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第一课《九成宫醴泉铭》语音助手
张善军楷书班第一课《九成宫醴泉铭》语音助手
楷书是特别适合作为初学的字体,而且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再反刍一下楷书,比如写过行书、汉碑、隶书以及写过篆书的人,回过头来再写楷书,会发现楷书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此外,无论时间长短,在社会上曾经可能学习过书法的人,如果没有比较扎实的楷书基本功,即结字和笔法,那么行书草书汉碑也不会写得太好。所以说这是今年开设楷书学习专场的一个主要目的。另外根据每个人的资质不同,又设立了几种不同风格的字体,例如欧楷,这个也是受众特别大的一个字体,因为学习欧阳询的人在社会上是相当广泛的。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在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一些书法大家,也是离不开欧阳询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欧阳询是王羲之的正宗嫡传,他的字虽然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但是他也是最为忠实的王羲之的拥趸。他在学习二王书法上可以说是颇有成就的。虽然确立了自己的风貌,其字里行间仍充斥着二王的特别重要的某些特征,首先是高古,有其特有的古人风范。险绝,当然是欧阳询为代表,但是那种高古是我们特别要学习的。而且历代包括近现当代,只要是深入学习过欧阳询的人,我指的是学习欧阳询,而不是像写清代的欧体,或者是清代的馆阁体,或者是当代的某些欧体,那么很难有出息有作为。但是只要是学习正宗的欧体的人,都会颇有成就。自古至今欧体的影响相当之大。
我最初学习的不是欧体,童蒙以学习国画开始的。在漫长的绘画学习过程当中,一个好的书法能作为一幅画的落款非常之重要,但是我对书法是毫无兴趣的。
十几岁的时候,看到了宁老的作品之后才颇受震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品性,所以对宁老书法颇为喜欢,就此投拜到了老先生门下。我在追随宁老学习之前一直是学汉碑和颜体,而我在家偷偷自学的是柳体,但是都很浅,时间也很短,宁老看到了我写的柳体之后,非常赞叹,重新给我规划了一条学习书法的新路,就是开始欧体的学习。
20 年前又接触到了老恩师赵老先生,赵老认为我写的赵体、欧体都比较到位了,但是路子比较窄,没有什么突破,因此,赵老采用张迁碑的二度深入学习以及重新研究褚遂良,又给我规划了一条新路。这个阶段对我来讲应该是一次质的飞跃。
关于本期的课,在我们这一年各个楷书风格的字体学习过程当中,大家不要对其他的风格有抵触和排斥心理,在这个基础之上,跟着节奏尽量亦步亦趋地往前走,直到选择好一个最为适合自己的路线和字体,那么就达到了我们这一年学习的目的。
一、楷书的现状及应有的地位
1、楷书尤其欧体宜作为初学者首选字体
楷书作为首选初学字体,是大部分书法老师的一个方法,包括我的诸位老恩师都是如此理念。楷书尤其适合初学,而且当今社会也急需一个比较正统纯粹的楷书风气。可以看到,在近二三十年内楷书可以说是势微了。不正统以及江湖楷书严重地撼动了正楷的地位。但是民间对于楷书的呼声又是极为强烈的。所以说学好楷书,不单纯是对自身的书法水平有很高有很快的提升作用,还有一定的社会担当责任。
楷书中的欧体楷书作为初学,可以达到几个目的:
首先,欧体急需正本清源。欧楷的受众面特别宽,喜欢欧体楷书的人数量巨大。但大都是在清代人的基础之上的模仿,没有真正的越过明、元、宋到窥视到唐和魏晋。我们一定要回到魏晋唐,而不是写成了清、民国以及近现当代。所以说欧体也需要正本清源。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欧体的结构是其他楷书字体不能替代的。主要在于其严苛的结构,非常严谨,但凡有一处失当则整字皆败,如果一个字有问题,那么一幅作品满篇皆输,通篇皆败,这就是欧体的难度所在。我们都知道欧体又分大欧小欧,大欧指的是欧阳询,小欧指的是他的儿子欧阳通,这两位又各有特长,各有特征。小欧在继承他父亲欧体严谨险绝的基础之上,又更多融入了魏碑的笔意,学习欧体受益无穷,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很多人都见过我临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以及《化度寺碑》,大家仔细体会,和某些当代人的临摹是有很大区别,格调、形质和神韵,都是不一样的。这种难虽然很艰辛,希望大家不要畏惧。我们只要把它的结构理念、笔法要点,尽自己可能去挖掘和发挥,对于学习好后面的其他楷书风格是非常有帮助意义的。
