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常读书,得便写随感
——参加“写作”训练心得体会(1)
我是“梨花写作”训练营一连2班学员,叫徐梓让,江苏沭阳人,微信昵称是实名,《今日头条》用户名叫“徐梓让教育观察”,前面实名表示要负责,后面的“教育观察”,表示我的头条定位“教育领域”。因为我退体前一直从事教育行业,三十多年学校教学工作,最后又在教研室工作十多年,对教育以外的事知之甚少,只能垂直在“教育”类,注册头条接近300天了,惭愧的事今天刚过1500粉,欢迎各位学友方便来《徐梓让教育观察》作客,关注留言,批评指正。
相信我是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学员,去年底退体,因此我给这篇心得起名“闲时常读书,得便写随感”,完全是一种休闲心态,对于变现没有那么太急迫。退休后没找到合适的生活方式,思来想去,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知识付费”市场正在孕育着,不如试试玩玩。尽管我是理科老师,文字功底不行,但毕竟与书为伴一甲子,从读书到教书,从没离开过书,而对教育行业也还是有点发言权。因此就注册了今日头条,折腾这么长时间,还是没有头绪。才报名参加学习训练。
一、关于读书与选书——随心所欲,向好避烂
读书的事没有什么可以犹豫,随着时代的发展,读书必将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尽管我们周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们,整天忙忙碌碌,读书的人真的不多,包括学校老师。他拿着教材看,那不是读书,那时他的工作与这里的读书不是一回事。除了上课及工具书外,一线教师用于读“闲书:的时间并不多。当然也许比其它行业人的读书要稍微多一点。随着知识社会进一步发展,终身学习意识增强,读书一定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
当然,现代意义的读书,不能仅限于坐在书桌前,打开一本纸质书,静静地在那边读边记才叫读书。随着各种媒体的发展,读步的方式会愈来愈丰富。电子书,声像材料的输入,也都是读书,只要是主动采集成熟信息,吸收知识营养,也都将纳入“读书”的范畴。
至于选书,这也将成为一个大问题,带有专业学习目的,选择专业书,当然不用考虑,直奔专业书柜就好。闲时读书常常没有那么多功利性,就是想读着玩玩,与名人对话,借以提升自已的学养,这就要求选择有意义、积极、有趣、可读性强的的书来读,这样才能读进去,也会有所收获。而现在出版的图书量太大了,其中不乏精品,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垃圾,还有些也许很有文学价值,但读来心里不舒服,不读也罢。
我的体会是在不清楚读什么书时,首选经典,经过历史洗礼而沉淀下来的经典是很值得一读的。我读过几部经典,确实与当前流行的畅销书不是一个味。当然读经典很费力,要慢慢读,甚至要寻找解读的书配合着读。读一遍、两遍还不行,必须多读几遍才能有所体会,但收获也是不一样的。我花了接近一年多时间,读了《金瓶梅》与《红楼梦》这套系列经典。在学生时代,读《红楼梦》怎么也读不下去,工作初期没有时间读这些书,50多岁后发现必须要把这本书啃透!
