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印发《海南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四库” “两基地”第一批入选对象名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建立省级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师资库”“教材库”“课程库”“案例库”和“培训基地”“实践交流基地”,是拓展教育平台,用活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乡村振兴干部培训保障能力,提升培训质量效益,更好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现实需要。
东方四个案例、一基地入选
全省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四库”“两基地”
第一批入选对象名单
↓↓↓
01
东方市创建“抓党建、促振兴”
联盟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径
东方市东河镇成立“抓党建、促振兴”联盟,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中逐步建立健全“共同商议、共同建设、共同管护、共同享有”工作机制,通过跨村产业共建、人才共育、文化共荣、生态共管、组织共治,严督联盟效益明细账,推动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切实转化为补齐“三农”短板的强大动力,确保通过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党的领导基层基础。
02
东方市搭建农民就业新平台
大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东方市因地制宜,通过打造“驿站+党建”、“驿站+商圈”、“驿站+商会”、“科技+驿站”等模式,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对接平台,2022年已在全市10个乡镇及华侨经济区建成11个各具特色的就业驿站,实现全区域覆盖,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用工对接平台,为劳动者在家门口提供求职登记、岗位推介、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等一站式就业服务。自揭牌以来已对接实现务工5万多人次,其中脱贫户2.6万人次,有力助推农民收入呈跳跃式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在“六个新东方”建设的道路上赶上来、不掉队。
03
东方市构建一平台三载体四机制
全面推进基层组织振兴
八所镇结合能力提升建设年活动创新构建“一平台三载体四机制”,以组织振兴作为八所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的坚强保障。一平台:搭建“党支部书记上讲台·说好八所故事”活动平台,以生动案例分享好经验好做法,实现能力和作风双转变。三载体:一是搭建开设镇、村两级“感恩学堂”为载体,完善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培训阵地。二是搭建项目一线大练兵载体,在一线检验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三是搭建业务工作大比武载体,推动业务工作与中心工作大融合。四机制:一是建立积分机制。对大比武事项实行积分化考量。二是建立红黑榜机制。每月对工作完成情况见人见事进行红黑榜公告。三是建立定期通报机制。对纳入大比武的事项完成情况定期通报公布并排名。四是建立奖优惩劣机制。把项目征地等中心工作完成情况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
04
东方市精准织好“三张网”
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
东方市紧盯防返贫监测帮扶中“收入乱、识别晚、措施少、责任虚”等难题,创新落实常态化、精准化“两化”破题法,织好排查、责任、保障“三张网”,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铸牢“巩固住再往前走”的基础。一是常态化“精准记”,织密“月走访+逐级核”排查网,打牢“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早消除”的坚实基础。二是常态化“精准查”,织紧“严督导+真问责”责任网,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压实到位,任务落实到位。三是常态化“精准帮”,织牢“早预警+多方扶”保障网,形成“联系人每月、工作队每季度、市局每半年”的三级分析体系,创新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模式,确保“共富路”上不掉一户、不落一人。
05
东方市大田镇乐妹村
乐妹村创新村校联建模式,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和海南大学定点帮扶科技和人才优势,采用“政府+高校+合作社+党支部+脱贫户”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兰花种植,同时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将闲置羊舍改造成兰花主题餐厅与民宿,形成综合培训、休闲、研学、会展等一体研学教育基地,以多元化发展,拓宽增收途径。此外,还实行反向约束机制和差异化分红,组织村民轮流到兰花基地投工投劳,带动村民增加劳务收入,逐步实现“建一处基地、带一个产业、育一批人才、创一个品牌、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成功入选“全国村典型案例”。2021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海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海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2年评为“海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3年2月被评为“2022年度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来源:海南省乡村振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