2、欧楷并不是学书的归宿而是攀爬的阶梯
大家都是成年人,很少能在欧体字上有所拓展,学习深度也不会太深,只能说是点到辄止,适度取其精华,然后尽量发挥到其他的字体研究上,所以说我们最终的归宿不是把欧体写得有多么美,而是借此向纵深处学习。很多前贤大家都是如此,他们虽然童子功阶段是在欧体上进行学习,但往往是通过欧体作为基础,作为跳板和梯子,攀登到更高的高度,然后去汲取更多名家大师前贤的经典。因此,欧体是一个非常四通八达的阶梯,如果欧体学不扎实,其他字体是很难跳跃的。学习书法,可以用欧体作为入门和引路的敲门砖。很多老师让学生学习楷书,比如说写颜体,这个我并不反对。但是颜体字的笔画动态相对弱于欧体,虽然颜真卿是从王羲之来的,但其越到晚年,自己的书写特点越发典型,相应地,行书意趣就越发弱。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典雅古朴,宽薄的篆籀之气。因此通过颜体写行书写草书是非常难的,虽然天下第二行书《祭侄稿》是他的经典,但是就观赏性而言,一般人是很难读懂的。从某种角度讲,《祭侄稿》并不漂亮,它宣泄的是书法作为艺术品的一种情感和才华。我们学习书法之余,须多读一些审美方面的经典着作,最为有名的就是《美学漫步》。可以多读一读宗白华、李泽厚这些老前辈写的美学著作。
3、汉碑泐损导致形似之难,易失笔墨情趣
此外像《曹全碑》、《礼器碑》、《张迁碑》之类的汉碑,虽然也被很多书法老师作为初学的首选,但是这种东西上手非常快,因为它是偏于静态的,而且变形也不会太明显。换句话说,如果不是很夸张,造型不是很丑的话,它都能过得去。因为它历史比较悠久,经过了各种天然破坏和人为的毁损,就不如盛唐时期的一些石碑保存更加完好。另外有些碑属于纯民间的,石质不是很好,密度相对低,而且往往都已经埋在地下,被自然压力和地壳运动以及人为破坏、盗墓等行为,造成了极大的泐损,拓片非常珍贵。我们能看得到的一些实物,包括拓碑拓片,基本上都是唐宋之后的事。尤其我们最为宝贵的就是宋代的拓片,我们见不到唐代的拓片,因为唐不兴盛拓碑。宋拓就可以说是属于国宝级别的宝物。但是宋距离汉有很长的年代,所以说我们能看得到的笔画是非常不清晰的,它并不像汉唐碑这么真实这么清晰,字口边缘不具象,所以说很难把汉碑写得非常的是形似。而且过度追求形似,反而失去了它的这种笔墨情趣。这就是为什么不宜以汉碑作为初学的一个道理。但是因为汉碑上手快,变形度可以放大,或者说可以姑且,所以学习汉碑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能把楷书写好的人是在极少数的。
二、学习欧体的要点
三松
学习欧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首先精神不能紧张。有的人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会 造成一个精神紧张的状态。坐姿非常僵硬,浑身难受,甚至于会对书法有一种厌倦 的情绪。大家一定永远要注意一个字叫“松”,松弛的松。神要松,执笔也要松,不要捏着特别紧,坐姿也要松,精神也要松,就是说一定要做到至少三松。
文房
笔
首先是笔,三只笔中,黑杆的就是我们要学习欧体的专用笔。笔帽留好,可以省去每天洗笔的时间,也防止万一笔干了再水泡会造成笔根部空心。这支黑杆的笔,即便是经过哪怕几个月一年的使用,变得已经没有尖了,也不要轻易扔掉,我们学习其他字体的时候肯定还能用得上。这款笔,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万能笔。另外需要注意,虽然这个笔帽可以让墨不干,但是也不能养成一个一周也不洗一次笔的坏习惯,我们至少三五天要把这支笔从头到尾的去洗一遍。笔的根部特别容易僵硬,因为墨里面的胶非常的浓,所以我们不要让这个位置完全非常的干非常的硬的时候才去洗笔,那么笔帽的保护笔的作用就没有了。开笔不必用清水,它虽然很硬很尖,直接给它碾碎碾开,然后用清水旋转的洗。旋转在手里梳理,目的是让它在开笔之后就保证圆心在中间,锋尖是尖利的。里边的杂毛都会随着这种梳理慢慢就清理掉了,这是开笔的一个重要动作。
另外这两支笔中,小的供我们之后学习褚遂良专用,大的纯羊用以学习魏碑。
这几支笔的功用,我们有了这三支笔,就足以应对我们至少今年要学的所有的楷书字体,甚至于在今后写书谱,写小草书,就完全可以用这一支(小),然后像写汉碑写大草或者是大字就可以用这一支(白羊),写中号的汉碑就可以用这一支(黑色),甚至于这一支也可以写行书。所以说这支笔(黑色)尤其是在新的时候,乃至可以写非常小的三五毫米的小字蝇头小楷,一两公分的小楷都可以,五六公分的都可以。每一支笔都没有必要用水泡好之后再去揉捻,直接在干的状态下就可以。
一般来说笔比较怕开水,但是当笔出现发胀、毛刺时,可以用开水加洗发水进行保养。
墨
日常练字的
