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里水“白眉拳”练起来!文武双全你也行|广东乡村体育
列队,课间操时间到!“吼”“哈”......铿锵有力的喊声响起,映入眼帘的不是往常身影跃动的课间操,而是起势、出拳、跨步、侧击......佛山市里水镇麻奢小学的各级学生熟练地打起“白眉拳”,以拳替操,拳拳生风,俊气勃发。
播放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视频|近日,佛山市里水镇麻奢小学开展白眉拳武术课间操评比活动。剪辑/陈志深)
在“白眉拳”第八代传人、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新健等人的推动下,如今通过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等“五进”活动,白眉拳被越来越多的群众熟知、传承演练,更成为里水乃至佛山地区的一张靓丽的武术“名片”。
源起少林
并列佛山“五大拳”
天下功夫出少林,南派武林盛佛山。佛山是我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地武馆林立,民间逐渐形成白眉、洪拳、咏春、龙形、蔡李佛五大拳种。不同于“咏春拳”“蔡李佛”等赫赫有名、甚至早早亮相荧屏,在佛山传承近百年的白眉拳却略有耳闻,只因其对门人要求严格,自律低调,也有了对该拳法这样的描述:“威猛白眉拳,低调走江湖”。
据了解,白眉拳起源于明朝末年,开宗于四川峨眉山,由僧人“白眉上人”始创,此派拳术流传于庙宇,未有外传。至上世纪初,才由四川峨嵋竺法云和尚传至俗家弟子张礼泉。张礼泉以竺法云和尚所授拳术的内功心法和原理进行改良,以“白眉”命名,成为白眉拳的创派师祖,白眉拳也逐渐被外界所知、所练。如今,白眉拳在四川、广东、香港等地流行。
20世纪50年代后期,白眉拳开始传入佛山,70年代,白眉拳在佛山发展到高峰期,从习人员众多。90年代初,里水人黄新健、黄国建两兄弟与广东云浮的白眉弟子陈宗良结缘,并拜其为师,系统地学习白眉拳拳法,后黄新健两兄弟回到里水北沙村,本着传授拳术,强身健体的想法,开始传授乡人习拳练武,并经村民同意,把黄氏宗祠用作武馆场地,白眉拳也迎来在里水当地系统传授的快速发展期。
白眉拳拳法套路。
白眉拳拳法刚强凶猛,六劲合一,攻守兼备,手法绵密,长短桥结合,手桥重,马步稳健,步法灵活。据黄新健介绍,白眉拳主要套路有九步推、十八摩桥、猛虎出林、地煞等;技术动作主要有手型、步型、拳法、掌法、指法、桥法、肘法、步法、腿法;徒手套路有十二套,分初、中、高三个级别,初级套路主要有七星拳、连环七星拳、十字拳、十八手、石狮拳;中级套路主要有四门拳、三门拳;高级套路主要有地煞拳、九步推、十八摩桥、龙形虎步摩、两仪神拳。
白眉拳器械套路。
此外,白眉拳所用器械有柳叶双刀,四环双拐,青龙剑,飞月双刀,青龙偃月刀,软鞭,方天戟,五行中栏棍,三叉大扒,仙花宝凳等,器械套路主要梅花刀(单刀)、出林刀(双刀)、旋风刀(大刀)、游龙棍(双头)、两仪棍(单头)、滚龙凳、白龙枪、镇山靶、混天戟、虹霓剑。
2007年3月,白眉拳被南海区人民政府列入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白眉拳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新健、黄国健等被确认为“白眉拳”第八代传人。目前,黄新健担任佛山市武术协会第五届理事,里水镇体育协会理事、武术协会会长等职。今年4月,黄新健入选第五批佛山市南海区人才认定名单。
“白眉拳”第八代传人、白眉拳市级非遗传承人黄新健。
承于校园
练武立德“新平台”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强调了科学有效的健身锻炼对促进群众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提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和学校体育场馆开放共享,提高健身步道等便民健身场所覆盖面。保障学校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时间。
在全民健身和武术非遗传承保护的时代背景下,近年来,在黄新健等人的积极推动下,白眉拳传承声势越来越大。佛山市专门组织佛山功夫角白眉专场和传统武术比赛,促进白眉拳交流与传播。里水成人学校和里水金和社区设立白眉拳培训点,累计培训学员1万多人。里水镇文化站设立里水北沙武术传习所网站,以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窗口,加强传习所人才队伍建设和武术文化推广。
此外,白眉拳还走进了校园,成为佛山市武术进校园重点项目。自2012年起,黄新健在里水镇麻奢小学担任武术教练传授白眉拳。鉴于白眉拳拳风凶猛,不适合直接传授给学生,同时,为了给武术零基础的学生寻找最适宜的练习方法,黄新健与黄国健一道改编出一套“白眉十字拳”,受到师生们肯定和认同,并以课间操形式进行推广,逐渐成为了中小学生强身健体、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特色路径,目前已在全镇超10所中小学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