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培从业者转行难的启示:职场路不能早固化
文 |《财经》新媒体主笔 十年砍柴
编辑 | 王小贝
由于“双减”政策的影响,大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或倒闭,或裁员缩小规模,看上去繁花似锦的行业,几乎一夜之间“流水落花春去也”。教培业有大量的从业者需要转行再就业。这些人的再就业之路变得很艰难,许多人投递了一份又一份简历,却一次次被拒绝,哪怕降低薪资和岗位的要求,也很难求得一份比较体面的职业。有些单位的HR干脆直率地说:““对不起,教培行业出来的,我们不要。”
曾在教培行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年轻人,何以遭遇至此?其原因首先当然是政策力度太大,使一个行业失去饭碗的人太多,其他行业很难短时间内消化;还有一个原因,我以为是教育培训是一个相对固化、开放性不强的行业,使得从业者跨行业转型难度增大。
专业、职业、行业,这三者是有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毕业生在大学读某种专业,如法学、财会、农学或中文、历史这样的基础性学科,所学习到的是为职场做准备的专业知识,未来的职业不一定和专业对口,但专业是一个毕业生将来就业最重要的“本钱”;职业则是毕业生在职场上找到的工作是做什么的,比如是法务工作,还是财会工作,或是做程序开发、维护,做教师、医生或公务员;而行业就是工作所在的行当,如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出版业,金融业,能源企业,或互联网企业。不同的行业对专业要求可能有偏好,其岗位设置有差别。但有些职业的普适性强,具有跨行就业的巨大空间。比如一个财会金融专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去银行、证券公司就业,也可以去一般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里做财务管理人员。他们既能在本行业内跳槽,也能跨行业就业。
教培行业除一些综合管理岗位如人力资源、财务、法务人士,其他主要的岗位是授课——给学生补习。这种职业比较封闭,与其他职业关联性不强,教培岗位上的经验和业务能力对其他行业价值不大。在教培行业哪怕做到“金牌讲师”的地步,在本行业跳槽,可能会很有竞争力,但去其他行业,几乎需要重新积累经验值。在过去十几年来中国教培行业高歌猛进的时期,这个行业需要大量人才,其吸纳的不仅仅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211、985乃至清华、北大等名校各种专业的毕业生。教培机构看重的是这些毕业生学历所带“光环”对家长和学生的吸引力,而且能考上名校的年轻人做题能力强,假以时日就能打造成专为应对考试的培训师;对教培行业趋之若鹜的毕业生则看重的是教培机构提供的高薪。于是,二者各取所需,涌入这个行业的各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逐年增多。
这个行业一旦出现大规模裁员潮,那些不论是学法学、金融、中文、新闻传播或计算机、农学等等专业的培训师,到其他行业从事某项专业工作,必须从头开始。假设一个媒体机构的HR,他想招一名记者或编辑,要么通过“校招”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要么从本行业引进有工作经验和业绩的从业者,为什么要招一个做了好几年校外培训的人?——哪怕这人是名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教培机构的从业者想转型为学校的正式老师,牵扯到编制问题,更不容易。
即使没有“双减”政策的出台,教培行业的畸形繁荣也不可能持久。高薪吸引大量高学历的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必将导致竞争激烈而产生“内卷化”,相当一部分从业者仍然会面临跨行业转型的压力。其所处的困境和现在是一样的,不过只是“温水煮青蛙”,不像当下这样集中爆发。在我看来,政策的强大驱动力,让一些进入到教培行业的年轻人不得不提前转型,去其他行业找工作,倒是件好事。如果不能在教培行业做一辈子,那么待的时间越长,其沉没成本越高。
我以为教培从业者转行难可以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教训和启示:年轻人在择业时,不应该把薪水作为决定性的因素,而更应看入职的行业和岗位的开放性和所提供的职场成长空间。如果只在乎东家给多少薪水,很可能就如众多进入教培行业的年轻人一样,拿了几年高薪后,一旦行业萧条,想换个行业找份活干,发现竞争力还不如刚刚毕业的后辈。前几天一位38岁的摩的司机火了,他是中山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的硕士生,毕业后本来在一家出版机构工作,后来和朋友合办了一所英语培训学校,专职从事教培,前段时间不得不从教培行业离开。开摩的或开滴滴、送外卖不失为一个过渡性就业的合适方式。假设他一直在出版行业或者从事与法律相关的职业,想再换一个工作会比现在从容得多,他在职场的价值会因已有的业绩和经验得到提升,而非现在这样尴尬。
甘蔗没有两头甜,职场也是这样。曾经的教培行业刚入职者就拿能高薪,到后期遇到较大的人生落差,应属正常。好在这个教培从业人员多是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转行虽然不易,但还来得及。
上一篇:郑州经贸学院教师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