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根据2022年度室内设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师资及考评员培训(江苏站)分享内容编辑而成,内容有所择选修改,未经本人审阅。
文章中,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赵健教授以《设计的职业技术教育路径》为题,深入剖析了“普通教育”与“职技教育”的差别,并在职业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发展动向时,就“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架构以及课程设计,从设计教育的“第一线”提出了职业教育新路径的探讨与分析。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设计的职业技术教育路径,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我想尽我的努力让在座的各位老师和考评员能够比较清晰的区别普通大学教育跟职业教育差异在哪里?第二个环节,我想就我个人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认为的下一步技术教育在课程的设置、课程改革上面,做哪一些措施为好。
第一环节,职技教育是和普通教的区别。首先,它们俩的区别不在于量级。各位知道现在中国有设计专业的大学教育院校大概在2500所左右。职业教育要在短时间内赶超这个量级,是有些困难的。但是以中国现在职教的国家政策而言,可能会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接近2000所学校这样的规模。但是职教跟普通教育的差别,一不在于“量级”,二不在于“等级”。关于等级,具体来讲,职教不是普通教育的基础版和简化版。
两者相比较。大学教育其实要解决的事情是为什么?它是提问的教育,是质疑的教育,是探索教育。当前的中国设计教育并没有办到,但总体来讲应该是询问的、质疑的、关于“为什么”的教育。而职技教育是关于怎么办的教育,换句话就是如何搞定职业教育的目标?我想对于各位职教老师和执教的考评员来讲,这个区别(二者)头等重要。我认为有不少的设计职业从业者,并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我们再看大学教育跟职技教育的区别还在于大学教育是关于认识论的,职技教育是关于方法论的。大学教育关键是遇事要考虑,与职教的不同是差异化。职技教育考虑是我们怎么样把它的特点一步复制,经过规律化的处理,变得可以重复、标准,二者完全不一样。再来看大学教育的设计核心在于设计研究,换句话讲在于教育选题主体的深度模式。而职技教育对设计研究在于如何实施,如何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如何落地。
我们再来看个区别——大学教育差异化、职技教育标准化。大学教育,我们说是人才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是素质教育;而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是岗位职责教育。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标准鉴定,可检验、可复制,它是以岗位职责来定人才、定对质量的问题。大学教育要着力挖掘是每一个人的各种特点,而职业教育是按照行业标准来要求我们来考评每一个人才的“才”,属于质量(法律)标准。大学教育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才思敏捷、举一反三;而职技教育着眼于心灵手巧、处理问题。大学教育是仰望星空,职业教育是脚踏实地。大学教育重在质疑能力,职技教育重在解题能力。我们再继续看,大学教育的发展尽管现在没有做到,但总的方向来讲,大学教育核心是教育未知领域的关注,而职技教育则侧重于对已有的系统承受性全面不变形的掌控。这个区别,我想对于在座的各位老师、考评员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把区别装在脑子里面,面对在教学和考评上出现的偶然、特殊的个别问题,我们就会有一个本能的判断。
关于设计的关联性是大学教育的重点,关于设计的类型化是职技教育的重点,这个就不详细展开了。大学教育是关注于开放性的综合力,而职技教育关注的是限定性和每个设计完成之后的产品,这是不一样的。大学教育相对来讲注重发展性、艺术性、差异性,但现在大学教育几乎没有差异,这个比较令人遗憾。职技教育相对来讲是重技术、熟练性。大学教育是关于差异、发现、关联的,职技教育是关于技能、规律和标准的。大学教育是关于形态、问题、价值,而职技教关于材料、工艺、体系。到今天为止,我们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职技育,几乎都是以课程教育为中心,按照大量经验切分成若干环节,按照顺序先后进行教学。然而,无论是大学教育还是职技教育,今后的趋势都不再是课程,而是课题。大学教育是有潜力的学术,职技教育是计量的技能。大学教育,以课题展开为主;职技教育,以现场剖析为主。大学教育重视的是广度、综合、学术动向,职技大学相对来讲,它是关于深度、专精、行业标准的。二者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在两种教育的结果下,大学教育主要是设计者、学术研究从业者为主,职技教育总体来讲是技术工程从业者。
