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产业巨变与角色巨变的双重挑战之下,CFO该如何应对?
随着IT技术的不停迭代,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财会领域在实务与理论之间出现了明显的代际鸿沟。
“这两年我对这个问题的感触也挺深的,一方面一直不断加强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更关注技术应用的变化和业务场景的变化。说到底,这个问题还是要通过进一步的沟通、学习和思考来更好地应对。”双林股份CFO史敏表示。
以考带学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工作的财务工作者,史敏对于财会行业这一路走来的重大变化感同身受。
如果打开双林股份高管介绍的话,你会发现在史敏短短130来字的简历当中,有关教育背景的部分就占了2/3——“上海财经大学管理学(会计)硕士,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EMBA,正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CIMA)、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CGMA)。”
不过史敏非常反对当下那种“证书收集者”的方式。一路从基层打拼上来的史敏对于这些年财务角色的变化也颇为感慨:现在财务在企业中的地位和原来比大不相同了,已经成为信息和数据最集中的领域,财务体系对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的支持和帮助特别大。在这样的变化之下,企业对财务的要求,以及财务人员自身能力之间的成长,又是相辅相成的。
基于此,史敏一直以来非常关注团队建设和员工能力的培养。现在年轻人在理论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往往缺乏对企业业务的认知和洞察。这就需要CFO进行传帮带,加强在岗培训,主要就是帮助他们理解如何在不同的场景当中使用更恰当的管理工具。另外,财务团队也要把自身积累下来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去影响更多的人,不仅仅是部门同事,还有跨部门输出。
主动应变
如今整个财务作业的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从准则上看,日益和国际趋同;从模式上看,越来越受到IT工具的影响。史敏认为,财务体系应该主动求变提升自身的存在感。深入调研之后,史敏选择了财务共享中心对于双林股份财务体系重塑的突破口。从去年8月份开始,双林股份启动筹建财务共享中心,预计今年下半年即将投入使用。财务共享中心的第一重价值,是先把各地的基础会计作业集中起来,实现一个高标准的统一,直接提升财务核算的质量和效益。
之所以没有将人员压缩作为建设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要考量,是源于史敏对于财务共享中心的深度理解以及对双林股份财务现状的精到把握:目前,双林股份财务团队人数占公司员工总数的2%,这个数字应该来说算是比较精简了。
由于双林股份身处汽车零部件行业,因此在当前国内汽车产业增速出现下滑的全新周期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财务的角度看,双林股份最大的压力来自于成本,从供应端来说主要原材料这两年成本涨得很厉害,而下游整车商的议价能力又很强,所以CFO很多精力都要花在成本方面。一般来说,对每一个订单,财务团队都要配合销售、项目部门进行深度的报价分析和经济效益分析,尽可能把管理动作前置,避免成本失控带来的效益下滑。
沟通为先
从职场成长轨迹上看,在加入双林股份之前,史敏曾先后担任百联集团置业有限公司财务总监、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常务理事兼财务总监。
她认为,很多财务人员更善于埋头苦干,但不善于沟通。这个沟通是多元的,不仅是财务团队内部的沟通,更重要的是跨部门的沟通,以及和公司管理层的向上沟通。
如今,史敏在工作中非常注重培养团队骨干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展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史敏的思路非常清楚: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增速快速下滑,CFO应加强风险管理;要加强价值创造,尽管很多时候财务体系的价值创造都来源于间接价值;还要致力于团队的打造,任何时候竞争的胜出者一定来自于更优秀的团队。
来源:首席财务官 作者:麦田捕手1971
摘自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