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项调查:
某高校大学生,让他们给同班每个同学都打分,0分是“不认识”,3分以上是“朋友”,5分为“最好的朋友”。
同时,他们要写下对方可能对自己的评分。
有趣的是,在1353对被认为是朋友的关系中,94%的人认为对方也会给自己打分为朋友。
可实际上,只有53%的人,真的收到对方同等的评价。
数据虽扎心,但很真实。
我们称一个人为朋友,往往默认这段关系相等。但研究表明,有一半的人,都是误判了自己和别人的关系。
成年人交往,模式有很多种,总体上来说,倘若你们之间经常是这三种模式,那么你得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概括起来九个字:我以为,你可以,他应该。
来源:全景视觉
我以为
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这样说:
我以为,他发过来的数据进行过校核,就没再检查,否则不会出现纰漏;
我以为,这件事他知道,就没单独通知,不然也不会有人缺席;
我以为,她不喜欢我,我就选择暗恋,没想到错过一段美好的感情。
你知道吗?人际沟通上有个“漏斗效应”。
说的是:一个人心里所想的是100%,说出来的是所想的80%,别人听到的是所想的60%,别人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
就像漏斗,每一层漏掉20%,最终对方明白的内容,只占我想说的20%。
现实中,“我以为”的越多,不但把对方推的越远,甚至让事态发展越糟。
电影《完美音调》中,奥布瑞是巴顿贝拉合唱团的队长,也是指挥官。
她自觉自己更有经验,不愿接受任何人的意见。
每次演出,大到曲目和服装,小到动作细节,都要听她的。
就算全部队员对她颇有微词,她仍然我行我素。
好几次,他们的赛场表现被评论员评价为没新意、千篇一律。
奥布瑞仍然无视这一切,甚至以为,是大家不懂音乐。
无奈之下,新队员贝卡悄悄在赛场上把自己的部分做了创新,赢得了满场喝彩。
没想到,奥布瑞拒绝接受贝卡的创意,甚至要求她离开合唱团。
奥布瑞的做法彻底激怒了大家,合唱团一度面临解散。
有的人,总是害怕一旦同意别人的观点,就让自己失去优越感。
于是,习惯通过否定别人来强调自己,从而陷入人际关系的苦海,无法自拔。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尊自大的人,不能被其他人认同。
赢得一时场面,输掉一段关系。
其实,很多人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习惯性的唯我独尊、目空一切的心态上。
做人做事,别让“我以为”,成为人际交往的绊脚石。
懂得谦卑躬行,与人和谐相处,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全景视觉
你可以
作家克里斯蒂说:
我们常以为,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可有时候不但不对,而且还错得离谱。
因为,别人的生活,正经历着怎样的波澜,并不为人知晓,你只是正好看到一些片段。
之前看到这样一条微博:
杭州一位小姐姐,晒出8月电费账单,金额高达800多,只因每天给她家狗吹空调。她的月收入,仅3000元左右。
不料,评论区炸了。
“这价值观,也难怪一个月就赚这么点儿”
“你养狗可以,但不可以这样矫情。”
甚至,有人还搬出科普文,说狗不要吹空调。
在微博下,有一条扎心的留言:
我也会这样。不为别的,只因它陪了独自在外打拼的我5年。
5年,男朋友换了几个,狗还是那只狗。
殊不知,现在很多年轻人,异地求学或工作,为了生活只身打拼着。
对他们来说,一只不会说话的狗,却能给到他们治愈和温暖。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说得好:
每当你想对别人指手画脚时,请记住,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
同学买了新电脑,你说买贵了,而且这个型号处理器也不好。你不知道的是,他的预算就这么多。
闺密想学瑜伽。你说瑜伽运动量不大,还不如去游泳。你不知道她幼时曾落水,留有心理阴影。
同事想去考公。你说体制内的工作,一眼能望到头,无聊死了。可你有没有想过,他想要的就是安稳。
很多时候,别人的生活,你可以看不惯,也可以不理解。但是,谁都没资格站在高处,去随意评价。
对别人指手划脚的人,以为彰显出自己的优越感,其实暴露的是自己的无知。
看法是你一个人的事,不必渲染成一种整体情绪。
人与人之间,重要的是,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他人做他人。
来源:全景视觉
他应该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听说你在广告公司,帮我做张海报,要求如下图。
你是做翻译的,帮我翻译一份文件,你这是举手之劳。
你是美术系毕业的,帮我画幅画,反正对你来说小事一桩。
因为你会,我们是朋友,所以你就应该帮我。
甚至,总有人将别人的帮助,视作理所当然。
老李经营着一家日杂店,这10年,月租金700元,从未涨过。
原来,房东老张是老李30年的同窗,看在交情上,租金一直没涨。
这几年行业受影响,老张在别的生意上亏了不少钱,手头变得紧张。
于是,他向老李提出,要按照市场价收租金,这么多年,也算仁至义尽。
更何况,老李应该也知道,这些年自己没让他吃亏。要不是没办法,他也不会涨租金。
他没想到的是,老李当场就和他翻脸,还怒斥他不讲感情、唯利是图。
老张别提心里多难受,那一刻他也明白,两人的交情已到此为止。
就像《芳华》里说的:有时候,你对别人的好,就像白开水一样,喝了就没了。而你对别人的不好,却会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任何一种关系,当把“能不能”变成“你应该”,就已快走到尽头。
成年人之间最忌讳的是,是把那些不求回报的关系,当作“应该”,却从来不问自己做过什么。
不把别人放在心上,错把“我”的位置摆得高过“我们”,那么所有的关系终将潦草收场。
这世间,唯有来有往,交情才能长。
来源:全景视觉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我们不能离开关系独活,但我们的确需要分辨,一种关系,到底是消耗性的,还是滋养性的。
关系的本质,是交换,更是渗透。
其实,每个人都像一颗洋葱,由里到外,层层包裹,彼此分离。
一段交往的走向,好比是在一起剥洋葱,你剥一层,我也剥一层。
毕竟,是彼此的态度,决定了关系的深度。
记住,健康的关系,切忌单方面消耗,永远是双向奔赴。
余生,多靠近滋养你的人,在漫漫时光里,生活有序,日子无忧。
作者:在水一方。执笔,写下就是永恒,一半烟火,一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