找到电子书一页一页反复看,还是看不进去,《红楼梦》前几章的结构很奇葩,如果是现在代人作品,一定是当成错误。后来找解读资料读,看电视剧,看《百家讲坛》的讲座,去喜马拉雅听讲书,折腾一年多,终于有所理解,后来说《金瓶梅》与《红楼梦》是姐妹篇,又找来读一下,读过《红楼梦》再读《金瓶梅》要容易多了,不仅是对文体理解,也多多少少能透过现象看到一些本质与文字背后的东西。
毛主席对这两本书有评价与推荐,他说《红楼梦》是一部政治书,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金瓶梅》是写经济的,推荐省委书记以上的人手发一本,细细读读。到目前为止,红学家与金学家们也未必理解“一个是政治书,一个是经济书”的真实意味。这两部分书的最大特点是“一语双关,一语多关”,从文字表面看,就是家长里短,但站在一定高度放大格局来看,就可以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现代人也不能尽读经典,而远离现代。畅销书中也有很多好书,但垃圾书也不少,钱老师讲的判断方法我感觉很好,一是出版社,好的出版社出的书不会太差;二是看作家,靠谱的作家写出来的书也不会太差;三是看名家荐书与其读书单,能为名家推荐的或进名家书单的书一般也不会太差。
再说,我们成人读书,不能尽信书,而是要有自已的价值判断,汲取我们该汲取的营养,剔除应该剔除的糟粕。比如说2020年清华大学校长赠给校新入学的本科毕业生,是伴随录取通知书寄发到新生手中的书,那年荐读的是《老人与海》,结果引来网上一片骂声,说清华大学崇洋媚外,其实《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非凡的勇气,惊人的毅力,歌颂的是一个虽败犹荣的英雄,指出“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可以被打败”。满满的正能量,几乎不涉及政治,但还是引发了网络口水战。
2022年清华校长荐书是《平凡的世界》,路遥的作品,写的是“那个”时代,多多少少有点“伤痕”的引子,但主体积极的,书中通过若干人物的曲折人生,道出了人们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追逐希望的不屈努力。激励着人们抱持必胜念,面对一切困难,终会迎来曙光。任何一部作品,不可能没有一点局限性,但那不影响她仍然会是一部积极进步而深刻的作品。
我的阅读习惯还真说不上,读书很少,早年学生时代基本没有书可读,买不起,借不着,就是没有书读;工作后太忙,更多的是读专业书。记得开始读得多一点的书80年代中期的武侠小说,金庸、梁羽生小说,尤其是金庸全套,一本不落都读了,有的还读了几遍,开始是追求情节,后来想想很多得到印证,发现书中有很多教育、哲学、人生的至理。
比如,老玩童教郭靖九阴真经时,因郭靖太笨怎么也理解不了,又不想让他知道是九阴真经,就让他先死记硬背下来。后来郭靖因此得益而有大成。台湾学者曾仕强也说过,对小孩最好的教学,就是充分利用他的记忆功能,教他背经典,不需要理解,就是背,以后在他的人生过程中,会逐步理解并终身受益。其实郭靖就是例证。可见这些大家对教育的深层次理解都是相通的。
最近头条上有一个悟空问答:郭靖,杨过,张无忌,令狐冲这四个人若上华山论剑,谁的武功最强,排名若何?我想根据作者披露的绝顶武功修为与人的胸襟,胆识,偏好有关,比如说第一代华山论剑的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东邪太贪多,西毒太痴与武学,且心不正;南帝心事太多,北丐贪吃,武功都将受限,王重阳出家之人,且练的是正宗内功心法,推座首位。老玩童聪明绝顶,但太过执着不可能登顶。
二 、荐书与荐书稿——荐喜读书,写有感稿
至于写荐书稿问题,我想已经大致了解了,痛点或趣味开头,最大限度引起读者好奇,然后借用书中某个主题提炼观点,然后以书中场景论述主题,最后再说明值得一读的理由。为了言简意赅,荐书稿一定要主题唯一,不要谈过多问题。
我理解荐书稿就是以简单明了的语言,选择书中的一个看点,介绍给读者,希望他读了这个简短的介绍后,能对这本书感兴趣,如此而已。260字当然不能写出什么深刻的内容,只是抓住一点,并且是点到为止。不可能不需要写出什么深刻的东西。
