片黯淡。对于家长们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您是怎么想的呢?
兴趣班、培训班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报?怎么报?《请把种子埋进土里》这本书给出了详尽的答案——选择首先是以孩子的阶段性特质和需求为前提的选择,而非家长单方面的认知和决定。在协助孩子选择前需有一个意识:所有的选择是基于服务于孩子成长的需求。这样一来,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孩子的兴趣及其发展是由孩子来做决定的,干扰的因素就会被挡在外面。
在教育内卷化的当下,我们同大家一起分享“爱和自由教育机构常务总校长”安长喜老师在本书里对教育、美育的见解。本文选入时有部分删减,但足以让我们领略到一位真正的教育工作者的视野,期望读完这篇文章的人会因此获益。
一个人最大的兴趣就是成长自己
安长喜
每天晚饭后,我散步回家的时间,总能听见一个固定的琴声。琴声总是传递着些许的孤独和幽怨,我也会习惯性地驻足停留片刻。在孩子弹得不是很连贯的音符间,总是伴随着爸爸按捺不住的咆哮声。爸爸挺着身子守在旁边,妈妈抄手倚着门框,孩子在钢琴前紧绷着后背。我很难想象这个平时看着温和、腼腆甚至有些柔弱的男士,在守着弹钢琴的儿子时,居然显得如此暴烈。我总是为这种巨大的反差震惊不已。我也时常在思考,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局面?这是孩子的需求吗?还是说父母为了孩子所应该有的一种坚持和责任?还是另有他因?
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兴趣是什么?在其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点,这些兴趣点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显然,常常困扰家长的不是这一连串的发问和思考,而是基于现实层面的担忧以及所滋生出的各种能量和声音:
左邻右舍、同学家的孩子都有多技之长,我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
孩子没有兴趣了,要不要培养他的兴趣?
孩子有兴趣,没有常性,不坚持怎么办?
关于孩子的兴趣,一旦陷到这些具体的细节里,家长就会很容易进入一个两难的境地,也很难从宏观上认识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呈现的兴趣与其成长的关系。往往于此,孩子的成长恰恰被障碍在自己某个阶段所呈现出来的兴趣点上,甚至留下创伤。
就像文中描述的男孩,无论出于何种理由学习钢琴,这种处境在最大程度上把孩子和钢琴推到了对立面,继而又将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推到了对立面。对孩子来讲,弹钢琴本身的意义就本末倒置了,并且在爸爸的强压之下这样学习,无疑是一种创伤。
这样的模式背后总是潜藏着养育者对现实的焦虑,而这种焦虑的情绪就是潜意识里生存危机的外显。如果借由孩子的兴趣来解决成人心理上对生存的压力时,孩子的能量就卡在了生存层面,并与其兴趣对抗。
除非为了生存,别无他路。
记得在我的一场美术工作坊中,有一位体育专业的男老师将自己归到了对美术一窍不通的方阵。几天的课程下来,他终于勇敢地走上了讲台,分享他觉察到的创伤。
曾经,有个6岁的男孩为了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拿出了自己所有的零花钱买了绘画工具,给妈妈画了一幅漂亮的画。当他满心欢喜地送给妈妈时,妈妈却痛骂他一通,嫌他浪费钱,当面撕毁了画……
这个20岁出头的大男孩在台上委屈得像个孩子一样,在场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他说,自此之后再也不会画画了。
准确地说,当他站到台上一边讲述这个事件一边委屈地流泪的时候,我知道,这就是6岁的他卡在了为妈妈画画这个事件上的能量,这是久违的伤心和委屈。不难看出,男孩和妈妈对于这幅画的意义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当然,这源于其不同的意识。
无论何时,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在这一历程中服务于他的成长。本质上,一个人一生中最大的兴趣就是成长自己。成长的历程所呈现的阶段性的特质及需求,都是成长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轨迹。我们不能将孩子卡在此轨迹的某个点上。
回到兴趣班的话题上,其选择首先是以孩子的阶段性特质和需求为前提的选择,而非家长单方面的认知和决定。在协助孩子选择前需有一个意识:所有的选择是基于服务于孩子成长的需求。这样一来,就会有一个清晰的界限,孩子的兴趣及其发展是由孩子来做决定的,干扰的因素就会被挡在外面。
在我接触的家长中,绝大多数家长在初期,有可能会把选择权放在孩子的手上。在孩子选择之后,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会出现。比如:孩子接触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个兴趣班不适合自己,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做?再比如:兴趣班的收费跨度很长。这些都使家长在做决定的时候产生压力。
最终,种种压力会不知不觉地转移给孩子。
我想换个角度观察和思考。不妨把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看看孩子,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时,并不会轻易放弃,除非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而这些就是需要家长去关注的微妙能量。对一件事情的兴趣,不会总持续在一种高峰的状态,有时候会在低谷,也有时处在缓冲阶段……这才是完整的节奏。但是,我很少看到孩子轻言放弃,而关键点在于孩子能否有发现自己兴趣的自由。
我的孩子在6岁之前没有报过兴趣班,这并不等于他没有发展任何兴趣。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互动,是他的兴趣;跟好朋友的交往,是他的兴趣;与人交换玩具,是他的兴趣;剪纸涂画,是他的兴趣……
幼儿园毕业上小学之前,有一个较长的假期。他跟妈妈表达这么长的一个假期,想要学个什么东西的愿望。他具体也没什么目标,就想让妈妈带着他去看一看。当然,之后我认为他的兴趣在于想学个东西的意识的启动,至于学什么则是后话了。妈妈陪着他看了好多兴趣班,他都没有感觉,直到走进一个跆拳道班,里面有一位帅气的男老师。因为现场有参观报名的孩子,男老师就做了一些表演性的动作,在空中翻了两个跟头,一下就把一批小男孩给镇住了,投去无比崇拜的眼光。
我儿子就说:“妈妈,我就要学这个。”
这就有了后面跆拳道的一段学习经历。
大概学了有两个月,也没见学翻跟头,儿子就问:“为啥还不学翻跟头,每次都让我们压腿、练劈叉?”