现在,我们转入第二个环节。稍微细节一点,一句话怎么进行?职业技能教育怎么进行?第一个关于教学管理。总结起来四句话:1、专题序列。大概90%以上公立院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摆在任何教师面前,也就是教师做设计教育和校方管理层要考核你的工作是存在矛盾的。校方教务管理部门需要你清晰列上课程表,并且是与其他院校没有差异化的课表。而刚才讲过了未来教育的趋势是要去课程,所以我第一个建议,课表上面可以以专题作为课程的基本原则,在专题两个前面加以序列编撰,比方说ABCD专题、123、专题以及添加副标题等。2、在设计教学权重上着手,建议分选修类和必修类,加大选修类,减少必修类。换句话讲,就是昨天需要教学的,今天应该自学,自学部分应该尽可能把它纳入选修部分,而必修的就尽可能越来越少、越来扁平化,越来越跟师生之间在一个特定的时段里面,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连在一起,变成必修课。3、关于“学分积算”计分。选修必修如果说最早都参考实际时间和课时把它标出所在的学分。那么,学生在必学当中自主计算本学期总体需要拿多少学分才能够合格。这样的话,会使得管理方、教学方、学习方能够有一定的互相妥协、互相渗透的空间。4、“校企合作”评判。这点我相信相对普通大学教育来讲,职教一般会做得好一些。它们会大量地利用社会上的资源进入学校的教学中。
综合基础。在今天何为基础?众说纷纭。工业化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专业越分越细、专业越分越多,现在全国普遍的教学现象,确实是综合基础趋向的综合化。第二个专题设计,第三个学习课题。学习课题,消减课程,以课题来代替。如果每一个学期的最后都有一个专题,把它作为学期课题,远比整个学期都是各门课会更关注。第四个毕业设计专题,我想说的只有一点,毕业设计在今天我们看来是一个产品质量的总体检查,但在国外的设计专业里,毕业设计要检查的不是毕业设计作品本身,而是透过毕业作品让评审员、老师、用人单位看到作品之中作者的思考方法、解决方法和赋予的价值。
关于课程,我有以下四类方面的建议。第一类关注信息处理,换句话,昨天设计发起者主要是老师,但是今天全球大学和职业教育课程的发行是社会、是网络。第二个业主最后决定把项目给某个公司,这个公司靠的是什么?总体来讲,靠的一定是这些公司平均实力之外的设计方的溢价价值。而这个把它放置在学校教育来讲,往往和文案编制息息相关。文案编制本身哪怕不深究信息的实际质量,都会给你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最后业主把项目交给某公司的一个重要的依据。第三个表述推介,显然跟文案编制有关系,所不同的是文案编制是哑巴启动方案,而表述推介是受制于于别人的耳朵和眼睛,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因为职业教育就是要搞定事情,所以表述推荐显然是应该增加的软课程之一。手绘表现,我想讲一下4个方面。手绘表现不要理解成效果图。手绘表现,我想至少有4个环节,第一个是初创概念,第二个是工作语言,第三个是推进逻辑,第四个是机器效果图的表达参照。
我们再看看教学作业的场景。第一、组团运作。组团可能基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原有班级的男女比例,具体学校的师资资本。相当多的高校老师人仅仅是比四年级的学生大两岁,他实际能力可能还有相当多的提升空间。正是如此,今天的老师更多的像是一个主持者,而不是一个新知识的提供者。第二个取决于这节课的选题,根据选题来结合权重分组作业,这跟组团运作不同在哪里?组团运作时间比较长,可能是4周、6周。分组作业时间比较短,可能是一节课、两节课。除此之外,实际上的设计管理当中都是有分工的,所以通过角色轮值来熟悉岗位职责也非常重要。这是行业、项目赋予赋予明天设计人才的要求,大家可以在作业场景当中共同发展。
在设题方式上,我认为主要是“实题实做、实题虚做、虚题实做、虚题虚做”这4句话。今天的学校教育跟设计实践,它们差异很明显。学校教学的组织者——老师、系主任、教研组长、校长,他们的身份往往是多元的,比方说可能是公司的代表,也可能是行业专家、行政机构人员等等。这样的教学管理者就有了相当多的资源,能够给学生提供实体和虚体的体验。实题实做,对院校来讲,一般指的是通过局部的、拆解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实践水平。实题虚做则是指的是提供完整统一、相对体量大的题目不求学生彻底完成,但是要明确过程思路,这是虚做。虚题实做,就是运用虚体对在建项目部分或局部进行模拟和模仿的一个过程。虚题虚做则是在课堂教育中,利用虚拟空间设计思路,模拟制造出一个可改善和提升的作业场景的过程。
最后,关于“材料、设备、施工、BIM、零配件”以及“软装物料、工程管理、单品定制、设计服务、行业标准”这两组,我想应该是每一所职业教育院校应该尽可能创造条件、顺势而为的一些讲座,谢谢大家。