通过折解荐书稿与小红书标题,发现爆款阅读量前30的标题,大部分是标题党,没有什么具体内容,与书本内容没有任何联系,放在那本书上都行。也有少量是平台高积分,还有是书面或书名本身自带流量,与荐书稿及小红书标题根本就没有关系。在小红书上推荐量大的爆款,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有的是某畅销书本身自带流量,见了就火;还有的是某账号本身就火,铁粉无论见他发什么去看并转发,人家有这个资本。
对名牌大V推流,也是平台互惠的需求,商人逐利这是逻辑的必然。总之特别的爆款,与小红书的标题或许有关系,或许也没有多大关系,但若是小白打造账号,也只能从做好每一项慢慢积累,我还是要坚持底线,无论是小红书封面的标题,而是荐书款的开头,都不应脱离书本身过份夸张形成标题党,也许一时能博得一点流量,但对培育有品质的优质账号,未必是好事。
我很赞同老师课上讲的写荐书稿要从读者的视角考虑问题,真正通过荐书稿找书的人大多都是不怎么读书人,真的大家读书,还会上小红书看荐书稿吗?他们自有他们的圈层。因此我们撰写荐书稿要口语直白,简单明了,看了有点触动与悬念就够了。
我坚持认为荐书要先读书,自已没有读过没有读懂的书,推荐总有点不踏实的感觉。从读书稿的特点与写作要求看,目前可能借鉴一些网络介绍,或者书上的一些片段,不读书写出几篇看上去没有大问题的荐书稿是可能的,借用一句广告语“只要有问题就有答案”,在目前的网络支持下,不看书而了解一点书的内容完全是可能的,尤其是了解书中的亮点与主题,应该更是没有大问题。
但对一本大部头的书,往往都是多维度的,我们自已都没有看过,没有全面了解,也不知是不是喜欢,就根据外人的一些介绍转推,这.....就象名星代言自已没用过,也不清楚其参数的产品一样,一旦出问题,影响很大,不过荐书应当没那么恶劣,都是读书人的事,但也难说。
老师提出看出版社,看作者,这个大方向当然是对的,但事实也不竞然,比如前些的毒教材风波,中小学课本当然出自很牛的大出版社,也一样会出问题;知名作家又怎样,网上爆出的“臭气汹天”东西往往出自大家。再如国内唯一诺奖作品,你能推给孩子阅读吗?
我很赞同在小红书上发荐书稿要做精封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把封面做精做美肯定是对的。我听了这节课去审视一下自已的小红书封面,以前没有重视,当然自已也不会做封面。看着以前的封面太难看了,一气之下把原来的账号注销了,又重新注册一个账号,在学会做封面之前,我宁愿不发。不过注销了原账号,好不容易积累的粉丝也丢了,现在想想还是有的冲动了。
先读书再写荐书稿固然好,但那效率太低了,一部书怎么也要一两周才能读完,读完后就是能写几篇荐书稿,也不一定能火,这个写作效率可能会无语。不过我们读书也不全是为了写荐书稿,要把写荐书稿看成是顺带着玩的心态,或许会更好些。
我也建议荐书从自已读过的经典书籍开始,一来自已已经读过,有较深的体会,知道亮点在那,写起来也更有底气。再说经典都是经过历史沉淀,最起码它是有传世的理由的,推荐不会出太大的错误,再说我们荐书不是定向推荐,又不是行政摊派,只是荐读,最终读不读还是你自已说了算,也不会有太大的负罪感。
我赞同老师的话,不要认为自已从前读过的书,人家都读过了,当今社会读书的人还不是太多,即便就是经典,没有读过的人也远远多于读过的人,想推荐就推荐,不必顾滤太多。会不会爆款做了才知道。
想通过创作荐书稿投稿赚钱的话,估计还是要盯着畅销书这一块,毕竟读畅销书比读经典的人群要大得多,畅销书之所以畅销是坚跟时代的。对于新出版的书,写出荐书稿,平台当然想收录,也会推流,关注人就会多。不过我还没时间去做,只是想当然,做起来也许不会那么容易。
三、上课求真,听课上心——内外结合,成效必显
从中学教师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小钱老师课上得确实很好,无论是直播课还是视频课都挺好,我总结起码有这么几点,感受特别深。
1.态度认真,表达到位。当然作为专业的培训讲师,表达准确流畅是基本功,但目前培训市场真正表达好的也不是太多,表达好也不仅是普能话标准,更主要的是要简炼明白,深入浅出,对一件事能用大众听得懂的表述,简单明了的表述出来,并且没有太多的废话,让人听起来不费劲还有舒服。这不仅是基本能力使然,还有态度,严谨热情的态度。从听课中明显感觉出来语速与节奏的控制,做教师应该都知道,以她这样语速上课,是很伤身体的,但她要坚持,这是远程培训课的要求。