我比较推崇的就是红星墨,只要不买假,品质是非常好的。线下买的时候,可摇一摇感觉一下下端是否会有这种凝块,因为很多墨放久了,放了一两年之后,它下面有很多的凝块,往往有凝块的墨都是真的,反而不是假的。条件允许和作品需要的时候,可以买一些墨锭,像徽宝堂的,有一些四五十年五六十年的一些墨,都是可以买的,但是造价比较高,而且应用也比较专业,大家在初学阶段,尤其是练字临帖这个阶段是没有必要的。
水
关于水和墨的关系,如果你用一得阁基本上就是水墨 1:1,加一份的墨,再加一份的水,直接混合就可以了。大家不要心疼墨液,你这个笔一定要把墨蘸到笔根,这就是蘸墨的要求。
水与墨的关系,在进行创造的时候比较重要,能影响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在创作的时候,尤其是在写行草书汉碑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蘸清水,墨把清水蘸透,然后刮掉,然后再去蘸墨。如果墨里边没有水分,会显得非常的干瘪,显得太苍白,所以千万不要在墨里加以大量的水,那么墨色就没有任何的感染力,就跟画画是一样的道理。还有一点,只要是里边有水的墨汁,千万不要重新再倒回墨瓶,否则这一瓶的墨就会被糟蹋,奇臭无比,和水质无关。
纸
很多人问,我到底写到多大,最好的规格就是 7 -10公分,这个是很多前辈老先生 的共识,大也大得小也小得。为什么要写到 7 公分?因为他们普遍认为 7 公分大小的字径,以后我们再写榜书、大楷是完全可以放开的。我们再缩小写到一两公分两三公分乃至于三四公分的小楷中楷,也是完全可以的,现在 7 公分大小完全可以叫做大楷。所以说最好的规格是 7 公分大小,一辈子写小楷是永远写不了大字的, 但是如果你一上来就写 7 公分的大楷,你既可以写榜书,也可以写小楷。
我是从来没有写过小楷的,或者说是没有学过小楷的,没有专门以小楷作为一 个学习手段,但是很多我的作品都是小楷的形式,小到大致是 1 公分半左右,直到 4 公分左右。也就是说 4 公分以下的字,包括半公分的字都称其为小楷。小楷小到 蝇头小楷也就是一两毫米两三毫米,这都是小楷,但是很多人都一直一辈子致力于写小楷,这个是一种非常没有出息的行为。
我希望大家把字适度的写的大一些,但是太大在初学的时候又比较难。我们在参展的时候就可以把字写的稍微小一点,写到 5 公分左右,4~5 公分左右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规格。日常练 7 公分,你再写到 4、5 公分的时候是非常轻松的。在我们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中,有的人会慢慢的喜欢大字,更有的人会慢慢的会喜欢小字, 但是前提是你至少都要把 10公分左右的字写好。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专注于写小楷,他的拓展空间,进步空间是很小的,为什么我们看到像沙孟海、赵朴初等等这些大师级别的字都是非常磅礴的,甚至于可以拿起非常大的题斗抓笔,用一个我们貌似看着不很专业的姿势去执笔,甚至于有人是这样就给他抓在手里,甚至有人是这样大把攥,也有人是用这种鸡爪子似的执笔方式,都是非常从心所欲的,因为他们已经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表现,作为自己的一个表演性质的一种艺术行为,而不是非常拘谨的只用一种执笔法。
执笔法
执笔法一定是两指在前,食指中指在前,无名指小指在下。大指拇指掖,食指压中指钩,无名指是格小指是抵。因为无名指力量最小,所以说辅以小指,然后指实掌空,千万不要给它捏死。所谓的指实就是手指执笔很实,就是五指聚拢,而不是食指上勾。这种尤其在一些女性当中特别的多见,将食指飘起来,看着很漂亮,甚至于还带一些兰花指,这个都是非常不正统的非常错误的执笔方式。如果食指上翘,形成了一个抵住笔杆的姿态,那么你就无法形成旋转,非常困难,形成了一种伪中锋,就是假态的中锋之笔。因为它没有侧仰,旋转腕子的动作就会受很大的制约。
另外就是要注意执笔位置可高可低,但是不宜太低,掐到笔的根部是很难运转的,而且姿态也显得非常的小气。
现在名家如云,风格也很多,执笔方法也不同。有的老师写魏碑用铅笔的执笔方法,执笔很低,戳的姿态来写。也不是不可以。在上古高古时代,没有桌案,用悬肘空书的方法,自然流畅地书写。宋元之后,在桌案上书写,就变了一种执笔的方式。写魏碑可以,写的松弛混沌。但是写唐楷,就很难表现精微。所以还是要用规范的执笔法,手腕旋转,锋出八面。
站姿书写
身姿挺拔,腰部无倾斜,三指执笔法写榜书,忌五指。做到通体安泰,气息动荡。书法是艺术,而不是僵化的技术。
1
2
3
4
5
6
半生熟书法毛笔字宣纸
¥89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