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知道,他的兴趣只是翻跟头。
为了翻跟头,他每次都是整装待发,有意识地在培养着自己和课程的连接,这都是他的需求所致。转眼间快到十一假期了,班上为了参加十一期间的某项比赛活动,改变了一开始的教学内容。由于全班新孩子占多数,参赛的一套拳法及练习的节奏超出了孩子们的能力,老师就会拿着棍子敲打孩子。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儿子就跟我们沟通,说:“老师真的打人!”
我跟他聊:“你怎么想?”
孩子说:“我不想放弃,我想坚持,但是我需要你和老师聊聊打人的事。”
……
一次上课,老师请假,来了一位新老师替课,中间又拿棍子抽了每个孩子的屁股。
这次,儿子一下课就和我聊这个事情。他说:“爸爸,我决定放弃。”
我问他:“发生了什么?”
他说:“爸爸,我认为这儿的老师是不能改变打孩子的方式的,即使不打,语言也很暴力,总是威胁和吓唬我们。我已经想好了,我不想跟这样的老师学习。我还不理解,有几个孩子的妈妈总给老师说,孩子不好好学,你就打他。而且,我发现翻跟头可能很久很久都学不到了。要是练习基本动作,我也感兴趣,但是我发现这个班老想参加一些表演和比赛,我对比赛不感兴趣,所以我已经想好了,我决定放弃。”
我没有再过多地讨论这个事情,就说:“好的,爸爸尊重你的选择。那你还需要爸爸和打人的老师聊聊吗?”
他说:“我自己已经和老师解决了,老师给我道歉了。”
然后他又问:“爸爸,那多交的学费怎么办?”
我说:“学校会退给我们的。”
他问:“那要是不退怎么办?”
我说:“学校会退的,这是办学要遵守的规定,不能违反。”
……
这个事情就过去了。自此之后一直到现在,儿子自己又选择了一个戏剧班、一个足球班,选学了钢琴,没有一个不喜欢的。戏剧班由于和上学时间冲突无法调整被迫放弃,为此他还难过了好一阵子。踢足球,虽然在我看来他的身体条件更适合打篮球,但是他就想跟大伙儿一起踢球,他喜欢踢球的氛围。几年下来,不管踢得怎么样,身体素质和耐力有了很大的变化。弹钢琴,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喜欢,而且据他说,自己思考了好多年才决定学习的。我和他妈妈的态度明确,不考级、不监督,啥时候想弹就弹,不想弹就不弹,孩子从来没有任何压力。恰恰这样使他更深入地喜欢钢琴,喜欢听钢琴曲,关心各种钢琴演奏会,就连他的钢琴老师都教得格外轻松。在平时的生活里,弹钢琴倒成了他舒缓压力的一种方式。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提供一个角度。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观念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我的家庭中一个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支持孩子的成长,与孩子的成长相比,其他的都得让道。
【延伸阅读】
安长喜
孙瑞雪教育机构全国常务总校长
知名儿童教育专家、美育专家,资深家庭成长导师,曾受聘宁夏广电总台卫视频道《倾听》栏目策划,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特邀主讲嘉宾,爱和自由全国公益巡讲专家级讲师,《爱和自由教育丛书》编委、特约供稿专家,被学员亲切誉为“顽皮老灵魂”、“成长路上最有力的同行者”。
他毕业于宁夏大学美术专业,毕业后进入儿童教育领域,从事1岁半至12岁儿童教育教学、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家庭教育及家庭关系咨商,教师和父母培训工作,持续20年。
他将在职期间进行的儿童心理观察、儿童阶段性发展特点研究,结合自身美术专业,完善和发展了“爱和自由的美术教学体系”,由他代课的一批小学毕业生呈现出精湛、大胆、富有创造的、惊人的艺术表现力;
他深入研究“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儿童所处环境中的意识”,并将其研究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实践及家长工作中,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一位父亲和丈夫,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研究,是当代家庭身边最真实、有力的榜样。
《请把种子埋进土里》
安长喜 著
中国妇女出版社|2021年1月
定价:59.80元
ISBN 978-7-5127-1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