2.准备充分,真心诚意。从授课过程明显看出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从谈对读书的认识到读书的意义,讲得很深刻而具体,且很接地气,让人一听就明白;对一些操作技术类,都能设身处地,把自已的切身体悟毫无保留地讲出来,这是很难得的。大多讲座培训,都是固定程式比较多,例子都是公网可见的,真正拿出培训师自已的干货,实打实真不多。比如说拆解的一些案例,还有一些资源账号,写稿一些技巧与体会,有些都属不传之秘,通过网络培训能做到这些,真的值得一赞。
3.内容充实,实例论证。市面有很多培训课是说官面文章,谈意义谈传奇占了大量时间,真正谈实操时一言代过,叫口惠而实不至。小钱老师的课,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都是干货满满,内容相当充实,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学实际操作时常常是实例论证,这让学员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更深刻。线下授课常用此法,那是因为有考核任务,象这种不见面的网络培训,如此操作实在难得。
4.认真领会,反复推敲。老师教得如此认真,我们学员也当积极响应。当然,学员最好的回应就是“认真消化,深刻领会,反复推敲,融汇贯通”。个人认为关于写作的事,一是技术,二是积累。我们的培训是解决表达方式与技术问题,而积累要靠我们自已大量的阅读、观察、实践的输入,还有积极的思考加工,勤于动笔的输出。现在培训只能是了解一些输出的方式方法与技术,即便如此也是博大精深,因此,在培训期间,就要全身心投入,争取最大限度的吸收消化。
我的做法一是反复回听,我每天晚上要健走一个多小时,选择一些安静的小道,边走边听,白天也会利用零星时间,每段视频最少听4遍以上,听几遍后再回到书桌前打开电脑,一边听一边摘记,然后再就有感触的点,结合自已的做法想法,写一些分析体会。对学到的以前不曾用过的方法,试着用用,加深印象。过几天再复盘重听一遍课,再找一找感觉,看还有没有漏点。也许是老了听过看过的东西,容易忘记。
四、老骥伏枥重过程——想结果更需有过程
班主任要我们谈谈以后学习的打算,这个还真不好说。小钱老师课上说对头条写作要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说一个月过百粉,三个月过千粉,四个月每天赚5元.....。这个我是真心不敢期待,估计平台有其底层逻辑,我们小户是不清楚的,培训老师也只能从技术层面解析,我也坚信,自媒体平台会是“知识变现”的端口,坚持做下去,必有收获。
但要说设定具体的收益目标,我还是比较保守的,目前我已做了280多天,尽管大多数时间都是盲人摸象,走了不少弯路,但通过阅读、观察、分析认为:要一个小白从起号到理解再到能赚钱,真的不是朝夕之功,要有承受煎熬的思想准备。过早的设置过高的目标,也许会直接导致坚持不下去。新东方转型开播东方甄选,俞敏洪准备连亏5年,每年亏一个亿过5年苦日子,结果半年多就爆发了,连俞敏洪这些商业大咖,都有持久投入的心理准备,更何况我们这些市场小白。
我们这些老人是只重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一些东西,争取与时代脱离的更晚一些,更多的理解时下年轻人的想法。至于变现吗?就让它水到渠成吧,就象小钱老师课上说的:把头条当成自已的自留地,但也认真去打理,坚信功到然成,没成说明功夫不到,也不着急不后悔,平和心态静待花开。
再次邀请各位朋友,到《今日头条》我的自留地《徐梓让教育观察》参观指导。留下您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也衷心祝愿各位学友早日实现“知识变现”,走入财富自由的行列,当然能“筝的小钱”也不错,由小才能到大吗!
江苏沭阳 徐梓让
2022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